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八章 渐生嫌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八十八章 渐生嫌隙 (第3/3页)

    只是去了之后谈些什么呢?当年鸿门宴上,高祖刘邦卑躬屈膝,无非是为了缓和与项羽的关系,暂避锋芒。所谓批亢捣虚,形格势禁,等拖到项羽离开关中后,他再横扫关中,一展宏图。

    那自己该要的也就很明显了,无非是一个离开朝廷的机会罢了。眼下,无论是从自保还是从自立的角度来看,都不得不和司马乂谈论这个问题了。

    想到这里的时候,诸葛延也说道:“分则两利,合则两伤。长沙王是个聪明人,只要讲清楚这个,对于两边都是好事。”

    恰逢河北那边卢志派来信使,抵达到河塬大营,说要与朝廷议和。刘羡便借着这个时机,继续向荥阳传信,声称他将与河北使者一同抵达荥阳。但由于河北方面再派援兵,声势非同小可,他麾下将士不敢妄动,仍将留在河塬大营,以作提防之用。而和索靖等人稍作交代后,在蟒口大战结束的第四日,刘羡与使者一同踏上了荥阳之路。

    返程的时候,风雪还没有停,只不过从前日的大雪转为了小雪,空中点点雪屑,聊胜于无。但积雪已经很深了,田陇之间,足以没过人的膝盖。策马踏雪其中,为积雪压折的树枝满地都是,偶尔一两只觅食的狐狸或者貉子穿越其间,在雪原中一闪而过,使得见者顿生孤寂之感。

    使者见此情形,不由低吟道:“朔风凋碧树,素野俨茫茫。”

    他随即转首对刘羡道:“又是一年冬天啊!怀冲,你我都不年轻了。”

    卢志派来的来使不是他人,正是广武将军王敦。去年王衍北上,他随王衍一起投靠了成都王,在邺城颇受重用。此时卢志欲要谈和,便看中了王敦驸马都尉的身份,让他来负责两王间的调停。

    刘羡和他是自东宫认识的老相识了,平日里也经常一起参加聚会,关系算是不错。此时听到王敦感慨,刘羡莞尔一笑,说道:“年轻又如何?不年轻又如何?”

    “年轻时蹉跎岁月,还可以有个指望,年长时夙兴夜寐,也不知道路在何方。”王敦轻捋发鬓,看着头发上的银丝,徐徐道:“壮志难酬啊!陆士衡一着不慎,被卢子道作为和谈的代价,覆灭全族,何等唏嘘!但陆士衡好歹还能有统军领兵的机会,可放眼天下,又有多少人空有抱负,直到老死,连施展的机会都没有啊!”

    刘羡已得知了陆氏灭族的消息,无论曾经有多无法释怀,但这个结局都足以让他沉默。但王敦的话语同样也让他引起共鸣:是啊,自己已经不再年轻了,十数年的宦海沉浮,积累人脉,足够自己施展抱负了吗?

    回答自然是毫无疑问的,他从来不是走回头路的人。

    而回到王敦身上,刘羡则有些好奇,他问道:“处仲有何抱负?平日怎么不见听闻。”

    王敦却极为洒脱地挥挥手,笑道:“我现在不过是个闲人,说什么抱负,凭白惹人嘲笑。若等有朝一日,我能一鸣惊人,你自然就知道了。”

    他突然反过来问刘羡道:“怀冲,你要不要来北边?”

    刘羡闻言一愣,随即明白过来,王敦是邀请自己加入征北军司,他哑然失笑,问道:“我为何要来北边?”

    王敦手指南方荥阳处,放声笑道:“哈哈,你能瞒得过我?现在的中原,你怕不是待不下去了吧。来河北,大将军说,可以让你当大都督!”

    对于司马乂与刘羡生出间隙一事,征北军司最为清楚。若能借此机会,将刘羡招揽至麾下,等同于废除司马乂一臂,这自然是卢志与司马颖乐见其成的。

    刘羡却失笑了,他对王敦微微摇首,说道:“替我多谢大将军的青睐,但我根基扎在此处,恐怕不能轻易离开。”

    “根基?”王敦皱起眉头,思索片刻后,似懂非懂,见刘羡不愿解答,他也不再多言。但在抵达荥阳后,他到底明白了刘羡的意思。

    得知刘羡抵达荥阳的消息后,不须任何军令,军中便有数千名将士,冒着风雪到县外前来迎接。而远远望到刘羡策马的身影以后,不待刘羡多言,数千人蚂蚁般围上来,簇拥在刘羡身边,他仅是一招手,上下一片欢腾,皆山呼“万胜”,唿哨鸣镝之声不绝于耳。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