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五十九 春秋大梦 (第2/3页)
州这中原五大州之中,出身自一心会的基层亲民官、执行官员也越发增多,甚至党人们各自的家乡都出现了这一趋势。
县令、县长、县丞、县尉等等由朝廷任命的官员里,很多都是一心会出身的年轻人,没什么经验,但是浑身都是干劲,都是执行力,来了就要搞农业生产,折腾的地方上是“鸡犬不宁”。
更要命的是,投效袁树所创立的知行学府之中的学子数量也越来越多。
越来越多的学子、尤其是寒门学子们大量加入知行学府,他们学不到今文经学,也不怎么学古文经学,都在学袁树的心学。
于是成功加入一心会、以心学为己学的人也在稳步增加。
这就意味着袁树靠着威望和声势已经给自己从无到有的拉起了一个“门生故吏集团”。
这个集团的人数规模还非常大,据说已经有三五万的规模了,这个规模继续发展下去,简直不敢想象!
肉眼可见的,袁树的势力正在快速膨胀之中,这份利益规模太大,袁基和陈翔都非常眼红,恐惧这份利益,也想要得到这份利益。
可袁树的势力自成一套理论思想体系,很难为己所用,尤其那些死忠们,除了杀死,没有其他的办法。
于是他们约定,事成之后动用军队将袁树的一心会、知行学府势力进行一番大清洗,“冥顽不灵”的全部杀死,“识时务”的就接纳为自己人。
袁树的生态位,他们对半开!
至于远在并州带兵的袁树……
他手底下到底还有一支强悍的军队,要是杀回来……
也确实是个问题。
不过这一点,袁绍却不太担心。
“袁子嘉手中军队虽然能战,但是并州苦寒,缺少粮食,目前养兵尚且需要朝廷支援,尚且需要运粮到并州,可见基础薄弱,军力再强而没有粮食,也是没用的,届时只要掐断他的粮道,他再有大军,也无力施为,只能任由我们掌控!”
袁绍已经有了带兵作战的经验,所以他自然明白粮草对于军队来说到底有多重要。
但他并没有深入调查过并州的现状,也不知道朝廷每年转运给并州的粮秣、军费到底都用在了什么地方,只是想当然地认为袁树的军队如果离开朝廷的物资就无法运转。
可事实上,这三年多的时间里,并州在袁树的操持下已经初步完成了良庄体系的建设,北部五郡因为特别关照,二十五座良庄已经全部建成,甚至已经开始生产、收获粮食。
西河郡和上郡也各自有三座良庄建成,也各自开始投产。
太原郡和上党郡本身就有很好的农业基础,各自建成两座大型良庄,早就开始生产粮食了。
从正始四年夏季开始,已经建成的三十五座良庄里已经有三十一座开始储备粮食了。
从那时候开始,袁树从并州本地收获的粮食就已经能够供应军队日常驻防、本土防御作战所需,事实上已经摆脱了对朝廷的粮食转运依赖,有了自己的供应体系。
而到了正始五年的夏季,已经建成的三十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