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震撼威尼斯,我他娘的意大利炮呢! (第1/3页)
对于《目击者》这部电影,最大的遗憾就是它是一部短片,无法参与主竞赛单元的竞争。
而且现在连短片单元也没了,只能作为展映影片参加。
不过威尼斯对这部电影,对魏明非常重视,《天书奇谭》是最后关头确定入围主竞赛单元的,而且威尼斯历史上很少有动画片入围,这很大程度是看在《目击者》和y的面子上,当然,BBC也有点用。
所以即便《目击者》只是展映影片,电影节也给予了极高的规格,魏明在四川的时候,正式的邀请函原件都已经从威尼斯寄到了燕京。
而且说的是邀请《目击者》团队莅临威尼斯。
魏明的新团队准备继续去川南地区转转,途径成都的时候从峨眉厂那里得到了文化部的这条消息。
但是领导并不希望在这个关头魏明出国,魏明自己也懒得为一部短片放下剧组那么长时间,所以依然无动于衷。
不过他倒是给香港去了一封电报,让阿龙转达给徐瑾江,如果他和夏文汐有时间,而且愿意的话,可以代表《目击者》剧组参加威尼斯电影节,一切开销由梦工厂负责。
这样对电影节的盛情邀请也算是有个交代了。
当魏明等人在成都休整的时候,从燕京出发的演员也到了,他们是提前过来体验生活的。
主角李宝田没来,他的体验主要是音乐家身份,魏明反而需要他保持一种跟农村格格不入的感觉,所以他现在主要混迹于中央音乐学院。
来的是三个人,葛存状葛忧父子还有吴惊,恰好他们在电影里饰演祖孙三代,校长王保丁,村长王建设,学生王石头。
本来葛存状有着丰富的表演经验,这种角色他拿起来就能演,但这是儿子第一次出演重要角色,论分量,不算那些小孩的话,仅次于男主角了。
葛忧之前只是在昌平有过三年下乡经历,经验主要就是喂猪,铲猪屎,以及母猪的产后护理,别的他生活严重不足。
所以葛老爷子亲自带着儿子来拍摄地体验生活,专找那些在村子里一言堂的村干部学习。
因为拍摄地还没有最终确定,魏明打算让他们去外婆所在的村子学习,由大舅接应。
吴惊也是同理,他没在农村生活过,所以他爸主动提出让他下乡体验生活,而且吴惊爸爸自己没来,直接当甩手掌柜,暑假带娃可烦人了,他甚至后悔魏明没早点把人领走。
对此吴惊很不理解,他问魏明哥哥:“为什么要体验生活啊,我演过戏的,而且大家都说我演得好。”
吴惊这个角色的戏份其实不如喜子的“皮皮”,但吴惊的演戏天分也不如喜子,所以体验生活还是很有必要的。
魏明笑着解释道:“京子啊,因为你是个城里孩子,可能不知道农村娃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为了表演真实,你必须学习他们的生活习惯,你得知道,农村是没有电视机,村里路口是没有红绿灯的,还有川娃子的语言是不通的。”
吴惊奇怪:“魏明哥哥你说话就说话,你摇头晃脑干什么?”
魏明笑得更欢了,摸摸他的小寸头:“别跟我学,你好好跟葛爷爷葛叔叔学习,过几天喜子就来跟你作伴了。”
喜子前段时间也在什刹海学习武术,算是京子发小,他这会儿已经开始拍《大桥下面》了,喜老师的档期大家都在等,《放羊班》用完了,《西游记》就该拍红孩儿了。
电影的村小学里一共二十多个不同年龄段的小学生,戏份重的两男两女四个小演员都是魏明从燕京找的,有一定表演基础的孩子,包括喜子这样的影帝。
虽然农村的孩子更质朴一些,拎出来就能用,都不需要体验生活,但因为过于原生态,也没有接触过外界,可能没有表演的概念,沟通成本也会很大,可能调教半天最终还是无法胜任,无法演出魏明想要的那种感觉,甚至和专业演员在一起还会有割裂感。
护送葛家父子和吴惊的任务交给了米家山,他高高兴兴接了任务,因为魏明把女主角的角色给了潘红。
原著中钟老师的妻子孩子是弃他而去的,但好在他有一个音乐上的知音俞老师,可惜最后得知也过世了。
电影就没弄那么复杂,妻子就是他的知己,然而最终结局也是去世了,钟老师还是成了孤家寡人,所以最后收养了皮皮。
这个妻子的戏份不太多,基本就是在回忆中出现,但却是钟老师一生的白月光,魏明甚至都想留着给霖姐。
不过想到霖姐都拿到《杜十娘》和《人到中年》两部大戏了,还是补给潘老师吧。
临走前魏明把一封信交给米家山,请他转交给自己大舅。
他们离开这段时间,关于四川所有叫许淑洁,且年龄在32岁的女性信息都查到了,详细信息都在魏明这封厚厚的信里,米家山摸着那么厚还以为装的是钱呢。
但这对许家人比钱还重要。
当许存茂拿到这封信的时候,他就明白,接下来该着自己这个当大哥的来履行责任了。
现在饲料厂的业务只是在一个县,接下来他还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