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昭阳的强硬手段 (第3/3页)
抢先一步报道。
新闻的突然性就是这样,你就是比别的报社的见报时间快了一小时,读者也愿意先睹为快。
主管看他的主意太好了,如果有了远方的突发事件,或者新闻热点,自家的报纸能比别的报纸提前见报,报社就有了口碑。
许多次都这样的话,也会为报社争取来许多的新读者。
报社马上给几个记者配备了收发报机,秦夏一看新收发报机功率太低,在西环国国内使用给报社发报还可以,出了国或者离着报社太远就不堪用了。
他也有办法,自己花高价让报社的人协调,买了个大功率的,只是大了些,重了些。
有了新的收发报机,他得到了新消息,无论在那里都能通报给国内。还有备用频率,如果正常频率不能快速回传的询问消息使用,就得改用备用频率了。
在报社使用,没有人多事的去查,因为报社也看重新闻的时效性,允许用收发报机发送稿件。
在西环国内使用,也有记者这个护身符。
自己对国内发送电文,就避免了让韩金来使用收发报机发送他草拟的电文,从而少了一道手续,避免了中途发生变故。
……………………
黑水郡的列电厂已经能发电了,准确的说并非列电厂,因为是建在水里船上的,准确说来应该是船电厂。
船电厂造型独特,几条船连在一起,一开始是孤零零的在小河里。
配套的燃料供应系统就是轨道上的抓斗吊车了,把轨道建在河边,燃煤被一斗一斗的抓起放在了发电船的燃煤仓里面。
最感兴趣的是本地的孩子们,他们天天来看稀罕,询问一斗燃煤多少斤。
答案是一两吨,他们没有吨的概念,吊车司机就告诉他们:“如果是很大的甜瓜,就相当于两三千个甜瓜了……”
“两三千个啊,这也太有力气了,比老牛厉害!”
后来,船电厂的围墙修好了,他们这些老老少少看稀罕的才进不来了。
五节发电机组都是在平底船上,船停在远处锚固了,河边修建了水泥斜坡和平台,平台比水面高三米。一截船被钢丝绳拴住,利用绞盘把船从水里拉到了平台上,一截一截组装起来,就是一列特制版的列电了。
列电投入了运营以后,许多衙门开始放弃了自备的发电机,用到了可持续的照明。
军营也一样,各个工厂也一样,电力廉价又方便,连本郡的居民也开始用上了。
这可是大事了,黑水郡军民用上了电,无不笑逐颜开。
黑水郡建立了两处码头,一处就在黑水郡的黑水河边,一处是在黑水河入海口。黑水河边的码头,自己的出海货船,可以装载了罐头食品和陶瓷制品出海贸易,也能引来海外客商的货船。
黑水入海口处的码头,也可以有同样的功用,因为是在黑水国对岸,是一条子土地。
也计划在入海口处建立一个罐头厂,专门取海产品做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