第365章 我十分想见Mr.Why;那龚樰就是我梦中情人,爱咋咋地 (第2/3页)
他还拿出了那盒磁带,指着封面上龚樰道:“就是她。”
这对夫妻对视了一眼,空气中仿佛有电流。
工作人员尴尬笑着:“那我们这就去联系下,两位稍等。”
最后电话打到了华侨公寓,老魏接的,许淑芬包饺子占着手呢。
“喂,找魏老师啊……哦,我儿子出门了……音乐会?还是外国人的!邀请他做贵宾?可我也找不到人啊,那你说我能不能代子出征啊,我不够的话再加上他妈……”
~
魏明是接上张易谋一起去的音乐会现场,龚樰则是跟彪子燕子一起从团结湖出发的,他们也是最早到的。
今天的观众很多都是部队的人,因为雅尔在中国既不是知名音乐家,他演奏的曲目也并不出名,为了不让大师丢了面子,所以把票发给了部队当福利,营造了一种人很多的感觉。
魏明和张易谋穿过绿色的海洋,当看到龚樰同志,老张就知道自己此刻是多余的了,赶紧把魏明身边的位置让出来。
彪子则拉着老张寒暄,当初的结婚照他可是相当满意的,下次还用他。
还有刘振云两口子是从北大过来的,他们出发最早,但到的最晚。
两人拿着门票骄傲地经过外场人群走到了内场,跟魏明彪子他们坐到一起。
郭见梅也不是第一次见到龚樰本人了,但上次见的时候龚樰还没这么红,现在已经红到需要戴口罩掩饰了,但因为坐的比较近,她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
龚樰知道她是魏明的朋友,是进京第一天遇到的人,还拉下口罩跟她打了个招呼,然后才戴上口罩开始聊天。
郭见梅打量着今天的这些朋友,龚樰跟魏明坐在一起,“郎才女貌”这个词此刻具象化了。
而彪子和燕子则有点像“豺狼虎豹”,黄湫燕在郭见梅心中就是《自古英雄出少年》里母老虎的形象。
至于张易谋那就是一尊能动的兵马俑。
不过聊了几句后郭见梅发现燕子只是性格爽朗,武力值高而已,人并不凶,而且还会散发出母性光辉。
其实三个女人里,郭见梅是龚樰和黄湫燕最羡慕的,北大法律系的高材生啊,毕业后就是律师或者法官,这才是国之栋梁啊。
而看着人家六个成双成对,张易谋也忍不住有些想念在西安的老婆了。
可是跟这三位对比一下,又觉得自己媳妇儿是不是太普通太平凡了,有些拿不出手,不禁又有些失落。
这种不甘心的心理让他有些警醒,然后他抬头就看到了自己的解放叔。
老张刚要告诉魏明,就见老魏对他摇摇头,然后就带着媳妇儿消失在观众席的另一个角落,他们都是很懂事的父母。
音乐会正式开始之前,面对刘振云和彪子对电子音乐的疑问,魏明跟他们解释了一下。
“简而言之就是用插电乐器或者机器设备甚至电脑发出声音的一种音乐形式,听起来跟乐器演奏的音乐会有点不太一样。”
也正是这次的雅尔中国行让大陆音乐人认识到了电音的魅力,这才有了许镜清在《西游记》中的大胆尝试。
“那你喜欢哪种啊?”张易谋问。
“我肯定更喜欢常规乐器演奏的音乐,”魏明道,“但如果问我喜欢看哪种音乐会,我可能更喜欢电音的音乐会。”
很快张易谋就知道为什么了,也明白魏明为啥会请他来看,因为这玩意儿不仅仅是听,关键还能真的看啊!
和其他音乐会流程差不多,央视的女主持人上台介绍法国电子音乐大师让·米歇尔·雅尔的成就。
这次倒是没有领导讲话,很快穿着帅气西装的雅尔在灯光和烟雾效果中闪亮登场,有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
这一幕深深震撼了喜欢玩弄光影的张易谋,他第一次知道原来室外演出还能这么玩!
这一幕同样震撼了现场的普通观众,他们也是第一次知道音乐会可以搞得这么目眩神离,这么美轮美奂。
他们此刻已经变成了看灯光秀的心情,以前真没看过这玩意儿。
因为这场表演需要用到大量的灯光,灯光也是表演的重中之重,为了确保表演过程中的用电稳定,故宫周围的民居全部停电,包括魏明的北池子四合院。
此时家住南池子的李成儒正在家里骂娘呢,然后找出了蜡烛。
音乐会现场,雅尔亮相之后说了一句中国话“大家好”就来到了他吃饭的家伙面前,那里复杂的就像是导弹操作台。
当雅尔进行操作后,他的团队也开始伴奏,跟传统纯音乐完全不同的音乐风格第一次在神州大地上响起。
老实说,魏明身边这几位也只是听着觉得新鲜,但并不认为比《二泉映月》《梁祝》或者《天鹅湖》好听,他们更欣赏的是这绚烂的灯光艺术和音乐会氛围,这些都是之前从未有过的。
当激光灯打出了旋转闪烁的“1981”“燕京”等字样,再次赢得了魏明身边这几位观众的惊叹。
至于后面那些兵哥哥们,他们有纪律的,脸上没什么表情。
雅尔首先表演的是他最著名的曲目《氧气》,这首曲子魏明还是很受用的。
而另一边,老魏许淑芬旁边坐的是谷见芬,因为魏明的关系他们也不陌生,所以老魏就向谷老师请教这奇怪音乐的门道。
对于不同种类音乐的认知了解,谷见芬还在魏明之上,解说的也头头是道。
表演了几首自己的曲子后,雅尔又跟中国音乐团队合作了《渔舟唱晚》,这是中国传统名曲,虽然还没被天气预报采用,但知名度颇高,演出之后效果极佳。
后面雅尔还打了一出太极拳,和台下观众进行了一番互动。
也就是在互动的时候,他注意到了魏明,虽然他不知道y长什么样子,但魏明无论是衣着还是气质,都无比符合他对y的想象。
这是他在之前的中国人身上很少见到的,自信、飞扬。
“这位先生可以站起来说两句吗?”雅尔把话筒递给了魏明。
龚樰赶紧坐地跟魏明分开一些,有摄影机镜头。
魏明接过话筒道:“这场音乐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