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85章 怎么会是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85章 怎么会是他? (第1/3页)

    对于老赵家那段历史,估计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也导致并没有几个人知道陈爷陈无极的真实姓名叫赵无极,所以所有人都只知道陈无极而并不知道赵无极。

    因为当年赵无极年轻气盛离家闯荡之时,在外面用的本就是化名。

    后来机缘巧合入赘京城陈家,更是将名字彻底改为了陈无极。

    当时陈家接纳他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必须与过去所有的社会关系、家族过往做彻底的切割,以全新的身份融入陈家。

    这也正是他这么多年来,即便早已飞黄腾达,却也从未回过那个小镇老家的根本原因。

    就连赵山河在从徐振文口中听到陈无极这个名字的时候,大脑也根本不会下意识地把这个充满权势和神秘色彩的名字,跟自己那位只在长辈只言片语中听说过的,离家三十年杳无音讯的亲叔叔赵无极联系到一起。

    他顶多只会觉得,两个人的名字里都有无极二字,算是某种程度上的巧合罢了。

    毕竟,他的那位叔叔赵无极,在他自己都尚未出生的时候,就已经毅然决然地离开了那个闭塞的小镇。

    临走时还留下过一句在家乡广为流传、饱受争议的话:“要么衣锦还乡,要么客死他乡!”

    现如今三十年光阴弹指而过,这位叔叔却真的如同人间蒸发了一般,杳无音讯。

    以至于小镇上大多数年轻人,根本就不知道老赵家曾经还有过这么一号人物,也就只有那些同龄的或者年纪更大的街坊邻居们,在记忆的角落里还残留着关于赵无极这个名字的些许碎片。

    有时候当他们茶余饭后,偶然提起几十年前的旧事,说到赵无极这个名字时,大多也只是摇摇头,无奈地笑笑而已,权当是讲了一个年代久远的、带着点悲剧色彩的陈年旧事。

    因为在那个思想还相对保守讲究安土重迁的年代,离家出走的赵无极,一度曾是小镇上最大的笑话。

    几乎所有认识他、听说过他的人都嘲笑赵无极的不切实际好高骛远,不老老实实在家务农,或者像大多数同龄人一样,找个地方安稳打工赚钱养家,反而整天做着出人头地、飞黄腾达的白日梦,这不是痴心妄想、闹天大的笑话么?

    最终在很多人看来,赵无极还真就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笑话。

    自从他离家出走以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至今是生是死,无人知晓。

    刚开始那几年,还有不少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会拿这件事来故意揶揄、甚至隐隐嘲笑赵山河的爷爷,想看看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中医的反应。

    而赵山河的爷爷,面对这些或善意或恶意的提及,大多时候也只是豁达地一笑而过,似乎根本没往心里去,从不与人争辩什么。

    等到时间越来越长,一年,两年,五年,十年……提起这件事的人也越来越少。

    再到后来当赵家人给这位失踪多年、音讯全无的儿子立了一个衣冠冢以后,镇上就几乎再也没有人主动说起这件事了。

    大家都默认,老赵家这个心比天高的儿子,恐怕是真的已经死在外面了。

    这也算是,应了他自己当年离家时留下的那句决绝的话,“要么衣锦还乡,要么客死他乡!”

    赵老爷子一辈子就两个儿子,大儿子也就是赵山河的父亲在外打工时不幸遭遇意外去世,小儿子赵无极则离家出走最终落得个客死他乡的结局。

    白发人送黑发人,而且还是两次,这样的遭遇,怎能不让人为之唏嘘感慨?

    不过,幸好赵老爷子为人一生正直善良,是镇上有名的老中医,医术精湛,医德更是没得说。

    他没少给镇上以及附近村子的老百姓看病,对于那些家境贫寒、实在拿不出钱的穷苦人家,他常常是分文不取,甚至还自己贴钱给抓药。

    因此,他在十里八乡的名望都非常大,深受乡邻敬重。

    也正是因为这份敬重,后来才没什么人再好意思拿他儿子的事情来嘲笑他了。

    而且,不幸中的万幸是,赵老爷子还有赵山河和赵山海这两个孙子。

    老赵家至少没有断了香火,这也被很多老人看作是赵老爷子一生积德行善所换来的最好回报。

    赵山河年轻时偶尔从街坊四邻或爷爷奶奶口中,听到有关这位素未谋面的叔叔的故事时,心里却从来没有产生过丝毫嘲笑的意思。

    相反他内心深处,甚至对这位叔叔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理解和隐隐的敬佩,因为他很早就明白一个道理,一个家族、一个门第的崛起,往往就是从一个离经叛道、不顾一切往前冲的人开始的。

    他完全能理解叔叔当年那种不甘平庸、想要打破阶层壁垒的迫切心情。

    总不能,一个家族的所有人,祖祖辈辈都困守在那片小小的土地上,世世代代重复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逼日子吧?

    总要有人,愿意去做那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愿意冒着粉身碎骨的风险,不顾一切地往前冲,试图为子孙后辈,硬生生撞开一条向上的通道。

    就算叔叔最终失败,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他那种敢于向命运发起挑战的精神,本身就值得任何人尊重。

    只是后来,赵山河因为母亲重病需要人照顾,以及家庭的重担,不得不暂时收起自己的野心,守在老家那片方寸之地。

    不过令他欣慰的是,他的弟弟赵山海非常争气,通过努力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成功地闯入了那条无数人梦寐以求的顶级赛道,任谁都知道,中央选调生这四个字背后所代表的巨大潜力和含金量。

    不过现在,老赵家向上攀登的这条路,已经不是弟弟赵山海一个人在孤独地走了。

    因为赵山河自己也已经走出来,并且正以更快的速度、更猛烈的势头往前冲。

    或者说,他崛起的速度快得让人瞠目结舌,几乎是以一种野蛮生长的姿态,强行挤进了更高层面的圈子。

    特别是去年,赵山河的母亲过完周年祭后,他如同潜龙出渊,一飞冲天。

    小镇上所有人几乎一夜之间,都对老赵家刮目相看,各种猜测和谣言也随之四起。

    其中流传最广、也最引人遐想的一条谣言则是,赵山河的那位叔叔赵无极,其实并没有死,而是在外面干着惊天动地的大事。

    赵山河就是离开小镇后,去投奔了他这位神秘而强大的叔叔,所以才突然飞黄腾达,拥有了如今让人看不懂的地位和财富。

    别说,这条谣言在某些层面上,还真就误打误撞、阴差阳错地蒙对了一部分真相。

    如果没有赵无极在背后不动声色地巧妙布局和推波助澜,赵山河确实不会这么快就站到这个位置。

    只是这条谣言根本经不起稍微深入一点的推敲,毕竟赵无极已经离开整整三十年了,他如果真在外面干成了大事飞黄腾达了,怎么可能这么多年都一次不回来?

    甚至连他哥哥嫂子去世、老父亲去世这样的人生重大变故,他都从未露面?

    这于情于理,都完全说不通。

    所以,大多数人最终还是把这当成一个不靠谱的传言,一笑置之。

    而所有这些关于赵无极的陈年旧事和镇上流传的谣言,此刻的赵山河并不完全知晓,或者说他从未将这些与他正在经历的惊涛骇浪联系起来。

    他更不可能知道,徐振文口中那个来自北京、能量巨大、让徐正则和宋南望都俯首听命的幕后黑手陈无极,就是他那位被小镇居民认为早已客死他乡的亲叔叔赵无极。

    此刻的赵山河,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

    必须立刻把这个惊天动地的消息,汇报给正在北京的周姨,这个消息无疑是破解当前危局的关键钥匙。

    不过,在给周姨打电话汇报这件头等大事之前,他还有不少细节需要从徐振文嘴里抠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