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好的出兵时机 (第3/3页)
站在自己这边的,只要他得知怒江水师是奉了虞飞海之命,故意匿战不出,那就是灭门之罪。
虞飞海毕竟不是傻子,指望他和依然效忠于定北侯府的将领。
宋持身决定,不在后面浪费时间,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战场,与卢啸远会合。
他们会合之后,足有二十万大军,就算是打一场硬仗,又惧怕何人?
……
宋持身的想法不错,但他从来没有在第一线战场跟北蛮铁骑,还是太低估了骑兵对于战场的“支配”能力。
他的大军皆为步军,离战场还有三四十里,便不可能瞒得过北蛮军的探马。
而以于天承的用兵,绝对不可能坐视他们真的冲到主战场,与已经疲惫不堪的卢啸远会合。
他冒奇险,分兵强行击溃了其他方向的援兵,更多的城池守军闻讯掉头就跑。
周围能支援的兵力,就只有宋持身这一支。
看起来他们兵力极多,但对于北蛮铁骑来说,反而更“简单”了。
打赢两场决战!
宋持身的大军还在行军过程中,就遭遇了北蛮铁骑的强行突袭,前军溃散。
而他的身边虽有将领,却无法快速把中军的军令传至前军。
宋持身又是愤怒又是心痛,最后只能只从将领的建议,把前军舍弃,由中军开始集结,组成紧固的战阵。
这样做,可以避免前军的混乱波及后军,只是如此做还是让宋持身心痛不已。
那可是舍弃了自己三分之一的兵力啊!
而他们甚至还没有赶到正面战场,能让他觉得安慰的是,自己面对的北蛮铁骑绝不是一支小部队,只要顶住他们,等于是帮卢啸远大大减轻了压力,跟合兵一处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于天承其实也不好受。
他可以冒险分兵,一举击溃万余的支援兵力,但是此时出现在战场的可是一支十万规模的大军!
大梁军真的是被他们逼急了,竟然把最后的兵力也调到北疆,这是要跟北蛮人拼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