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落下帷幕 (第2/3页)
,脑中闪过三年来的点点滴滴,最终定格在武道新人赛的擂台上,他深吸一口气,闭上了眼睛。
林昊则在脑海中一遍遍复盘着夏元和赵刚指导过的实战技巧。
陈静轻轻望着远处的夜色,目光坚定。
对于江城第七中学三年三班、三年一班,以及所有高三的学生而言,这是一个漫长的夜晚,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黎明前夜。
……
超凡纪元44年,6月7号。
一大早,天色刚蒙蒙亮,江城便已苏醒。
街道上,往日喧嚣的车流似乎都刻意放缓了速度,鸣笛声稀少,一种肃穆而郑重的气氛弥漫在空气里。
通往各个考点的道路上,随处可见行色匆匆的考生和家长。
高考一共有四天。
第一天和第二天考文化成绩。
其中包括数学与基础符文学、理科综合、文科综合,超凡理论基础四门学科。
第三天则是身体素质考核。
最后一天则是实战考核。
对于文化系来说,第一第二天尤为重要。
而对于战斗系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乃是第四天。
像七中的一二三班,全都是战斗系的,所以对于文化成绩要求倒不是很高。
当然,再怎么没要求也不能低于60分。
低于六十分,那连报考超凡大学的资格都没有。
这四门课,每一门都是100分、比例分别是百分之二十五,最后按照比例取总分。
只要稍微认真的一点,考60分并非是难事。
早上八点半。
一中考场外,早已人山人海。
警戒线拉起了庄严的界限,维持秩序的老师和警察神色严肃。
家长们被拦在警戒线外,翘首以盼,目光中交织着焦虑、期盼与鼓励。
“静静,别紧张,正常发挥就好!”
陈静的母亲用力握了握女儿的手,低声叮嘱。
文化课的考场,是随机分配的,大多数人都并不在本校参加考试。
陈静被分配到的就是一中。
而后面的身体素质考核和实战考核就并不在学校了,而是有专门的区域。
“我知道了,妈!”
陈静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随着人流走向考场入口,背影挺拔而坚定。
三中门口。
林昊也和父母告别后走入了考场。
六中。
陈默拒绝了父母的陪同,独自一人进了考场。
上午八点五十分。
所有考生均已按照准考证号,坐在了指定的座位上。
巨大的考场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只有监考老师拆封试卷袋的细微声响,以及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更添几分寂静的张力。
阳光透过窗户,照亮了空气中悬浮的微尘,也照亮了每一张年轻而紧绷的脸庞。
上午九点整。
“叮!”
清脆的铃声划破寂静,响彻整个考场,也响彻在每一位考生的心头。
“考试开始!请考生开始答题!”
监考老师宏亮的声音传来。
刹那间,整个考场只剩下笔尖摩擦试卷的沙沙声,如同春蚕食叶,汇聚成一股奔向未来的洪流。
超凡高考,第一场。
《数学与基础符文学》。
陈静拿到试卷,目光迅速扫过。
题目果然如预料般,紧密结合超凡时代的背景,难度不低。
前面的选择题和填空题考察了对能量矩阵的理解、符文结构的稳定性计算、以及基于源能浓度变化的函数模型。
这些对于基础扎实的陈静而言,并无太大阻碍,她下笔稳健,速度极快。
直到最后一道综合大题,题目呈现:
【请根据火星基地传回的地质数据(附图表),设计一条从希望城基地到奥林匹斯山脉的最优勘探路线,并说明理由。】
【要求:综合考虑路径长度、已知沙暴区域分布、地表结构稳定性!】
这种问题没有标准答案,考察的是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创新思维和对现实问题的洞察力。
也是分值最大,最容易拉开差距的一道题目。
像这样类似的综合性题目,战斗系的学生以往很少接触。
不过陈静很清楚,这种开放性、综合性的题目,本就是为文化系学生设置的区分度考题。
对于战斗系的学生而言,只要逻辑清晰,考虑因素全面,不犯原则性错误,就已经足够了!
至于拿高分,根本就不用想。
很快。
上午的第一场考试结束铃声响起。
交卷后走出考场,外面已是人声鼎沸。
家长们急切地涌上前,考生们或兴奋讨论,或懊恼叹息。
陈静没有参与对答案,她穿过人群,找到一处相对安静的树荫下,从包里拿出准备好的清水,慢慢补充体力。
同时在心里默默回顾刚才的考试,将一些不确定的细节暂且放下,不再纠结。
短暂的午休后,下午的考试接踵而至。
第二场:《理科综合》。
试卷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三门学科。
对于大多数战斗系的学生而言,文化课考试更像是一场必须通过的资格赛。
他们首要目标是确保分数过线。
因此,众多战斗系的学生策略高度一致。
稳扎稳打,确保基础,力保过关。
试卷上的题目,无论是物理的能量传导效率计算,还是化学的催化剂原理分析,亦或是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推断,他们都依靠着过去三年反复锤炼的基础知识,谨慎作答。
不求高分,但求及格。
当下午的考试结束铃声响起,许多战斗系学生走出考场时,脸上并没有文化课考生那种或狂喜或沮丧的极端情绪,更多的是一种“任务完成”的平静。
文化课的枷锁,已然卸下一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