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一章 穿越者三件套 (第2/3页)
她语气微沉,继续说道:
“然而,停战带来的压力,并未消散,反而直接转移到了我西漠与黑龙王朝的漫长边境线上。”
“黑龙王朝的‘黑狼骑’主力,以及至少三个万人队的步兵,正在向我边境重镇‘狼吻隘’一带集结,兵力调动频繁,狼烟时起,威胁之意已昭然若揭。”
梁进闻言,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眉头不易察觉地蹙起。
黑龙王朝,这个雄踞北方、民风彪悍的庞然大物,始终是悬在西漠头顶最锋利的一把刀。
其与大乾停战,意味着能将更多的兵力和资源投向西漠。
接下来,关键就在于黑龙王朝此次集结的兵力规模与其最高决策层的意图。
若只是边境摩擦、试探虚实,西漠尚可应对。
但若是黑龙王庭下定决心,举全国之兵大举南下……
梁进虽然不惧一战,但也心知肚明,以西漠目前的底蕴和人口,想要正面硬撼一个完整的帝国,无异于以卵击石。
更何况,黑龙王朝内部,是否也隐藏着如同大乾赵无极那般,超越凡俗、一人可敌一军的恐怖存在?
这一点,始终是梁进心头最大的隐忧。
若真有这等人物,那么西漠的防线,在绝对的力量面前,恐怕形同虚设。
他并非没有准备后路。
青衣楼的势力早已如同蛛网般渗透进入大乾境内,建立了诸多分舵和据点。
万一西漠真的守不住,他退入大乾,凭借手中的力量和积累的财富,依旧能做一个富家翁,甚至暗中搅动风云。
但那是万不得已的最后选择!
放弃这片他苦心经营、视为根基的土地,绝非他所愿。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梁进放下茶杯,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传令边境守将,严密监视黑龙大军动向。”
“若敌人大举进犯,不必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允许他们依托有利地形,且战且退,收缩防线,保存有生力量。”
“西漠地广人稀,贫瘠荒凉,我们要利用纵深,跟他们打持久战,慢慢消耗他们的锐气和补给。”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冷厉的光芒,补充道:
“另外,我之前交给你的那些改良配方,命令星魔海并入的工匠坊,全力加快生产!火药,猛火油,越多越好!”
“要让黑龙王朝的人明白,想啃下西漠这块硬骨头,就算崩不掉他们满口牙,也非得让他们付出血的代价!”
穿越者的优势,岂能不用?
而穿越者最喜欢玩的,不就是水泥、火药和肥皂这三件套吗?
水泥用于筑城固防,肥皂改善卫生提升士气,而火药和猛火油,则是这个冷兵器时代尚未被完全认识的战争之王!
以前他实力不足,不敢轻易拿出,生怕怀璧其罪。
若是在弱小之时,真的将这些惊世骇俗的东西造出来了,也只会被强者抓去酷刑折磨逼问出配方,要么惨死要么沦为强者附庸。
如今他已跻身当世顶尖强者之列,又坐拥西漠,自然要将这些“大杀器”化为己用。
星魔海原本就在道具制造上颇有建树,梁进就曾见过他们使用过类似于烟雾弹、燃烧弹之类的武器,已经可以制造粗浅的火药和火油。
只是星魔海尚未将意识到火药那颠覆性的可怕,也没有将其的价值真正开发。
梁进稍加指点,调整了配方的比例,便制出了威力更强的黑火药与燃烧更猛、附着性更强的猛火油。
这将是西漠对抗强敌的一张重要底牌。
冷幽听到梁进的吩咐,眼中流露出深深的钦佩,不仅仅是出于下属对上级的服从,更带着一种对知识与远见的折服:
“谨遵楼主令!改良火药与猛火油的制造工坊早已全力运转,日夜赶工。”
“世人只知魂玉威力无穷,却不知楼主所创之物,一旦用于战场,同样有横扫千军、焚城煮海之威!”
她的语气带着感慨:
“以前是属下等人目光短浅,坐拥宝山而不自知。”
“若非楼主指点,我们恐怕永远无法想象,这些看似寻常之物,竟能爆发出如此惊天动地的力量。”
梁进微微颔首,示意她不用拍马屁,继续说事。
冷幽整理了一下思绪,汇报下一项:
“此外,与我们接壤的斯哈哩国,近日内斗骤然加剧。”
“执政官别克托别与垂帘听政的太后之间,已从暗中的权力角逐,彻底转向公开的剑拔弩张,双方势力在国都附近频繁调动,冲突一触即发。”
梁进听到这里,目光微凝。
别克托别?
这个名字他并不陌生,斯哈哩国最大的权臣,也是阿依娜的父亲。
此前他一直牢牢把持朝政,太后与小皇帝形同虚设。
如今太后竟敢公然对抗,必然是获得了足以倚仗的力量。
果然,冷幽接着说道:
“斯哈哩国太后不知用了何种方法,竟然寻到了早已退隐二十年的老战神,并成功说服其出山相助。”
“战神在斯哈哩国中威望极高,旧部遍布朝野,他的表态,使得大量中立派倒向太后一方。别克托别如今压力巨大,处境颇为不妙。”
“目前,别克托别与太后的使者,都已抵达寒州城,住在驿馆,都希望能得到侯爷您的支持。”
梁进指节轻轻敲击着桌面,陷入沉思。
斯哈哩国同样是西漠的潜在威胁,其国内动荡,从战略上看对西漠有利。
阿依娜虽与他有旧,但涉及国家权柄之争,个人情谊显得微不足道,更何况阿依娜也无法左右其父的决定。
“让他们先斗着吧。”
梁进最终做出决定:
“我们坐山观虎斗即可。斯哈哩国内斗越激烈,对西漠而言越是好事。”
斯哈哩国的国力若是在内斗之中衰弱了,那么对于西漠来说自然是件好事。
尤其斯哈哩国内斗,甚至可能导致其国内人才流入西漠。
当初的慕遮罗和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