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9章 开封府尹,东京留守(求月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39章 开封府尹,东京留守(求月票) (第3/3页)



    章惇出班行礼,赵煦又道:“此番定下前后,再不多议反复,余只讨军事了。”

    接着便开始对六部后勤补给下了种种命令,御驾亲征哪个又敢怠慢,各部尚书纷纷出列,个个神情肃穆表态。

    正常行军有三重补给,一种则是打到哪里,原地补充,烧杀抢掠,以供军需,一般这种不常见,乱世多闻,轻骑深入使用。

    剩下两种一种是地方上后勤补充,一种是朝中补充,战争规模普通的时候,多为地方直补,朝廷会加拨银钱。

    但战争规模大的时候,地方根本无法完全供应,朝廷便会直接输送各种东西过去,粮食盔甲军械等等,可往往各司部运转怠慢,这才常发生断粮断草,或者器械打残无有更换之事。

    而御驾亲征六部哪敢懈怠,此刻六部尚书侍郎纷纷言语,就差直接立军令状了。

    接着继续议论军事,给各路转运司下旨,尤其是专职转运使路,严辞此番战事之重,不得怠慢各种物资输送至京,或者直接运往西面。

    商议至到天黑方才罢休,这次大朝会虽然结束,但一些朝臣赵煦却没叫走,继续往御书房议事。

    几乎明月挂中宵的时候,赵倜才从宫中回去王府,赵煦出征之日定得很急,三天后就要离京。

    随行大臣除了有两个副相之外,枢密使曾布也带着前往,朝中七品以上的武官带走三成,但六部的尚书侍郎留下,郎中则从各部带走一员,余下各司还有九寺五监,择人带取。

    有一些人根本就是彻头彻尾的文官,所司之职也与打仗不刮一点边,管民生读书农业的都有,这已经是打算灭国西夏之后的更替事宜了。

    除此之外,京畿禁军带走三万,以为护驾,余者兵马皆由西北五路与河东路出,西北三大将门折、种、姚,还有余下小将门几十家全部参战。

    而所调遣使用的军马达到了近乎五十万,算上乡兵,已经近七十万之数了。

    这已经比神宗五路伐夏的时候还要多,五路伐夏之时参战军马近四十万,乡兵二十万,不过六十万人。

    若此战大胜,灭国番夏,那么流芳千古,后世传唱,大宋国运必将迈上一个新台阶,开启一个新的纪元。

    若此战败……将数年难以恢复元气,不比神宗五路伐夏后可以接着休养,有一哪有二,必将西北引起动荡,影响国运也难预料。

    赵倜又思朝堂,离开这么多人,接下朝事会很艰巨,不但有政务,还有西北的后勤运补,而且枢密院也没了主官,殿前司也没了主官,军务之上也是一堆,想想未免头大如斗。

    转眼两日过去,到了出征前夜,御书房中议完亲征事宜后众大臣离去,赵煦将赵倜留下,道:“燕王,朕明日西行,有一事交待于你。”

    赵倜道:“不知陛下何事付臣?”

    赵煦神色奇异,几种气质在脸上不停流转,慢语道:“朕有一物留在福宁宫中,若此西征不顺,有所闪失……燕王可找谭稹拿来观看,里面有朕旨函,还有涉我大宋皇室要物,燕王看了便知其中隐秘,若是平夏顺利,那燕王莫记此事,记了于心不利。”

    赵倜闻言双眼眯起:“陛下何出此言?陛下必将旗开得胜,马到功成,平夏归来,臣不想,也不会去看那物事。”

    赵熙闻言笑了笑,脸上露出一丝落寞的神情:“其实不看反而对燕王是好事,看了反而是恶事,似燕王一般自在无拘何幸难得,当年父亲与我说了这件事后,我便心中大悔,唯恐纠缠一生,恨不得逃出宫外,远远跑掉,但,又不能啊……”

    赵倜闻言不语,心中猜测莫非是太祖长拳之事?

    这拳究竟有何秘密隐藏,缺少最后一式,却还叫历代皇帝费尽心血去推演,说是因为武功威力,却不可能,身为九五至尊,广有天下,武功威力根本没那么大吸引力,何况推演错误,遭受反噬,气血亏败,身损命忧,哪里会无故练习。

    那不是武功威力又是什么?这位六哥为何说听了大悔,唯恐纠缠一生,这似乎也与拳法没太大关联。

    赵倜道:“臣还是不要知道了,臣静待陛下归来庆功。”

    赵煦叹道:“朕自然也想如此,不过做个万全罢了,你记下此事便好,这算旨意。”

    赵倜沉默几息:“臣遵旨……”

    随后再无言语,赵倜出宫回去府中,第二日早起至东京西城门外,送亲征队伍。

    这时不止满朝官员在场,东京许多百姓也都闻讯赶来,官家御驾亲征,何等大事,都来相送。

    此刻天色刚刚破晓,初升的东曦倾洒而下,东京西城四座城门之一的万胜门缓缓打开,厚重声音传出极远。

    只见龙帜随风猎猎作响,各色号语不见尽头,号角沉闷有力,战鼓不停擂着,声音震荡四方。

    数万将士列阵整齐,手中的大旗如海般翻涌,红底黑字宋旗、各军将领的帅旗,在风中肆意飞扬,士兵们身披各阶铠甲,手持长枪利刃,寒光闪烁,晃人眼目。

    随着一道道命令传下,大军浩浩荡荡开拔,马蹄声脚步声彼此交织,道路两旁,百姓相送,高呼万岁,声震九霄。

    阳光照耀之下,队伍如一条辉煌长龙,绵延向西,缓缓行去远方,近乎小半个时辰,方才不见踪影。

    赵倜带着朝上留守官员,在城外伫望,亲征队伍已经离开一刻钟,依旧莫动。

    旁边章惇低声道:“王驾,归朝吧。”

    赵倜这才点了点头,拨转了黑玫瑰,向城中返回。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