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26章 组建班底,新的命题,以及婚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26章 组建班底,新的命题,以及婚礼…… (第2/3页)

电影也看过?”

    这些基本都是只有电影学院的学生才能偶尔能接触到的,国内根本没有正式引进。

    魏明道:“在香港和美国的时候我没少看录像带,好莱坞商业大片,法国新浪潮,日本黑泽明,香港功夫片,没有一百部,大几十部也是有的,而且也没少在片场观摩。”

    于兰厂长道:“你刚刚说的戈达尔、杜拉斯他们拍的基本都算是作家电影,这种电影的一大特点就是拍摄没计划,想到哪拍到哪,需要靠灵感推进,尤其你之前连短片都没拍过,万一你拍着拍着拍不下去怎么办?”

    确实存在这种可能性,旁边的石局长和汪厂长也点点头。

    魏明道:“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那简单,你们直接找个导演来换了我,另外厂里出的钱我来承担。”

    于兰摆摆手:“不至于,再怎么也不能让你个人出钱啊。”

    尽管他们知道魏明可能不差这点钱。

    石方禹道:“小魏,你的想法我们已经了解到了,这样,我们三个再商量一下。最迟这个星期给你答复。”

    魏明点点头:“行吧,如果需要我拍个短片证明自己的话,我也是能接受的。”

    魏明离开了,去演员们的地方转了转,跟雪姐还有陈墙老爷子聊了几句才走。

    雪姐跟他前后脚,很快两人就在南锣鼓巷的家里碰头了。

    “你来厂里干什么啊?”

    魏明说了《放羊班的春天》的事,包括他想自己当导演。

    这件事魏明之前也不曾透露过,把龚樰惊着了,再三确认是真的后,她赶紧打电话给朱霖说了这件事。

    到了晚上朱霖也来了,她好奇地问:“你要当导演该不会是为了拍我们俩吧?”

    魏明:“瞧我那点出息,我就不能是想通过影像表达自己的思想吗。”

    他想把《放羊班的春天》树立为教育类电影的标杆,他觉得这是一件对孩子很有意义的事。

    八九十年代的有些老师其实还挺不专业的,没有师者仁心,尤其是一些农村地区,教师质量参差不齐,没有教育,只有管教,他可不是阴阳齐可修姑父。

    龚樰为小男人忧心道:“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答应你。”

    朱霖:“可不能不答应,我好想看你拍出来的电影长什么样!”

    龚樰也是,不知道这个小男人又能给她们带来多少惊喜。

    ~

    这时石方禹等人也在商量这件事,说是这星期给结果,但明天石方禹就要回魔都办理交接了,他这个上影实权副厂长离开了,需要交代的事情多着呢。

    所以今天晚上他们必须讨论个章程出来。

    第二天,魏明在北大接到儿影厂的电话,让他来一趟,他知道,这是有结果了。

    这次就只有于兰和汪阳两位厂长,石局长回魔都了。

    于厂长对他道:“小魏啊,你确实给我们出了一个难题,经过我们几个商量,基本同意你来担任这部电影的导演,不过你要先拍一个短片,让我们,也让其他同行看一下你的调度能力,拍什么,拍几分钟随你便,需要什么人员配置你说话,不过要控制在一万块以内。”

    魏明道:“要不这样吧,短片成本我自己负担,不过拍出来后片子也是我的,我打算拿来去国外参展。”

    也算是给接下来的《放羊班的春天》打个前站,先给自己制造一些名声,电影圈的名声。

    “你自己承担?”两位厂长对视了一眼,“那胶卷你也能自己买到?”

    魏明道:“哦,厂里得给我开个证明,这个短片我想去香港拍,到了那边胶卷就能随便用了。”

    在国内拍片子限制太大了,霖姐拍《小院》的时候为了节约胶片演员排演了好多次才能实拍,他没那个功夫,还是去香港拍比较好,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

    而且要去国外参展,就得拍点劲爆的,先锋的东西,国内大环境也不太允许,所以香港是个很好的选择。

    “除了拍戏,我也有点想我爸我妈了,正好还能顺便看看他们。”当然还能看看小阿敏,最近几封信她就快把“你快来看看我吧”直接写出来了。

    想爸妈这个理由,很难想象是堂堂大作家说出口的话,不过想到他也才二十出头,也还算正常吧。

    两位厂长对视一眼,汪阳道:“行吧,反正香港你也不是第一次去了,那边还有左派和青鸟帮衬,不过去香港拍,你这成本怕是要高上天了,说不定比你拍一部长片还要高呢。”

    魏明忙问:“拍《放羊班》厂里能给我提供多少资金?”

    于兰伸出两根手指。

    “啊,才二十万啊。”

    于兰:“二十万可以了,你就是一个农村片而已。”

    魏明道:“农村片也不能太应付啊,人家《喜盈门》成本都快40万了。”

    汪阳笑道:“你咋不说《神秘的大佛》还不到20万呢,人家成绩也挺好的。”

    “《大佛》太粗制滥造了,处处透着寒酸,我可不想因为资金影响成片质量。”

    现在20万几乎是一部电影最低的制作成本了,比如儿影厂另一部《红象》差不多也是这个成本。

    不过想要稍微拍的像样一些,20万肯定是不够的,《妈妈再爱上我一次》花了40多万,《庐山恋》更是高达70万。

    再高一些的战争题材或者《少林寺》这种古装动作片就不提了,那都是没有一百万下不来的。

    魏明觉得起码也得四五十万才能比较宽裕地把片子拍出来。

    汪阳帮于兰道:“小魏你也不要嫌少,儿影厂能得到的资金本来就不多,给你批这20万也是冒着很大风险的,那个短片如果你不能拍的堵住悠悠众口,连这20万都没。”

    魏明道:“要不这样吧,儿影厂出20万,剩下的我来出。”

    虽然有个导演说过,导演不要用自己的资金拍电影,不过几十万对魏明确实不叫个事儿。

    而且这笔钱他也不是白出的:“然后把国外的版权给我就行,能在国外卖多少钱就看我自己的本事了。”

    于兰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