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02章:长安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502章:长安破 (第3/3页)

一地土豪,享人上富贵。

    这样,

    也更方便他们在两大势力间权衡利弊,站队准确。

    “果然还是你有智慧!”

    其他人通过了他的建议,随即让自己的兄弟、庶子,乘着车马,于夜间迁移去了西边。

    孙恩对此有些预感,却也无能为力。

    他只是来到流过黄巾军地盘的大河岸边,看着那泛滥的黄浊之水询问身边的人,“新的时代来临后,洪流可以得到约束吗?溃烂的大堤可以得到修复吗?”

    对方不敢回答这样沉重的问题,低着头呐呐无言。

    孙恩于是没有再问他,转去巡察起了其他地方。

    在黄巾军兴起的这些年,

    孙恩曾想过治理大河,

    但这条贯穿整个中原的母亲河,哪里是割据一方的诸侯可以理顺安抚的?

    不献祭整个国家数十年的精力和财富,黄河才不会放弃肘击两岸生灵这件事。

    所以他只能无奈放弃,真正的期待起了后人的智慧。

    “刘縯刘秀……”

    “都是些年轻有作为的人。”

    “即便奉行的道理不同,但他们热血应该还没有褪去,应该可以完成这件事吧?”

    孙恩就这样,在期待中渐行渐远。

    ……

    随后不久,

    得意洋洋入驻宛城,达成太祖“在宛城做皇帝”成就的刘玄因为担忧刘縯暴涨的声望,在王匡、朱鲔的提议下,借着开会摔杯为号,对前来赴宴参会的刘縯发动了突然袭击。

    刘縯没有吸取前辈们的教训,不着甲胄便来参加会议,随即便被刘玄安排的将士用刀剑刺死。

    刘玄砍下了刘縯以及其縯手下一众将领的头颅,想要拿出去威慑别人,告诉他们“这就是反抗皇帝的下场。”

    王凤劝阻道,“这是刚刚立下大功的勇士,不能受到这样的侮辱。”

    但刘玄和王匡仍旧不听。

    他心里便愈发觉得这荣华富贵无趣,竟让原本英武果决的兄长,变成如今这心胸狭隘,目光短浅之徒。

    “我还有什么面目见刘秀呢?”

    “以后再有这样的事情,就不必叫我了。”

    王凤意识到,自己劝不了任何人,干脆一心一意扑到讨伐王莽的战事上,想着打进长安后,就收拾包袱回老家做个富家翁。

    至于刘秀听说兄长被哄骗开会,被刘玄刺杀的事情后,会不会发起内斗,将兵锋对准自己名义上的君主,王凤也不想去管了。

    “都死光算了!”

    他在私底下这样抱怨道,心里对绿林山的怀念愈发浓厚。

    只是,

    后续刘秀的反应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他并没有因为兄长的暴死而做出任何反抗,说出任何怨言,仍旧摆出一副敦厚温和的姿态,臣服在刘玄的皇位之下。

    刘玄因此得意的说,“这就是震慑的效果!”

    “刘秀即便有昆阳之战的威风,也不敢同朕争斗!”

    王匡也连连点头,认为刘秀这样软弱,连为兄长报仇不敢,不会像刘縯那样,对自己构成威胁。

    但在他们都未曾注意到的角落,刘秀悄悄的收编了兄长遗留下的势力,并结交了许多将领,让自己的羽翼更加丰满。

    等待,

    他还在等待!

    等到攻破长安,

    等到诛灭王莽,

    他就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现在,

    没有什么比覆灭新朝更加重要!

    地皇四年九月,

    乘胜追击的绿林军一路高歌,成功来到了由大汉建立,又被王莽占据的长安城下。

    他们很快便攻破了这座恢宏的国都,直直向着皇宫而去。

    而在皇宫之内,

    王莽并没有惊慌失措。

    他的惶恐和惊怒,早在宛城陷落、昆阳几十万大军惨败的消息传来时,被消耗殆尽了。

    此时此刻,

    他找回了年轻时的从容冷静,脸上浮现着不属于古稀老者的饱满红光,身体也变得松快灵活起来。

    “来人!”

    “为朕更衣!”

    王莽发出一声呼唤,但没有得到响应。

    服侍他的宫人在长安被绿林军保围之时,便自行逃出宫廷,谋求生路去了。

    诺大的皇宫,

    威严的皇宫,

    承载了王莽一生渴求之物的皇宫,

    早就变得空空荡荡,满是逃跑时的狼藉。

    好在,

    王莽也不期待别人响应。

    他动手为自己换上了皇帝的袍服和冠冕,然后振动衣袖说,“上朝!”

    仍旧没有人回应。

    但王莽自顾自的抬步、行走,坐上了曾经群臣汇聚的殿堂。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