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挟帝云龙门 (第3/3页)
等待一切结束的时候,她仿佛听到了一曲前所未有的舞曲,令她目眩神迷。
当察觉到这种快乐的时候,羊献容悄悄打量着一旁的刘羡,脑中回忆着他的种种传说,一些念头在脑海萦绕,不禁手理鬓发,心想:这真是位能带来腥风血雨的男子。
走出太极殿,登上车舆,一行人经东中华门往东走去。可以看见,此时的洛阳宫已经彻底脱离了寂静,此时不止是西面的宫门陷入火海,也可以听见东面禁军将士们向云龙门聚集的喧哗声。越往东走,可以看到皇宫内各处的将士犹如涓流汇聚般前来。
沿路宫门处守卫巡逻的将士,此时已经得到了长沙王的军令。因为不清楚司马乂的胜算,他们本来还有所犹豫。但此时看到黄龙旗在上,皇舆出行,皆不禁大惊道:“天子这是要御驾亲征?”这还是他们从未想过的情景,虽说脑中的犹豫仍然没有消退,但本能已经促使他们跟了上去,护卫在天子车舆左右。
于是,当刘羡护卫在车驾前,一路行至云龙门前时,身边的卫士已经由不到百人膨胀到上千人。
此时的云龙门前,大部分宫中侍卫已经汇聚起来,万余人聚集在门前,犹如密密麻麻的蚂蚁。他们也正在交头接耳,为这突发的情况而议论纷纷。等到皇舆驶入眼前时,他们皆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言语,继而回头西望。眼见皇帝与皇后都立在皇舆之上,不知是谁开的头,也不知是什么理由,当一个人开始欢呼后,成千上万的人们开始跟着朝天欢呼。
不管当今的天子是何等的德不配位,但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天子即是神灵,天子即是天命,他是千万生灵的主宰,亦是奇迹与伟大的化身。故而当他们目睹到天子的时候,便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一种激动与感动,相信自己获得了造化的垂青。
而面对如此多的青睐目光,即使迟钝如司马衷,也难免有所触动,他回忆起父亲对自己的教导,努力地挺直身躯,露出不太自然的微笑,试图展现出并不存在的威严,朝着人群挥手。
羊献容的表现倒好上很多,她立在皇帝身后,即使穿行于千军万马中,也面不改色。借着身上的华贵服饰,与其清丽的样貌,可谓尽显雍容气度,总算为天子添了几分皇家威仪。
等刘羡领着两人登上云龙门楼顶,司马乂率领各军官旧部,已经在此处等待多时了。他先见面向天子与皇后行礼,而后向刘羡问道:“沿路有无意外?”
刘羡笑道:“一切皆如事先预料。”说罢,便将已经盖印的奏表递给司马乂。
“好!好!好!”司马乂的喜悦溢于言表,竟连叫三声好,他接过奏表,再阔步行到云龙门的顶端,众目睽睽之下,他展开奏表,当众朗读一遍,而后展开表文,向所有禁军军士公示表文的玺印,以示得到了天子应允。最后他拔剑出鞘,振臂高呼道:“杀贼!杀贼!”
禁军将士随之高呼:“万胜!万胜!”呼声席卷雪夜,经久不息。
此时距离政变开始,仅仅过去了半个时辰,司马乂成功获得了宫卫禁军的军权。
但这仅仅是个开始,司马乂随后与刘羡商议道:“我已经派人去关闭皇宫的所有宫门,且遣使去通知宣武场的外军诸将。算算时间,齐王那边应该着急了。府君,依你看,他会用什么办法破局?”
“既然他失了先手,用什么办法也晚了。”刘羡手抚剑柄道:“让他们打他们的,我们打我们的。殿下,现在大义已经在我们一方,只要我们护卫陛下,打退他们的锐气,胜利就必然是属于我们的!”
听闻刘羡此言,众人皆是精神一振。他们往西宫望去,在双门仍未停息的烈火照耀下,依稀可见大司马府的轮廓。那里同样人声鼎沸,将士云集。
刘羡说齐王必败,当然是安抚军心之举。任何战争,都不可能存在必然的胜利与失败,因为人的生死,终究把握在自己手中。哪怕对于反应迟了一步的司马冏,也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