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一十五章 故友重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百一十五章 故友重逢 (第2/3页)

言,不由得再次深深看了一眼那个名叫郜鸿哲的白净男子。

    此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竟能让杀伐果断、威震西漠的镇西侯放下身份,以平等甚至带着一丝缅怀的姿态与之对坐饮酒?

    两人心中充满了好奇与种种猜测,但都不敢多问。

    “小的明白,这就去办!”宝瑞躬身应道。

    “是。”苏雨沫也微微颔首,清冷的目光最后扫过郜鸿哲,随即转身,曼妙的身影很快便消失在熙攘杂乱的人潮之中。

    待两人离去,郜鸿哲伸出双手在篝火上烤了烤,跳动的火焰在他白皙的皮肤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

    他的目光却并未停留在火焰上,而是缓缓扫视着周围这光怪陆离、充斥着欲望与混乱的小镇景象,语气带着一种复杂的感慨:

    “孟兄,你看此地……是否与当年我们初遇时的干草铺,有几分相似?”

    梁进顺着他的目光望去。

    篝火旁,粗豪的旅客在大声划拳、狂饮劣酒;精明的商贩在唾沫横飞地吹嘘着来路不明的货物;远处空地上,有衣着暴露的舞姬在简陋的乐声中扭动腰肢,引来阵阵口哨与怪叫;更阴暗的角落里,赌徒们围成一圈,眼睛死死盯着旋转的骰盅,发出压抑的喘息与狂喜或绝望的呼喊……

    此情此景,恍惚间与他同郜鸿哲展开西漠冒险之旅的第一站干草铺有几分相似。

    他闻言,嘴角不由得勾起一抹带着追忆的弧度,笑道:

    “确实很像。”

    “我还记得,当初在干草铺,身无分文,还是向你借了一匹骆驼,才换来了一杆称手的铁枪。”

    他的语气略带一丝惋惜:

    “只可惜……那杆铁枪,早已彻底毁了。”

    说着,他又饮了一口烧酒,然后将酒袋递还给郜鸿哲。

    郜鸿哲接过酒袋,也仰头喝了一口,被烈酒呛得微微咳嗽了两声,随即脸上露出带着几分自嘲的笑容:

    “我也还记得,那时我刚到西漠,不通此地风俗,还自恃在京中有些才名,以为靠着卖字画就能在干草铺立足。”

    他摇了摇头,仿佛在笑当年那个天真迂腐的自己:

    “结果……非但无人问津,还被人嘲笑是酸腐秀才,差点挨了揍。”

    “每当回想起那段往事,虽觉窘迫,却也觉得……颇为有趣。”

    他的目光变得有些悠远:

    “而我们,也是在那里,第一次遇到了柳鸢姑娘……”

    说到这里,郜鸿哲的视线转回到梁进脸上,语气变得认真而关切:

    “对了,孟兄,不知柳鸢姑娘现在……过得如何?”

    梁进明白他的意思。

    虽然自己刻意断了与郜鸿哲的官方联系,但柳鸢却一直与郜鸿哲保持着书信往来,偶尔也会去定风城探望。

    郜鸿哲必然知道柳鸢在青衣楼内地位很高,物质无忧。

    他所关心的,是柳鸢那颗被血海深仇和复杂执念所填满的内心。

    梁进闻言,脸上那丝追忆的笑容渐渐敛去,化作一声悠长的叹息:

    “就在我准备从大乾京城返回西漠之前,她……向我辞行了。”

    他的声音低沉了几分:

    “她说……她对我,已然无亏无欠。所以,她决定离开,去走一条完全属于她自己的路。”

    “我不知道她具体要去做什么,要去往何方。”

    “若有朝一日,她需要我帮助,我必定鼎力相助!”

    郜鸿哲听完,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

    跳动的篝火在他清澈的眼眸中映出两点摇曳的光斑,那光芒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关切,有忧虑,有惋惜,更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他了解柳鸢的过去,知晓她背负的血海深仇,也明白她性格中的执拗与决绝。

    这一别,山高水远,前途未卜,或许……便是永诀。

    良久,他猛地抓起身边的酒袋,拔开塞子,仰头“咕咚咕咚”连灌了好几大口,仿佛要用这烈酒浇灭心中的块垒。

    辛辣的酒液顺着他白皙的脖颈流下,浸湿了衣襟。

    他将酒袋重重放下,长舒一口带着浓烈酒气的郁气,声音有些沙哑:

    “柳鸢姑娘……外柔内刚,恩怨分明,是个至情至性之人。”

    “但愿……苍天有眼,能佑她此行……逢凶化吉,遇难成祥,最终……能得偿所愿,平安顺遂吧。”

    梁进也默然拿起酒袋,狠狠灌了几口。

    烈酒入喉,带来的不仅是暖意,还有一丝苦涩。

    他虽然早已暗中下令,让青衣楼在大乾境内的所有分舵,密切留意柳鸢的踪迹。

    然而,大乾疆域万里,青衣楼的触角也仅能覆盖一两个州府之地。

    至今为止,没有任何关于柳鸢的确切消息传回。

    她就如同投入大海的一颗石子,消失得无影无踪。

    柳鸢此女,心思缜密,算计深沉,但这皆是被那惨痛的过往逼迫所致。

    诚如郜鸿哲所言,在她冰冷的外表下,确实隐藏着一颗重情重义之心。

    而眼前的郜鸿哲,又何尝不是如此?

    或许也正是如此,他们两个无论经历怎样的变迁,也依然能够保持难得的友谊。

    篝火噼啪作响,两人之间的气氛一时有些沉闷,唯有周围喧嚣的声浪如同潮水般涌来,更反衬出这小小角落的寂静。

    忽然,郜鸿哲转过身子,彻底面向梁进。

    他的目光不再游移,而是直直地、坦然地迎上梁进的视线,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

    “孟兄。”

    他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穿透喧嚣的清晰:

    “你今夜在此与我相遇……可是因为我出现在寒州城附近,担忧我会不识时务,前去上任那‘寒州太守’之职,故而……特来取我性命,以绝后患?”

    说着,他竟主动从梁进手中拿过酒袋,又仰头饮了一大口,随即用手背擦去嘴角的酒渍,脸上露出一抹近乎洒脱的、带着悲凉意味的笑容:

    “若这残生,当真能终结于孟兄之手,我郜鸿哲……倒也算死得其所,并无遗憾了。”

    篝火的光芒在他脸上跳跃,将他原本斯文的面容映照得有些明暗不定。

    比起数年前在干草铺和定风城时的青涩与书生意气,如今的郜鸿哲脸上多了几分风霜磨砺出的坚韧。

    但梁进看得分明,他那双眼眸深处,那份对于理想近乎固执的坚守与执着,却从未因岁月和挫折而有丝毫改变,反而如同被磨砺的玉石,愈发温润而坚定。

    梁进闻言,先是微微一愣,脸上闪过一丝错愕。

    他没想到,郜鸿哲会如此直接,甚至可以说是如此“悲观”地揣测自己的来意。

    但转念一想,他便理解了。

    郜鸿哲出现在寒州城的势力范围内,本身就是一个敏感的信号。

    如果他真的像当年在定风城那样,抱着必死的决心,非要跑去寒州城“上任”,即便他手无缚鸡之力,也足以在西漠掀起一场波澜。

    郜鸿哲不过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之人。

    但他的能量,却很强!

    梁进亲眼所见,郜鸿哲当年拼死去定风城,以一介书生意气对抗秦双禄那群真正的恶魔,却能够引来心怀善念之人冒死相助。

    之后,他在定风城广施仁政,公正严明,更是引得不少武者不计银钱,千里迢迢也要前来忠心投靠。

    他的仁善、他的勇气、他的坚持,能够点燃许多人内心深处对于“光明”和“正义”的向往。

    柳鸢曾一直嘲笑讥讽郜鸿哲是个蠢货,对他的行为充满鄙夷和不屑,但是她却也最终从内心认可郜鸿哲这个朋友。

    从纯粹的利益和统治角度考量,杀掉郜鸿哲,确实是永绝后患、一劳永逸的“最佳”选择。

    情谊,好像往往靠不住。

    利益,似乎才是永恒。

    但是……

    梁进的脸上,缓缓浮现出一抹复杂的苦笑,那笑容中有无奈,有自嘲。

    “郜兄啊郜兄。”

    他摇着头,语气带着几分感慨:

    “你为何……总是要如此看我?”

    “难道在你心中,我孟星魂,就真的已经不堪、冷血到了如此地步吗?”

    郜鸿哲没有立刻回答,他只是默默地拿起一根枯柴,似乎想要添进篝火。

    但手伸到一半,却又觉得或许他已经没必要添加了,于是又将那根柴火缓缓抽了回来,无意识地在手中摩挲着。

    “孟兄身居高位,执掌生杀大权。”

    他垂下眼帘,声音平静无波:

    “很多时候,难免身不由己。”

    “对此,鸿哲能够理解。”

    他抬起头,目光清澈地看着梁进:

    “所以,即便孟兄今夜真有此意,我也……不会怪你。”

    梁进忽然放声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哈——!”

    那笑声恣意、畅快,甚至带着几分狂放不羁,在这嘈杂的环境中骤然响起,显得格外突兀和响亮。

    周围不少人都被这笑声吸引,纷纷侧目望来。

    就连一直保持着淡然姿态的郜鸿哲,脸上那副仿佛早已看透世事、准备好从容赴死的淡然表情也终于维持不住,流露出了浓浓的错愕与不解。

    梁进笑了好一阵,才渐渐止住。

    他用手指着郜鸿哲,语气中充满了某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探花郎啊探花郎,你果然……还是不懂我。”

    “从一开始在干草铺,你就看不懂我。到了现在,你依然看不懂我。”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落寞:

    “所以有时候,我真的很讨厌你。明明什么都不明白,却总是一副自以为洞察了一切的模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