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六十七章 史无前例的撑腰,光速滑跪的《楠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百六十七章 史无前例的撑腰,光速滑跪的《楠方》 (第2/3页)



    于是公智野狗狂吠的固定剧情,这一次崩塌得尤其迅速,很快就进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这个阶段,成青松等人还没迎来“路吹”胡锡近等人的终极审判,就已经被围观群众骂得七晕八素了。

    “人家从几年前就在喊‘狼来了’,自己也做好了打狼的准备,你们这些哈巴狗自己不重视怪谁?点名批评澄天、乐视文化这些日资、煤资公司。”

    “谁是真买办,谁是假洋鬼子?是那些把版权一股脑卖给海外、只做分账生意的,还是路宽这种咬牙自己建体系、想着文化出海的?眼睛不瞎都看得出来!说的就是你,香江姜某强!”

    “我很奇怪的是最近黑洗衣机的,很多繁体字用户,哪儿来的复古部落人士?盲猜一波被揭开底裤的金马遗民来了不少吧?”(542章)

    “我们支持他,不是因为个人崇拜,是支持他做的事!中国电影缺的不是骂街的键盘侠,就是缺这种埋头苦干的实干家!”

    “洗衣机除了金盆洗弔太早以外没有其他黑点,别闹了。”

    来自官方的认证、认可似乎已经将这场路老板本人都没有太过关注的舆论小风波消弭于无形了,来自最直接的官方的态度都已经亮明了,还扯什么“带路党”一说?

    楠方及公智有序地战略性撤退,宣告新年第一次舆论攻势的搁浅。

    为什么屡屡重复这样的套路?它们的行为逻辑其实很简单:

    赚钱境外基金会和其他问界在国内竞争对手的钱和资源,但代价是每一次的“无理取闹”都将丧失自身的新闻公正立场。

    但颇为狡猾的是,无论楠方还是公智还是懂得可持续发展的。

    在做这些大生意之前,也会用很多惠而不费的真实新闻与现实关切,给自己树立口碑、吸引用户。

    而这些,不过是他们用以抵消虚假新闻目的的消耗品罢了。

    只要不塌、或者哪怕是小小塌方,公开处理一些太过分的编辑或者实习记者就是,轻轻罚酒三杯揭过。

    如此循环往复,屡试不爽。

    只不过这帮鼓噪者在退潮的同时,没想到这一次的出刀迎来了核武级别的正面回应!

    2010年2月8号上午,政务院领导出席“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经验交流会”并作重要讲话。

    他指出,电影产业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必须坚持正确导向,提升创作质量,加快工业化进程。

    会议间隙,在谈及近期电影产业蓬勃发展态势时,他特意以路宽同志为例,进行了亲切而有力的点评。

    他说道:

    “路宽同志这样的电影人,是我们国家宝贵的财富。他不仅艺术上有追求,拿了国际大奖为国争光,更难能可贵的是有强烈的产业报国情怀。”

    “他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不是为了照搬照抄,而是为了消化吸收,为我们自己电影工业的现代化打基础。像他这样既懂艺术、又懂技术,还能着眼全球市场思考中国文化出路的复合型人才,正是我们当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急需的。”

    “对于这样的艺术家、企业家,各级部门都要给予合法、合规的大力支持,要为他们心无旁骛搞创作、脚踏实地干事业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惊!

    新闻简讯十点发出的,上午十点十分,楠方报业集团董事长杨峰的办公室电话骤然响起。

    还不明所以的老杨还准备跟秘书寒暄两句,没想到听筒另一头传来粤领导冰冷而简短的声音:“马上到审里来一趟。”

    “是!马上到!”

    老杨心里一顿,一边西装革履地出门,一边在车上通过办公室主任传递来的信息搞清了事情原委。

    这次真大条了。

    下面人做事他一向不会在具体事务上指手画脚,新闻就是要百花齐放,但一切都讲究一个度。

    只要在规则允许范围内,他不会过多干预。

    楠方也因此成为现今全国第一报业集团,去年集团仅广告业务上的总营收就高达20个亿,是纸媒时代不断式微的当下,一个不小的奇迹。

    创收怎么来的?如上述所言罢了。

    以往按照那位首富的操性,一向是不乐意跟媒体打什么嘴仗的,顶多派出他麾下的胡锡近等人你来我往一番也就罢了。

    这次直接被电影管理部门力挺也就算了,怎么还迎来了这种级别的发声?

    简直叫他目眦尽裂。

    一小时后,杨峰像个小学生一样在领导办公室里正襟危坐,面色凝重地听着训示。

    办公室里静得能听到墙上时钟的秒针走动声领导没有拍桌子,但每句话都重若千钧:“老杨,你是老宣传了,有些话能说,你们也不会因言获罪,这个原则我跟你一样清楚。但更要看清局势、把准方向!”

    “路宽同志的事,是经过上面充分肯定的。你们这样搞,是在给整体上的文化产业工作添乱,是在给国家的大战略拆台!你也是老同志了,怎么现在还要我来教你这个?”

    领导开场的两句话已经叫他后背渗出冷汗,而接下来秘书被示意离开后,关起门来的那几句私下警告,更是狠辣精准,让他彻底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

    即便这位只是他的分管领导之一,也是报业改制后的新上级。

    返程的车上,杨峰脸色铁青地直接拨通了集团总编室的电话,声音压抑着怒火:

    “通知下去,一小时内,集团所有中层以上干部、各子报负责人,全部上线开会!一个都不许请假,亲爹亲妈死了也得给我接入会议!”

    等到视频会议系统接通,屏幕里挤满了忐忑的面孔,杨峰也不啰嗦、开门见山:

    “我知道,你们是报业的功臣!在互联网冲击下,我们集团去年营收依然坚挺,这我承认!”

    他话锋陡然一转,语气凌厉:“但你们别忘了,我除了是董事长,另一个身份是书籍!这代表什么,我想你们很清楚!”

    “新闻有自由,但也有纪律!批评可以,拿事实说话,说错了我们道歉。但下次请你们自己拎拎清楚,什么话该在什么时候讲!”

    他随即毫不留情地宣布处理决定:“经集团档委研究决定:免去肖瑞《楠方都市报》总编辑职务,调任集团出版研究室副主任。有关路宽同志前后共四篇争议报道的值班编委、责任编辑、撰稿记者、版面编辑……”

    “一个不留!全部双开!”

    线上会议室内一片死寂,无人敢出声。

    会后,人在总部、已被免职的肖瑞红着眼眶走进杨峰办公室:“杨董,我是您一手提拔的,怎么处理我都没意见。但手下那些年轻人……能不能网开一面?”

    杨峰疲惫地闭上眼,摇了摇头:“我知道你委屈。但这次不一样。之前最多是《人报》发文驳斥,可这次……谁也没想到会是领导亲自定调。没办法了,必须有人负责。”

    眼见着这个他一直看好、并委以重任的《楠方都市报》总编一脸颓唐地离开,老杨心里也在默默叹气。

    旁的不论,一直以来、甚至是从古至今以来,对于首富这样的身份,媒体报刊是怎么求全责备都不为过的。

    因为人都有劣根性,都会仇富,而首富也并非就有拿得出手的正智资本为自己保驾护航,我们骂一骂你怎么了?

    又不犯法,还能赚钱。

    就像老杨自己开会时说的“批评可以,错了可以道歉”云云,他们本身秉持的就是“我错了,下次还敢!”这样的厚脸皮精神。

    但这位年轻得过分的首富,确实是叫他这位在系统里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老报人看不大懂了。

    你说奥运会的功绩也好、之前的捐楼捐款也罢,其实国家也是给予了相应表彰和奖励的,没有说亏待功臣。

    可这一次也算是他默许的、仅仅是一次“常规性”的舆论试探,怎么就能招致如此严厉、迅速的警告与反馈呢?

    这位首富到底是什么神通广大的地方,能叫那位都公开表扬、声援,还是在这样的时间节点?

    “哎!”老杨把茶杯在桌上重重一瞌,心道这样的支持力度,你路宽大概是把美国人的航母给开回来了吧!

    这自然是玩笑话,但也叫这位还想在位置上稳坐到退休甚至是高升的老杨,不得不在后面的“个人批评与评论”中考虑得更周全一些。

    放弃是不可能放弃的,新闻人的责任就是针砭时弊,使得这个国家和社会更好。

    更何况他这个报业集团的BOSS就很好做吗?

    想要手下的马儿跑出业绩,叫他老杨的位置更稳固,不给他们吃草行吗?

    这攻击抹黑首富的“商单”都踏马不能叫草料,从日韩到港台,最多的还是内地的竞争对手们,到处都是想打倒他的。

    但现在国内敢于发声的,也就是楠方和部分“有良心的自由媒体人”了,这生意不可能放弃,那都是一年大几千万、过亿的广告和赞助啊!

    针对首富和一些赞助商们看不顺眼的家伙,自己只要在尺度上把握得当,不算有风险;

    但要是集团业绩大幅下滑,有的是盯着他的位子想上位的,他们上来难道就不去接这位首富的单子了吗?

    一样的,没差。

    从新闻播报的领导讲话,到楠方杨董被耳提面命,再到集团处理通知的出炉,也不过用了2小时20分钟。

    中午12点30分左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