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93章 关公封侯震三辅,文丑大兵围曹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93章 关公封侯震三辅,文丑大兵围曹刘 (第3/3页)

并荀攸、刘晔等一众文武班底,至大营处,与曹操相见。

    “……玄德来的正好。”

    刘备到时,曹操已经跟麾下诸将争论起来了。

    “不知曹公请我何事?”

    曹操直接开门见山:

    “适才,曹某接到紧急军报,袁绍遣大将文丑,进军延津口。”

    刘备一奇,问:

    “我等既已撤到官渡来,黄河前线让给袁绍又有何妨?”

    曹操道:

    “玄德有所不知,延津百姓尚未来得及迁走。”

    唔……

    听到这话,刘备的眉头骤然蹙起。

    “若使延津之民为袁军所掳,诚非好事。”

    “正是如此,所以曹某正在考虑进军延津,先接走百姓,再退回官渡。”

    曹操关心延津百姓,是怕他们给袁绍当了民夫。

    刘备亦有此担忧,遂问:

    “曹公打算几时前往?”

    “刻不容缓,现在便去。”

    言讫,曹操又看了眼刘备身后的关羽,补充道:

    “更乞借汉寿亭侯一用!”

    曹操刻意提到了关羽新封的爵位,对他而言,刘备来了,关羽的试用期也就结束了。

    那可不行,他还没用爽哩。

    故打算趁着同盟会战之际,多用一会儿。

    刘备望一眼身后的关羽,关羽嘴上虽不言,但看他的眼神,是渴望出战的。

    刘备乃道:

    “既如此,我与曹公同去救延津百姓如何?”

    曹操喜道:

    “若玄德同去,则此战必胜!”

    忽又看见刘备身后立着一将,手持大刀,威风凛凛,其气概竟不输身旁的关羽。

    遂扬鞭问道:

    “玄德,汝背后所站者何人?”

    刘备回头望一眼,乃道:

    “此乃雁门人张辽张文远也。”

    曹操眼眸一蹙,再问:

    “……莫非吕布帐下张文远乎?”

    刘备答,“正是。”

    嗯……

    曹操默然无言,心中却是万般苦楚。

    若是自己手下没有好将领倒也不是,只是别人家的武将才香。

    尤其自己得不到的,更令人心动。

    这种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却不是自己的,着实令人难受。

    “……刘备帐下猛将何其多也。”

    曹操兀自难受了一会儿,便与刘备各自领了几员骁将,上马出营,赶往延津。

    由于为了赶时间,所有曹刘两人,都各自只带了几百轻骑。

    因为他们此去不为打仗,是为迁民,能争取一些时间便争取一些时间。

    袁绍若是率大军来的,必走不快,等他到时,曹刘已经带着老百姓走了。

    若是文丑前部,人马想要追上来,数量肯定也不会太多,至少不会脱离曹刘的掌控。

    很快,千余骑直望延津渡口而去。

    轻骑走得快,曹操很快将百姓带了出来。

    于是百姓个个携老扶幼,拖家带口,带着全身家当随河南军南下。

    河南军传令,以后军为前军,以前军为后军。

    使粮草先行,军兵在后。

    粮草是最重要的,所以要放在前头,免得遇着敌军被剽掠过去。

    大军约行了半个时辰,刘备扬鞭催马来,与曹操并马而行,说道:

    “延津之民甚多,照此行法,必为袁军追上。”

    曹操问:

    “莫非以玄德之意,当弃民于不顾也?”

    “非也!”

    刘备眉色一正,朗声道,“今百姓归吾,安忍弃去?”

    “我意不妨将物料舍去,加快行军速度,待退回官渡后,别作计较。”

    曹操闻言,面上不豫。

    暗道刘备一个织席贩履的小儿,在徐州才当了几年的官儿,竟然比我还豪横。

    徐州到底是有多富,敢让你说出把物资丢掉的话来?

    许是曹操之前遭遇了兖州之劫,穷怕了,哪怕是百姓身上的一袋谷子,曹操也舍不得丢下。

    “不行!”

    “这数千的百姓,便是数千张口,让他们舍去物资,岂非要我大军供养吗?”

    曹操断然拒绝了刘备的建议。

    刘备却正色说道:

    “数千百姓说少不少,说多也不算多。”

    “待至官渡后,将百姓安置了,不过供养几千口,又何惧哉?”

    得益于这几年李翊的疯狂敛财,徐州光是从荆州那里就累积交易得到了近百万斛粮食。

    刘备还真没将几千口百姓的供给放在眼里。

    但曹操却舍不得,“官渡离此处不远,很快便到,且暂忍一时。”

    刘备问,“倘敌军追来,为之奈何?”

    曹操答,“且待敌军到时,再作理会!”

    于是两人就这样扯了一路的皮,扯着扯着,押运着粮食辎重,一路沿河而走。

    忽然后军处传来喊声,一片躁动。

    刘备即命人前去查探,少时,回报说:

    “河北大将文丑兵至,我后军大乱,将如之何?”

    曹操暗道,来的竟如此快!

    这时,刘备也催马赶来,谓曹操道:

    “此西南角,有一土坡,可先上坡暂避,居高御敌。”

    刘备的性格便是如此,他在争论中会质疑曹操的决定。

    但当证明自己的决定是对的后,他不会埋怨曹操不听自己的,也不炫耀自己当时的论断。

    而是第一时间想该如何退去眼前之敌。

    曹操即从其言,命军士人马俱上坡来,人众皆解衣卸甲少歇。

    刘备的人马也上了坡,各自栓马休息。

    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里是延津的南陂。

    站在高处,可将远来的敌军看得真切。

    此时人数还少,看不清楚。

    刘备索性也直接停靠在马儿旁眺望,曹操走过来问:

    “玄德看清来了多少人否?”

    刘备摇了摇头,“离得远,看不太清,若是子玉在,当能看清楚。”

    刘备想起了李翊那架可以穷极千里之目的神器,若是在此,当能及时判断形势。

    俄顷,有传令兵过来报,说南陂下已经聚集了约有五六百骑兵了。

    闻得此言,有不少将领请缨道:

    “现在袁军人少,不妨主动进攻。”

    “待其聚拢多了,便不好收拾了。”

    然而,面对请战的各级将校,不论是刘备还是曹操都反对此时下去。

    “如今敌军数量不明,未可轻动!”

    虽然南陂下只聚集了几百骑兵,但不可能瞬间便将之歼灭掉。

    如果不能第一时间歼灭,等人家后部的援军一到,立马攻守易型,曹刘反倒要被包围了。

    曹操、刘备保持了充足的冷静,静静等候战机。

    又过半炷香时间,哨兵来报,陂下的骑兵越来越多了。

    此前请战的将领们顿时不说话了。

    没想到回旋镖来得这么快,刚才那五六百骑兵甚至都不是诱敌的。

    只是单纯走得快而已。

    未过多久,人报陂下人数越来越多,一时辨不出人数。

    举目看去,骑兵已经到头了,剩下的则是数不尽的步兵。

    ……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