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一十四章 百年之前陈丹鼎,封号念头,少年武圣?铸不世根基之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一十四章 百年之前陈丹鼎,封号念头,少年武圣?铸不世根基之法! (第1/3页)

    北沧,诸侯府。

    看着那江阴府下辖的‘安宁县之景’,逐渐平息落幕。

    秦阀之主,一代巨擘秦百盛,望向首位陈玄雀,盯着他拍于案桌之前的匾额题字,陡然开口:

    “诸侯主,一座新生的‘神府’,其中干戈不小。”

    “王玄阳,不过是刀道祖庭分崩离析之后的一脉而已,上下三代,只有区区数人。”

    “而外道千万人口生灵,想要教化、融入大玄,非是一朝一夕之事。”

    “他一门上下,可用之人寥寥无几,你要叫他镇压神府,主持大局,由‘流派’晋升‘真宗’.”

    “是否太过儿戏了些?”

    “就算你与他门下的门生有旧,在此大事面前,也应择一门阀召集拥趸,前去稳定局势。”

    “如若不然,一旦神府生乱,甚至有周天神圣不管不顾,要打出界门.”

    “这担子,谁来背负?”

    眼睁睁看着陈玄雀偏袒季修一脉。

    这位秦阀之主表面波澜不惊,但心中却已隐生不愉。

    丹山高氏、天水剑宗是主动靠拢秦阀的,这两方势力若是站稳脚跟,就能叫秦阀的威望再添一筹。

    结果却因为今日这一茬,落了面子。

    众目睽睽之下,这位诸侯主是一点颜面都没给他留,秦百盛能坐稳到今天,也不是等闲之辈。

    至于陈玄雀与季修对话之时,曾语焉不详提及过的‘那位’,他虽不知晓其到底何来历,但境界、地位到了他这种层级,不管是天大的来历,都已唬不住了。

    只是左右不着痕迹的扫视了眼。

    宇文阀、独孤阀的两家投影而来的‘存在’,在充当看客之后,便随之开了口:

    “秦阀主言之有理。”

    “大玄开设藩镇,镇压一州,但秩序平稳,荡涤外道,这么多年,我六阀五正统功不可没。”

    “如若非要开设新府,叫那所谓的‘天刀真宗’作为驻守镇压之宗,那么”

    “军、政之权,还请叫一方门阀、一方正统出身的府官,前去领命任职。”

    “要不如此大的担子,叫一个满门上下不过寥寥数人的半吊子真宗,便直接占据,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军、政。

    陈玄雀瞥了眼这两位身影忽明忽暗的阀主,轻嗤了一声,似笑非笑。

    他是司掌北沧的封疆大吏。

    但秦阀,却是玄京‘白玉京’中,某位封王者派遣而来,于这块浩瀚疆土之中扎根的大世家,据今已有百余年。

    而那些个大阀主们

    每一个,都不简单。

    骤然开口的宇文阀、独孤阀。

    前者‘宇文阀’,乃是取代了十方天柱之一‘刀道祖庭’的那方才立百载的新天柱扶持,背景通天。

    后者‘独孤阀’更是世代与水君府交好,听说最近还要于龙君宴上,缔结一纸婚契,叫两家更加同气连枝。

    这些家伙们一个个的.

    背后的手不是来自‘白玉京’,就是天柱,亦或者其他复杂势力,根深蒂固。

    而且一个个眼里看的、望的,无不都是他屁股底下坐着的这一张‘诸侯主’位。

    自己此前决意卸去‘北沧诸侯主’,不再统御这一州藩镇,这些得到讯息的家伙,就跟打了鸡血一样兴奋,暗地里的小动作不断。

    但陈玄雀心中清楚,他此行前去,乃是走上一条‘复辟’的荆棘道路,注定艰难,而那位的支持者,也是寥寥。

    但自己这一脉,自古以来都是大玄宗庙的拥趸者,和这些家伙注定水火不容。

    不管成功与否。

    这张位子天然就不能留给这些门阀、正统,要不日后必定倒行逆施,与姜人主为难。

    所以他选择了‘北沧侯’萧平南。

    而且早在曾经,就奏请玄京,在立下赫赫功勋之后,为他加上了‘北沧’为侯号。

    哪怕有玉寰谢氏施压,陈玄雀依旧置若罔闻。

    看着这些人一个个眼里满是算计、谋利,陈玄雀心知肚明。

    自己这一去。

    北沧怕是顷刻之间,就得四分五裂,割据不断。

    但姜人主之事事关重大。

    他动用了所有的关系,才谋取了那自百年前,便鲜有人臣能够善终的‘六阁’一席,这一趟无论如何,都是要走的。

    就是不知北沧侯萧平南

    能不能管得住这个烂摊子了。

    而面对这些阀主一并施压,毕竟是平添一府,那千万户神道生灵不是儿戏。

    一个不好,是会酿成大灾的,州里于情于理,都应派遣府官、州卫驻扎,不过区别就是派遣哪一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