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还说你不是那边的代表 (第2/3页)
要稍微差一些。”泰勒斯抿了抿嘴,“目前主要业务是石材、钢材等,煤炭的吞吐量并不大,还需要等青山电厂二期,南丫岛火电站建设好之后才行,而建筑行业最近进入寒冬,所以……”
“嗯,我知道了,没事,建筑业很快就会重新进入发展高峰。”王耀堂稍微提点了句。
参加了这么多座谈会,未来将要开多少工程没人比他更清楚,到时候所有材料都要走屯门港口进行转运,那些沙石、水泥、钢材并不能直接送到填海工程、海底隧道这些地方,因为没有足够深水的泊位,所以只能先送到屯门储存,然后用中型接驳船转运。
单单看每天货量吞吐的报表,就知道哪个行业要起飞,利用这些信息在股市上就能大赚特赚。
这就是码头,真正盈利都在场外。
信息差就注定了普通股民永远都是韭菜……
听了一番回报,王耀堂心情大好,四海港务现在算上是香港有数的港务管理公司了。
这边港口的问题处理完,华润那边也完成了新的外贸进出口公司的组建,总部还是设在香港,分部设在狮城。
老家在行动效率这一点上是真的冠绝全球,完全不需要像是西方国家那种屁大的事都要啥也不懂的吸血鬼老爷们讨论的环节,也没有哪些国际大公司内部派系勾心斗角互相下绊子的可能,一道行政命令下去,班子组建,人才汇集短时间内就能完成。
至于经验问题,完全可以干中学。
有王耀堂这个外方盯着,一些行政弊端也可以避免,不说完美,但也是极限了。
‘受邀’参加公司成立庆典,台上王耀堂与罗文华小声说道:“新公司成立,为让大家尽快熟悉一下国外环境和新同事,我提议搞一个考察·联谊活动,地点就定在暹罗的芭提雅吧,费用我私人赞助,罗总看怎么样?”
“这……当然好。”罗文华笑的很是灿烂,这年月出国考察可是个香饽饽,放在手里能当不少人情的,“公司出钱吧,怎么能让你私人出钱。”
“那就走香港矿务的账目。”王耀堂抬手压在罗文华手上,“都是股市上来的钱,是肯定要花掉的,怎么花不是花,白花花的银子总不能给股民了……”
“不能养成他们不劳而获的坏习惯!”说着王耀堂挑了挑眉毛。
罗文华嘴角抽了抽,神特么不劳而获!
在香港这么多年他当然对股市有足够了解,都是你这样的人,香港股民真他妈的有福气啊。
以后绝对不让家里人碰股票,一点都不行,这帮资本家太畜生了。
“那就谢谢矿务公司的赞助了。”罗文华哈哈一笑。
“小事。”王耀堂一脸豪爽地摆摆手,“芭提雅市长、警察局长都是我的人,整个旅游城就是我开发的,那就是我的地盘,完全不用客气,放开了玩!”
罗文华忍不住暗暗搓了搓牙花子,什么叫市长是你的人?
老家不准许有这么牛逼的人!
哦,是东南亚国家啊,那就没问题了,我中华男儿扬威海外,理所当然!
“马来半岛上普吉岛也被我拿下了,现在正在整顿,芭提雅玩腻了就去普吉岛,未来几十年的咱们华润的外国考察我王耀堂包了。”
罗文华笑着竖起大拇指,当然不能让王耀堂花钱,华润不缺这点钱,但这话听着足够漂亮,让人开心。
考察·联谊活动的消息通知下去,现场立刻掀起一阵热烈掌声,特别是听到可以带家属之后,掌声就更加热烈了,一副要把房子都掀翻的架势。
庆典结束第三天,王耀堂直接包机送人去了曼谷,玩了两天之后又转去芭提雅,公司提供货币兑换服务让他们出去消费,按照官方汇率来的,完全就是福利了。
钱其实没多少,可砸下去的效果却十分显著,吃了王耀堂的,干活的时候当然要更用心,与大厂矿务局那边对接之后立刻开始全面采购。
这可不是后世需要什么材料网络上一搜就知道,当下的情况是部里都搞不清楚每一个企业具体能生产……
毕竟太多了,部里才多少人啊,怎么可能都记得住,哪怕是查资料都不行,资料更新速度很慢。
这时候就需要一家专门做渠道的公司了,华润!
依托华润掌控的国内的采购渠道,大量的基础建材和设备短短一周时间就完成订货流程。
不要觉得很简单,实际上不单单要考虑厂子是否能生产,还要考虑产能多寡,质量品控,是否能最快提供,距离港口是否更近等等问题。
好的渠道能第一时间拿到货,质量稳定,最快送达,而不行的渠道公司,即便找到了厂家最后拖拖拉拉问题一大堆,损失难以估量。
后面还有发货问题,车皮、货船,如何调配更早送达,这都是门道,这时候非华润不可。
华润是成立后最早的‘红央’之一,在对外经贸领域扮演的是承上启下的核心角色,既是计划时代外贸体系的‘总枢纽’,也是改开初期市场化转型的‘试验田’,其垄断性总代理地位自 1952年起,是指定的在港澳及东南亚的唯一总代理,直至 1983年改组为集团公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