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91章 李翊变乐毅,呼吸间,下齐七十余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91章 李翊变乐毅,呼吸间,下齐七十余城 (第3/3页)

终是觉得不妥。

    这时,本是赶来祝贺张郃的岑璧停住脚步,好奇问:

    “击退徐州军攻势,应为好事,如何不对?”

    张郃睁开眼眸,缓声分析道:

    “今日徐州军四面齐攻我东平陵,显然是要作总攻之势。”

    “这东城门敌军最多,应当攻势最猛才是。”

    “为何被我军如此的轻易击退,更不复来?”

    “他们在等什么?”

    多年的军旅生涯,使张郃敏锐地察觉到徐州军被击退,并不是害怕了。

    反倒显得有所不留,似乎在等待什么。

    “……这,末将不知。”

    岑璧虽然在人情世故上比张郃略懂,可论军事战略,用计之法。

    他可比不上这位张良之后。

    “除非徐州军在等我军内部生乱。”

    张郃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内部生乱?

    岑璧更加疑惑,“我军这些天严加盘查,若有叛贼里应外合,早就揪出来了,不该现在还未发现。”

    “或者不是自己人呢?”

    “不是自己人,那便是徐州人咯?”

    岑璧牵唇一笑,“呵,我东平陵守军虽少,然城池坚固,徐州军便是两胁生翼也飞不进来。”

    “……不必飞进来。”

    张郃越想越后怕,不觉出汗如浆,如芒在背。

    “不好!快!快去看井水!”

    井水?

    岑璧一时不解,但见张郃神情紧张,匆匆忙带人去看。

    须臾,人报井水浑浊!

    “唔!”

    张郃闻得此讯,身形一晃,险些跌倒在地。

    “穴攻!是穴攻!”

    “徐州军走地道打进来了!”

    张郃气得七窍生烟。

    终日打雁,终被雁啄了眼。

    万没想到,最擅长穴攻的河北军,竟被徐州人反将一军,用穴攻打进城来了。

    “快,准备撤城!”

    张郃反应迅速,知道大势已去,赶跑就跑。

    至于弃城的后果,等保住命了之后再说。

    岑璧等人无不诧异,纷纷问张郃如何判断徐州人走地道进来的。

    张郃颓然说道:

    “井水浑浊,说明地下有人搅动土壤。”

    “尔等这些年在青州少用兵事,不知我随袁公在河北征战时,多用此法。”

    “故十分了解!”

    张郃甚至羞于说出最后这句话。

    十分了解,却毫无防备地被敌人摆了一道。

    真是师夷长技以制夷,魔法打败魔法。

    “……不!这不可能!”

    岑璧摇了摇头,满脸的难以置信。

    “张将军来东平陵时,明明命我等在土里埋下大缸,用作翁听。”

    “当时我等还言将军多心,若徐州人果真采用穴攻,怎会……唔!”

    说到这儿,岑璧等人也反应过来了。

    这几日的徐州军的佯攻,原来既不是疲兵之法,也不是虚实结合。

    只是为了防止守军察觉他们在挖地道而已。

    计中计中计!

    这个李翊竟然连这一步都料算到了,可怕,实在是可怕!

    岑璧等人无不在想,他们究竟是在面对一个怎样的对手?

    这时,忽有人报。

    城内突然大量徐州军,向大门杀来了!

    远在天边的刺猬,赫然来到了裆里是什么感想?

    这下,岑璧等人全都慌了,纷纷询问张郃对策:

    “张将军,如您所料。”

    “徐州军真的穴攻钻进来了,似此为之奈何也?”

    张郃脸色发白,但还是沉着地下令道:

    “事已至此,悔也无用。”

    “速速整合军士,自北门杀出去。”

    “只要合军一处,突围不难。”

    这话却是对自己说的。

    以张郃这武勇,有这么多人驱用,掩护他杀出重围并不是难事。

    如果他不这样说,手下将士又如何肯拼命死战呢?

    得了张郃的保障,众将士遂打起将士,一路往北厮杀。

    中间遇着田豫部曲,混战厮杀一场。

    两边都不恋战,张郃军急着撤走,田豫军急着拿下城头。

    双方各自损伤了些人手,旋即田豫军率先抵达城门。

    守城士兵大多撤走,田豫遂不费吹灰之力夺下了东城门。

    旋即大开城门,放李翊军入城。

    城门一开,徐州军便似挣开枷锁一般,再不受任何羁绊。

    河水决堤似的涌入城内。

    面对乌压压一片士兵,光是看一眼便要吓死人。

    东平陵未能撤走的守军,遂纷纷向李翊投降。

    李翊将之暂时收押,又命军士收取剩余三座城门。

    很快,张飞部、赵云部、陈到部各自杀入城内。

    东平陵遂破!

    ……

    东平陵乃是济南郡的首府,东平陵既下,基本上也就宣告了济南将入徐州军掌控。

    至此,青州六郡,已有四郡落入徐州军的掌控。

    既得四郡,李翊也不着急再往前攻了。

    因为消化四郡的军事压力还是很大的。

    毕竟你每新打下一个城池,人心不宁,就哪怕是出于治安的需要,你都得留人驻守。

    现在一口气勉强吃下四郡,显然已经到了徐州对青州方向扩张的极限了。

    或者说,徐州所能接受的,差不多就是这四郡了。

    因为还得留足人丁,准备往西跟老袁打大决战。

    若单从发育的角度讲,其实只要拿下齐国就可以停手了。

    齐国的临淄是以前的华夏第一大城,也是五霸齐国的首府。

    用晏子的话说,就是:

    ——“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

    临淄的人把袖子举起来,可以遮住太阳。

    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

    虽然这是晏子对外吹牛皮的,但也能窥见当时的繁华。

    过去了这许多年,临淄现在虽不及齐霸之时繁盛,但作为曾经的华夏第一大城。

    其经济基础,文化底蕴还是在的。

    可以说整个青州之地,最富的地方就是临淄。

    反倒是济南作为之前公孙瓒、袁绍争霸的绞肉机,已经一片荒芜了。

    打下这片土地,无疑会在短时间内成为徐州的放血槽。

    但李翊还是咬着牙,将它吃了。

    因为济南的战略位置重要,拿下他,基本就能宣告青州战事的结束了。

    还是拿春秋五霸的齐国举例。

    齐国虽为首霸,但它的地理位置其实很不好。

    尤其是齐国以北,需要面对赵国、燕国的威胁。

    于是齐国便将领土扩张至黄河以南,借着黄河天险,来守御北方敌国。

    济南就位于河济平原,也就是黄河以南。

    由于该地段水量颇大,洪灾频发,故此地也叫黄泛区。

    因此当地的城镇、人口都远不及他处。

    故此地主要为齐国的纵深区。

    虽然黄河险阻远不如山川,敌军渡河之后威胁就会变大。

    但有了济南之后,就加宽了纵深。

    也就说,齐国将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反应,并调集军队过来守御。

    这便是李翊要咬牙打下济南的原因。

    此地虽不繁荣,还要放徐州的血。

    但只要据黄河而守,然后以济南为纵深。

    青州战事基本上能告一段落。

    因为接下来,再次将攻守易转,轮到袁军过来抢夺青州了。

    但袁军主力在冀州,他能腾出多少人来抢夺青州呢?

    如果拿不出足够的军队,那袁军也只能是望黄河而兴叹,不敢渡河来收复青州失地。

    此役,李翊攻打青州的战略目标已经完成了。

    就是解除徐州北部的袁军威胁,使之不会影响到徐州本土。

    现在是时候将目光看向兖州这个主战场了!

    李翊在拿下东平陵后,立即命张飞、陈到前去收取济南剩余县邑。

    能传檄定的便传檄定,不可投降的,便直接攻取。

    主心骨已失,再是有人不投降,也终是负隅顽抗了。

    好在,收取剩余县邑的工作十分顺利。

    诸县令都比较配合,主动献城投降了。

    既定济南,李翊命人打开府库,将库中银钱尽数饷给军士。

    这是出征前答应好的,不可失信于军人。

    随后,李翊留赵云督青州军务,田豫副之,留足两万人。

    让他们守备青州,防范袁军渡河反扑。

    又从徐州调来了北海名士,文武双全的王脩,帮助处理青州政务。

    王脩是青州人,青州的风土人物他熟的很。

    安排好诸事之后,李翊便启程回下邳去了。

    在那之前,他还专门给刘备写了一份信。

    ……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