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7章 曹操初战袁本初,关公威震白马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87章 曹操初战袁本初,关公威震白马津 (第1/3页)

    河北。

    却说袁绍闻青州战事不利,怒而收缴高览兵权,令张郃代之。

    一面又定下战策,先命颜良攻打白马,截断济水、濮水。

    以防兖、徐二州联系紧密,联合抗袁。

    这边颜良接到袁公命令,亲自领军攻打白马津。

    时东郡太守刘延,领兵镇守白马。

    颜良乃先登勇猛之将,一经接到命令,便对着白马猛攻。

    刘延据守不住,赶忙向颍川求援。

    一日连发三道求援书,只证前线战事紧急。

    曹操在颍川许县调度,尚未收到前线急报,倒是收到了另外两项急报。

    一则是吕布自汝南领兵北上,前往陈地,为国讨贼。

    曹操闻言,不禁骂道:

    “陈地并非战场。”

    “吾与袁绍交兵甚急,吕布若有心助河南,就该领兵去前线。”

    “反寇兵至陈地奈何,欲趁我交兵北袁之时,劫掠天子耶?”

    尚书令荀彧在旁侧谏道:

    “吕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并无胆识敢劫掠天子。”

    曹操又道:

    “那也不能放任其在陈地朝廷,万一有变,吾与玄德俱受其害也。”

    微微一顿,又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感叹,这吕布到底是真傻还是假傻。

    他们虽然是以天子名义,召吕布起兵的,但你怎么还真跑到天子那里去了?

    吕布该不会以为,我们召他来,是让他保护天子的吧?

    陈国在豫州,只要曹操、刘备在,其他人根本碰不到天子一根汗毛。

    “另一则文书是?”曹操接着问。

    “汝南有变!”

    当荀彧说出这个消息后,曹操又是为之一惊。

    “袁绍煽动刘辟反叛,汝南大量郡县起兵对抗朝廷。”

    与演义里刘辟为救刘备而死不同。

    刘辟历史上是汝南一支强大的黄巾军。

    因为袁绍、袁术都是出自汝南,所以对此地的影响力很强。

    袁术在时,汝南黄巾便跟着袁术混。

    袁术灭后,尽管隔着十万八千里,但袁绍依然能轻松煽动这里的渠帅叛乱。

    曹操眉宇间一川不平,蹙眉道:

    “汝南乃我河南大后方,若是生叛,必为大患。”

    汝南是天下第二大郡,人口远超百万。

    当地的黄巾贼仗着地形,隐于山中,剿灭起来极其困难。

    所以当初在瓜分袁术地盘时,李翊主张将汝南划给曹操、吕布。

    然而,不论是曹操亦或吕布,这几年都未能解决掉汝南的黄巾问题。

    不是不想,是费力不讨好,谁都不愿意去做。

    “……今正好命吕布领兵回汝南平叛。”

    “吕布壮士,善战无前,纵不能平,也能压制。”

    荀彧建议曹操道。

    曹操颔首,“此计最好,吕布若不能随我去前线,就该留在汝南。”

    曹操暗想,汝南这时候之所以能够掀起叛乱,估计也是趁着吕布领兵北上之际,钻了个空子。

    之前吕布在时,刘辟等人忌惮其武勇,倒还安分。

    不想吕布一走,袁绍再一煽风点火,整个汝南立马失控。

    “就照文若之言所办!”

    曹操即刻拟了书札,上书朝廷,备言汝南反叛之事。

    吕布本就是汝南太守,让他去平叛合情合理。

    “还有何事报我?”

    曹操见荀彧张了张口,欲言又止,便接着问。

    “……倒不是什么大事。”

    荀彧浅浅俯首,“只是听说祢衡已经死了。”

    “噫!怎么死的?”

    曹操闻言大喜,连忙追问。

    “因祢衡对江夏太守黄祖出言不逊,故而杀之。”

    原来,黄祖在艨艟舟船上宴请宾客。

    祢衡也在,黄祖便问祢衡说道:

    “我闻河南多奇士,君先去徐州,后又至颍川,此地有何人物?”

    祢衡回答说:

    “徐州孔文举,许县杨德祖,颇有才识。”

    “除此二人,别无人物。”

    黄祖便问,“似我何如?”

    祢衡答曰,“汝似庙中之神,虽受祭祀,恨无灵验!”

    黄祖闻言大怒,“汝以我为土木偶人耶?”

    于是命人将祢衡的头按住,自己用鞭杖抽他。

    直打得祢衡皮开肉绽,血肉横飞。

    祢衡乃天下名士,黄祖如此做,只是想当众折辱他。

    不想祢衡这人骨头硬的很,抵死不求饶,反倒不依不饶地骂道:

    “死锻锡公!死锻锡公!”

    黄祖暴跳如雷,即命人将祢衡绞死在船上。

    原来,黄祖早年间当过铁匠。

    祢衡此话,就是在揭黄祖的短儿。

    就类似于骂刘备织席贩履,曹操赘阉遗丑是一个道理。

    舟船上的宾客,皆厌恶祢衡。

    于是取出绳索,将祢衡活生生勒死在了船上。

    虽杀祢衡,黄祖却余怒未消,又命宾客轮番在其尸体上吐唾沫。

    祢衡好友黄射闻说消息,也来不及穿鞋,光着脚丫子便来船上救人。

    等黄射到时,祢衡已经淹没在了唾沫之中。

    黄射乃哭倒于地,问黄祖道:

    “横有异才,曹兖州及刘徐州皆不杀他。”

    “大人奈何杀之牙!”

    黄祖咬牙道:

    “此小儿骂汝父为死锻锡公,奈何不杀?”

    不过事后,黄祖也后悔了。

    在这个时代杀名士,后果是很严重的。

    要不然为什么刘备、曹操、刘表都不杀他?

    于是命人将祢衡尸首收了,安葬在了鹦鹉洲边。

    曹操听闻这个故事,知祢衡受害,鼓掌庆贺道:

    “腐儒舌剑,反自杀矣!”

    “此儿将吾与玄德皆骂了个遍,死不足惜。”

    “倒是刘表,我闻袁绍遣使去过荆州。”

    “而刘表至今仍未回复我河南,到底出不出兵襄助。”

    “若是放任刘表为患,恐不利于我与玄德征讨河北。”

    荀彧谏道:

    “刘表守户之犬耳,今袁绍未平,而欲用兵江汉。”

    “是犹舍心腹而顺手足也。”

    “待河北平定,再谈荆楚事宜,江汉可一扫而平矣。”

    曹操从其言,忽有人报颜良领兵攻打白马。

    东郡太守刘延据守不住,恳请曹公速速发兵救援。

    曹操一惊:

    “不想袁绍动作如此之快!”

    遂回首谓荀彧道:

    “白马乃黄河重镇,不可有失。”

    “按照吾与徐州的约定,可差人去请云长来,共解白马之围。”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曹操还是决定亲自带兵北上去解白马之围。

    一方面是自己离得更近,一方面白马确实十分重要。

    刘备虽忙于青州战事,但仍然走水路,输送了不少粮秣器械过来。

    帮助曹操狠狠地回了口血。

    “文若为我守家,吾才能放心出征。”

    曹操留荀彧守颍川,自己则亲自领兵北上,前往白马解围。

    那边关羽也收到了曹操发来的求援文书,急与荀攸商议。

    荀攸是李翊专门留给关羽的。

    关羽打仗有时候容易上头,就需要一个类似于荀彧、荀攸这种处大事而不惊的谋士。

    “白马围之甚急,既是曹公求援,不可不救。”

    荀攸正色言道。

    关公从其言,即领了本部部曲,星夜赶往白马。

    约行了五六日,关羽与曹操本部军马汇合至一处。

    曹操爱慕关羽之才,早就想与其并肩作战。

    两军既然合兵一处,曹操即设下酒宴,以商讨解白马之围为由,邀关羽前来赴宴。

    酒席上摆满了酒菜,诸将士皆饿得急了。

    但关羽未至,诸将皆不敢动筷子。

    正在此时,外面报来:

    “关将军到!”

    曹操大喜,带文武出接。

    双方各自见礼,又问关羽:

    “云长向来准时,今日因为迟误?”

    关羽答道:

    “关某坐骑害病,马不长膘,又因贱躯颇重,马不能载,故而迟了。”

    曹操一听,转头看向其胯下马匹,果然瘦弱。

    关公既下马来,从马袋上取出块盐砖,放在马槽里,供马儿舔舐。

    又亲自为其煎服药物,供它服用。

    曹操见了,不禁脱口而出:

    “病马而已,交予圉官照看便好。”

    “将军千金之躯,何必待它如此?”

    关公正色道:

    “曹公此言差了,常言道,汗马之功,为将岂能忽视。”

    “此马随我征战多年,劳苦功高,今日害了病,知它年月无多。”

    “吾实不忍弃之,只留它在身边照看。”

    原来,关羽知道这马儿已经活不长了。

    但此马倒随主人家一样性烈,宁死也要死在战场上,不愿在马厩里养病。

    关羽怜其忠义,故仍旧骑乘它,带它上战场。

    曹操闻言,亦嗟叹不已。

    暗想云长待马尚且有情有义,况乎人耶?

    任我待他千般万好,只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