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九十五章:王耀堂平等地看不起一切外国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九十五章:王耀堂平等地看不起一切外国人 (第2/3页)



    这帮律师嘴皮子确实厉害,但也确实不了解老家的情况,别人说他们也不会放在心上,只能是王耀堂给他们说,如此一来到了北面再与工厂、街道的配合时才能事半功倍。

    而且,这次北上,王耀堂还给他们配备了不少礼物,只要签合同就送自行车,职级高还可以送‘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洗衣机’这些大家电,就不相信这么多东西砸下去,还搞不定这些人的心。

    这些物资别人搞不到他却不难。

    这些年在景栋、腊戍的生意收了不少RMB在手里,同时广州电信、珠海石矿,珠海火电厂,鹏城服装厂也陆陆续续赚了好多RMB积压在银行。

    他也懒得走门路兑换成美元了,没必要,这次准备全都投入到录像带生产厂上。

    两天后,这批律师带着工作组过关到了鹏城,随后汇合这边的人和物资开始挨家挨户拜访,每次都弄出不少声势,被工厂街道带着爱国港商敲锣打鼓拿起旗帜上门邀请,一下就成了左邻右舍人人艳羡的对象,面子是真的赚的足足的了。

    当然,人也被架了起来。

    真的是里子面子全都有了,这种全方位的攻势下,挖人不说百分百成功也差不多了。

    一时间大家争相传扬,最近一段时间成了七大姑八大姨第一大八卦,短时间就形成了一股攀比之风,没被人找上门的人都觉得落了面子。

    凭什么他被人找上门我没有?

    怎么着,这是认为我技术不行?人品不行?

    弄得最后厂里还要出言安抚,但没办法,上上下下都答应出去,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在太平洋和宇宙挖人顺利,在更杭城和大连那边就不那么顺利了。

    别的不说,太远了!

    万里迢迢啊,坐火车都要五天时间,有种一旦去了这辈子可能都没机会回来的感觉。

    当然,给这批人开出的条件也确实好,特别是大连这边的一个的生产车间主任邓勋,人家是正科级!

    对这种人,王耀堂直接拿出砸钱大法,给房子,送车子,月薪5000,签字费5万!

    整整50捆大团结摆在面前,码出一个小山,散发着浓浓的金钱味道,一时间邓家人呼吸都开始急促起来。

    倒是邓勋本人,表情变换几下就缓过来了。

    又不是没见过钱,家里的现金就不止这个数……

    别问是怎么来的,那就不礼貌了。

    眼看人还沉得住气,律师用蹩脚的普通话说道:“我们的诚意邓同志是能感受到的,王生在上面是挂了名的,这也是上面的一次合作尝试,来了公司后邓同志的社会地位只会更高不会更低。”

    “老板是华人,公司现在虽然是要依赖小鬼子的团队,但早晚是要交到咱们自己人手里,邓同志起步就高,是最有希望后面掌控整个公司的人,公司一期年产值就能超过3000万美元,到时候是可以直接跟省里对话的。”

    “大连磁带厂同样能跟省里对话,年产值上亿RMB。”邓勋沉声说道。

    “我没有别的意思,实事求是的说,邓同志四十岁了,机会不多了,在磁带厂没机会走上去。”

    邓勋嘴角压了压没有反驳,厂子之前找他谈话时,他就知道自己没机会了。

    这种被人排斥的感觉很不爽。

    他性格比较强硬,管理严格,推崇投入研发,追求新技术,与厂里那些保守派很不对付。

    开发新技术投入大不说,还要改进设备,成功了只有少部分力主推动的能有功劳,但失败了厂里所有人都要吃瓜落,所以厂里领导层大部分是想保持现状的。

    特别是年纪大的那些人,过不了几年就要退休了,安安稳稳的对他们比什么都重要。

    产品供不应求,瞎折腾什么?

    下面的工人也不愿意,新的旧的又如何?

    工资不还是一年涨那么十块八块的,新的还要重新学习,还要加班,瞎折腾什么?

    但少壮派干部却知道这里面弊病,他们距离退休还有十几二十年,到时候这帮老逼登退休轻松了,他们怎么办?

    奈何,权利在老逼登们手里。

    当然,这跟家里有很多现金没什么关系。

    人都是复杂的,他野心很大……

    “你们真的愿意投资搞研发,而不是拿着小鬼子的技术一直吃?”邓勋沉声问道。

    “这点您放心啦。”说起这个律师就来了精神,探身过去压低声音,“老板王耀堂先生可不是好……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之前给你看的那册报纸和照片是正面的,我给你说点不能上报的东西……”

    邓勋有些愕然,你刚刚想说的是‘不是好人’吧?

    卧槽,这都什么人啊!

    “王先生是‘黑涩会’出身。”

    邓勋眼珠子一下瞪大了,猛地起身,脸上闪过一丝慌乱,“这,这,你们,你们先回房间去。”

    把家里人赶走,邓勋这才重新坐下。

    “邓同志不用这么小心,这些事情在那边都是公开的了,那边情况与老家不同,王先生早就上岸了,名下有一家公司叫保护伞安全防务公司,一千七八百人,都是老家退役的寸头,海陆空三军都有啊,海军好几艘战舰,导弹舰啊,这两年跟安南军方在海上打了好几次,还都打胜了,在香港港督都要看王生脸色啊……”

    “王生他老人家最是强硬了,平等地看不起一切外国人。”

    邓勋表情扭曲,什么特么叫海陆空都有?

    私人能有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