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章 骄傲再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十章 骄傲再现 (第2/3页)

提下,真诚是奢侈的事物。

    故而说了半天,两人还是在说些无关紧要的话题,相互打着谜语和机锋,无非是司马乂说得多些,刘羡说得少些罢了。

    刘羡先问司马乂道:“殿下,现在南方情形如何了?”这几日他闭门谢客,对最新的形势都有些不了解。

    而提起这个话题,司马乂也叹了口气,说道:“一言难尽,有好有坏吧!”

    在洛阳禁军同时抵御西军与北军的同时,南方的战事也同样在持续。

    荆州刺史刘弘斩杀了李辰之后,可荆州的乱军尚未完全平定,四处仍有流民作乱。亟需用政治手段进行招抚治理,在流民没有彻底安顿前,刘弘恐怕无力从荆州抽身北上。

    扬州方面的形势还是很坏,复汉军的石冰几乎占据了整个扬州,在李辰失败后,他派兵接过神凤天子,继续率军北上,兵锋直指徐州。好在寿春有异军突起,都督刘准上书说,他部将中有名叫陈敏的后起之秀,文武双全,屡屡向自己献策,联络江东人物,集结兵力物资,颇有成效。有陈敏抵御石冰,便成功将复汉军遏制在淮南一带。

    而受复汉军的影响,益州的流民乱军可谓起死回生。本来在益州、荆州、征西军司的三路夹攻下,雍秦流民几乎已在灭亡的边缘。但随着荆州大乱,河间王出兵弘农,三路敌兵去了两路。流民军的李雄所部,趁此良机,借着投降为名,突然偷袭荆州军,将其打得大败,继而乘胜扩张,重新恢复了李特生前的疆域,与罗尚对峙于成都。

    总体来看,国家虽然收复了荆州,但是益州的形势又重新败坏,其中得失如何,真是一个难以评述的问题了。

    介绍完南边的形势后,借着这个由头,司马乂问刘羡道:“府君何时可以病愈复出?现在公务繁忙,朝廷刚接手豫州,马上还要去接管兖州,正需要府君这样的栋梁之才,为国分忧啊!”

    刘羡只是微微摇首,道:“民务治政,我比不上灵州公(傅祗),骠骑何必问我呢?”

    司马乂何等聪明,立马就听出了刘羡的言下之意,刘羡仍然是不愿服从自己将其调入台阁的想法,还是想要带兵平叛。

    这并不是司马乂想要听到的答案,这让他有些气愤,可又有些无可奈何,毕竟如今主动权在刘羡手中,他今日一行,本来就是来讨论一个解决办法的。如此思虑一二后,司马乂打算先听听刘羡的意见与条件,就说:

    “那府君到底有何想法呢?”

    不意刘羡轻咳了两声,看了一眼司马乂后,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忽然说起了一个寓言故事:

    “上古时的北海,有一种神兽。它年幼时为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有几千里。待其大,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有几千里;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这是人人都知道的庄周故事,刘羡在这个时候突然提起,略显唐突,他到底想说什么呢?司马乂对此有些茫然,他只好沉下心,听得刘羡继续往下道:

    “待它化形之际,将借天风海运之力,抟扶摇羊角而上,一去九万里,横绝云气,背负青天,然后南飞,自北海飞往南海,又是九万里。世人皆叹鲲鹏之大,遮天蔽日,却不知它为何南飞,殿下知道其中的缘由吗?”

    司马乂当然不知,他问:“是何缘由?”

    刘羡睁开眼睛,一字一顿地说道:“殿下,北海虽大,苍天固广,也只能能容得一鲲,一鹏。鲲幼时遨游在海,鹏振翅于天,自无阻碍。可待其成年化形,两鹏共翔于天,便只有天各一方,永不相见了。”

    此言一出,司马乂面色大变,他霍然起身,一手握住腰间佩剑,两眼死死盯着刘羡。

    话说到这一步,刘羡的故事用意很明确了:他将司马乂比作鲲,将自己比作鹏,两人以前的同盟关系,便是鲲遨于海,鹏翔于天,因此纵横无敌,牢不可摧。但如今最要紧的危机已经解除,司马乂也不复过往,同样成为翱翔九天的大鹏,那两人便不能相容了。要么互相残杀,要么就只有一方离开,结束这段同盟关系。

    可政治上的事情,怎可能说分手就分手?尤其是战争时节,人与人之间,要么是朋友,要么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