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43章:私人订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43章:私人订制 (第3/3页)

己的眼睛。

    这笔钱也成了小作坊的第一桶金。

    直到冷秋月大四毕业,时间来到了一九八九年,冷秋月的小作坊已经初具规模,除了景雪萍还有另外两名女裁缝,每个月能手工缝制出十几件高档旗袍,如果碰到款式复杂的,三个人要花半个月的时间进行刺绣裁纸,所以每年能出口的旗袍也不过二百件左右。

    好在冷秋月承接的是高档旗袍,每一件旗袍都价格不菲,有些手工款式繁琐的,一件能卖到几千美元。

    类似于后来的私人订制。

    其实说起来冷秋月能够打开高档旗袍这个销路还多亏了施玉兰。

    冷秋月大二下学期的时候参加了一次由外交部组织的中外文学交流活动。

    当时冷秋月受施玉兰的委托给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作家做翻译。

    为了展示中华传统,冷秋月提前打电话给冷建国,询问景雪萍能不能用闲置在仓库的那些丝绸做一件旗袍。

    景雪萍一口就答应了,询问了冷秋月的三围后,她选了一匹月牙白颜色的丝绸,用了十天的时间手工为冷秋月赶制出了一件旗袍。

    那件旗袍穿在冷秋月的身上,在那次中外文学交流活动上,冷秋月可以说是惊艳全场。

    当时有一位东南亚华侨询问冷秋月身上的旗袍是从哪里买的。

    冷秋月当时正在筹办创办贸易公司的事情,于是说是自己公司的员工亲手缝制的。

    那位华侨满脸惊喜,当即就与冷秋月交换了联系方式。

    冷秋月就是借助这位华侨慢慢的将自己的纯手工高档旗袍打出的名气。

    但之前两年冷秋月还在读书,所以哪怕开办了贸易公司依旧有些小打小闹,如今她终于毕业,那自然要准备大干一场了。

    拿到毕业证的第一天,冷秋月就请了公司的三位员工吃饭。

    包间内,冷秋月主动替三位员工斟满了酒。

    景雪萍连忙道:“东家,下午还有个活没赶出来呢,这喝了酒眼睛会发花的。”

    冷秋月按下了她的手,笑道:“今天下午咱们放假,要商量大事。”

    三位员工,除了景雪萍,其他两位都是将近五十岁的老裁缝了。

    听冷秋月这么一说,连忙抬起了头认真听着。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