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这一网的收获 (第2/3页)
黄,划水时像镶了道金边,在网里挤挤挨挨的,凑在一起竟有种热闹的喜气。
这鱼不仅看着喜人,吃起来更是鲜嫩。
杨大婶说,红瓜子最适合清蒸,不用多加调料,只放点姜丝葱段,蒸出来的鱼肉雪白细腻,筷子一戳就能分开,入口带着股清甜,连鱼骨缝里都浸着鲜美的汤汁。
要是赶上新鲜的,裹点面粉下油锅炸,外皮酥得掉渣,内里的肉却嫩得流汁,连二丫这样的孩子都能一口气吃十来条。
这会儿网里的红瓜子还在蹦跶,有的尾巴一甩,溅起的水花能打到人脸上。
二丫数得不亦乐乎,时不时抓起一条放在手心,那鱼在她掌心里扭来扭去,滑溜溜的像块活的红玛瑙。
“这红瓜子够咱们吃好几顿了。”杨大婶笑着把渔笼往高处挪了挪,免得被涨上来的潮水淹了,“剩下的晒成鱼干,等你们走了,给你们带一些。”
林宇看着网里密密麻麻的红瓜子,忽然觉得这小个头的鱼比大青龙更让人觉得踏实。
它们虽不成气候,却胜在数量多,不管是自家吃还是拿去镇上卖,都是笔实在的收获,像这红树林里的日子,不张扬,却处处透着丰足。
几人正埋头分拣渔获,手指在滑溜溜的鱼身上翻飞,红瓜子被扔进竹筐,石斑鱼、海鳗分门别类装进渔笼,动作麻利得像在进行一场无声的竞赛。
淤泥溅在裤腿上,咸腥的海风裹着鱼鲜味儿扑在脸上,谁也没闲着。
“妈,咋是这个鱼?”二丫突然尖叫一声,手里捏着条鱼直跺脚,声音里带着惊惶。
“你这孩子,大呼小叫的......”杨大婶正把一条海鲈鱼扔进桶里,话没说完就转头看去,等看清二丫手里的鱼,后半句硬生生卡在喉咙里,眼睛“唰”地瞪得溜圆,手里的鱼“啪嗒”掉回网里都没察觉。
那鱼足有半尺长,浑身披着金灿灿的鳞片,像被熔金镀过似的,在阳光下闪得人眼晕。
最奇的是它的背鳍,张开时像顶华丽的王冠,边缘镶着圈胭脂红,肚子是柔和的乳白,从脊背到腹部,金色渐渐晕染开来,像幅渐变的水彩画。
更绝的是尾鳍,上面布满了不规则的黑色斑点,游动时像拖着片缀满星辰的金纱。
“呀,这是金菠萝?”
杨大婶的声音都发颤了,她这辈子在海边讨生活,只在老渔夫的故事里听过这鱼。
金菠萝,学名叫波纹唇鱼,是南海里的稀罕物,因通体金黄、鳞片像菠萝表皮的纹路而得名。这鱼不仅肉质细嫩,更因数量稀少而金贵,据说一条成年的金菠萝,在镇上能卖出天价。
林宇和柱子也围了过来,看着二丫手里的鱼,都倒吸一口凉气。
那金菠萝似乎受了惊,在二丫手里扭了扭,金色的鳞片反射出细碎的光,竟把周围的红瓜子都衬得黯淡了几分。
“这网咋能捞着这宝贝?太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