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请教强国之策 (第2/3页)
拒她,南羌国皇家秩序开始步入正轨。
大公主立威了,朝廷上也没有人公开反对她了。
……………………
过了半个月,因为大公主看自己雷厉风行的毙掉了四个人,她的地位是稳固了。
几个一开始拿她不当回事的重臣都被杀,一开始跟着他们起哄的,现在也都噤若寒蝉,已经没有了再敢和她顶嘴的了。
还有他们的党羽,在朝堂上三缄其口了,她看其余的小猫两三只再也不敢炸毛了,也就不接着对他们下手了。
可南羌国国力衰弱,连皇家都入不敷出,直接的原因,是国家土地都集中在了大家族手里。
那些大臣的官位,都是世袭制度的,连他们家族族长的位置也世袭。他们经过几代连续的占据着官位,就有了自己的圈子,外人是很难融入进去的。
他们手中积聚了大量的良田,占国有土地的百分之三十以上。
其余的土地,都在大小地主的手里,在农民手里的部分,只有不到百分之二十。
其余还有商业,几乎也被大家族垄断了,大臣和税官互相勾结,做买卖税官也参股,导致皇家税收被截留大部,以至于皇宫翻修宫殿都缺钱。
大公主困惑的是,她想不出什么办法的强国,对大德国的了解也有限,就不知道这个邻国怎么这么富有。看看春江城的百姓,无论是住房还是衣着,都不是他们南羌国百姓能比的。
看大德国富裕,她们也想学习,不能长途跋涉去大德国京城找女皇请教,只能是来到了镇南关,让张亮发报求助女皇。
因为大德国现在是富有的,也是在最近几年强大了的,她是在寻求成功者的经验。
女皇看她想让自己给她出主意,其实他自己也没有什么主意,大德国一开始人民也是生活困苦的,后来的有所改善了,就是没收了前官员和大地主的土地,把土地均分给了穷人,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各家的土地如果不多,还可以自主的开荒,第一年如果开荒够了一亩,皇家给半个金币的开荒补贴,开荒多了补贴也就多给。
随着土地的增加,农作物品种的多样化,基地工厂区几次扩容,对内对外商业的兴盛,东西南北交通的便捷,国民才慢慢富起来了。
后来,是她作为统筹全国的总裁,通盘考虑强国之策,力主发展工业开疆拓土的。
但后面这些就不能拿给大公主听了,她也不希望有个强大的邻国,南羌国百姓富裕一些就很好了,犯不着再告诉她们发展工业。
如果南羌国国力军力强过了大德国,对大德国国家安全产生了威胁,那就得不偿失了。
别的不说,就大德国的镇南关外面,还占着他们的一个大郡的地盘,那可是千里方圆富得流油的地方,他们肯定是当成了眼中钉肉中刺了,日思夜想的要夺回去。
想到此,她就告诉了女兵和报务员,把黑水国皇帝的强国之策,让手下的女兵整理一下,报务员拍发给大公主。
这个是有黑水国的成功案列的,他们的皇帝实践过了很好用,可以给大公主作为参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