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74章 这一计,你扛得住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74章 这一计,你扛得住吗? (第2/3页)

将士们早已摩拳擦掌,准备厮杀。”

    “奈何曹操忙于训练水军,固守襄阳、江陵,不肯出战。”

    “若使我军强攻这两处重镇,断难克也。”

    “时日一长,军士亦必生疫病。”

    “则我军败绩不远矣。”

    没错,虽然看似孙刘联军这边优势很大,但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因为蔡瑁、张允的投降,使得曹操白嫖了荆州,占得了先机。

    导致孙刘盟军这边相当被动。

    而几场水上作战下来,把曹操给打怕了。

    直接缩在江陵不肯出来了。

    毕竟曹操已经输不起了,也不敢再随便浪了。

    逆风的曹操,是头脑最为冷静的状态。

    所以,诸葛亮定下的作战方针,就是诱曹操主动出来作战。

    然后寻找战机,一举将之击溃。

    这段时间,诸葛亮一直都在等待这个机会。

    而蔡中、蔡和的到来,使诸葛亮明白他的机会来了。

    “……依亮愚见,不妨将计就计。”

    诸葛亮一摇羽扇,洋洋洒洒向李翊献上自己的作战计划。

    “管教他他们两个去通报消息。”

    “吾这边只管殷勤相待,就里提防。”

    “至出兵之日时,先要杀他两个祭旗。”

    正说之时,人报征南将军陈登至。

    陈登入内,与二人叙礼毕。

    当即开门见山,说明来意:

    “所谓兵不厌诈,蔡中、蔡和之降,切不可收用。”

    李翊闻言,弯唇笑道:

    “适才孔明亦言蔡中、蔡和二人是诈降,元龙亲至,可为吾试言之。”

    陈登当即发表自己的看法:

    “大江隔远,细作极难往来。”

    “故曹操使蔡中、蔡和前来诈降,刺探我军中之事。”

    “我意将计就计,正要他二人通报消息。”

    “待时机一至,取二人头颅作福物,为我水军祭旗!”

    眼看陈登与诸葛亮的建议是一样的,李翊忍不住放声大笑:

    “……好好好!”

    “元龙之言与孔明甚是相合。”

    “看来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诸葛亮与陈登对视一眼,旋即异口同声道:

    “丞相过奖了,如若丞相不反对。”

    “我等便依此计行事!”

    “……不,我反对。”

    李翊忽然话锋一转,打断了二人的计划。

    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不解其意。

    李翊乃笑着为二人解释:

    “二君之谋固善,然吾亦有庙算。”

    丞相也有计?

    两人同时竖起耳朵,在他们看来,对蔡中、蔡和二人将计就计已是上策。

    李丞相在这个基础上还能作何改良?

    李翊眼眸蹙起,背着手,缓声说道:

    “战之难者,非破曹军,乃诱曹操出寨耳。”

    “若使曹操出寨,其人不善舟楫,非是淮南水军敌手。”

    “况有周郎江东水军为援乎?”

    “我自有计破之,然其固守江陵,退居襄阳终非长策。”

    “依我之计,何妨将蔡中、蔡和纳为己用,使其为我诱敌。”

    此言一出,诸葛亮、陈登两个人俱是身躯一震。

    让你将计就计,不是让你真的收降二人啊。

    面对两人的疑惑,李翊乃笑道:

    “……若纳蔡氏兄弟,助我诱敌。”

    “待其倾巢来攻,伏兵四起,可一战而擒之。”

    “江南之地,岂非反掌可得乎?”

    诸葛亮惊呼问道:

    “丞相欲行大险耶!?”

    “……非险也,此乃必胜之策。”

    李翊执扇,一直地图,说道:

    “曹操生性多疑,若见二蔡得信,必自将大军来战。”

    “待其大军倾巢而出,使之尽殁于江河之中,虽百万不足惧也。”

    “到时魏军将士皆为水中鱼鳖,江南之地,当入彀中矣!”

    陈登忙道:

    “可蔡中、蔡和如何肯降丞相?”

    “纵其投降,若非真心,故意使诈,又当如何?”

    李翊乃道: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蔡中、蔡和二人本非忠良之辈,曹操杀其兄,其尚肯为曹操效力。”

    “今我以利诱之,料二人难以招架,必为我所用。”

    诸葛亮一皱眉,不解地问道:

    “既然欲用此二人,又何须得其真心?”

    “只管将计就计,使之为我军传去情报便好。”

    “倘二人使诈,不仅错失一大战机,还须防此二人。”

    不止诸葛亮有此疑惑,陈登亦大感不解。

    想要利用蔡氏兄弟,直接将计就计就行了。

    何须招降那么麻烦?

    万一其伪降,你还得防着人家一手。

    况且蔡氏兄弟的家小都在荆州,人家真心投降的概率就更小了。

    李翊乃解释道:

    “若只是利用这二人船探军报,有何难处?”

    “曹军中人,谓我不敢用险。”

    “我偏要叫其知道,蔡中、蔡和二人吾不仅敢用,还要对其委以重任。”

    听完李翊的发言,诸葛亮与陈登皆是一怔。

    只能说丞相不愧是丞相,就是不按套路出牌。

    这两个鸡狗之辈,咱们想的都是废物利用。

    而丞相想的却是将废物利用之后,打造成高新产品。

    这头脑确实与众不同。

    无怪人家能在齐王身边,掌大权十余年,而稳如泰山,不被打倒。

    诸葛亮资历浅,率先表示对李翊决策的支持:

    “既然丞相心中已有计较,那亮便全权听丞相吩咐便是。”

    诸葛亮也是一位职场高手。

    他这话不仅表达了对李翊政策的拥护,又间接地将锅甩给了李翊。

    既这政策是李相你定下来的,若是失败了,咱们只是按照你的吩咐办事。

    到时候可不要怪罪我等。

    陈登则是迟疑了半晌,才无奈地叹口气;

    “……也罢,既然丞相计较已定,吾辈又岂好多言?”

    “只让千万小心便是,蔡氏兄弟绝非善类。”

    李翊淡然一笑:

    “善类者有善类之用,恶类者有恶类之用。”

    “宵小之徒,亦有其用。”

    “吾之用人,尽用其才,皆此之类也。”

    陈登默然,见李翊自信满满,知他每到用险兵之时。

    虽看似凶险,其实大多是其有八、九成把握的。

    每次都能逢凶化吉,他又何须操心?

    随后,李翊设帐,命关平引帐上帐下武士数百人在帐内帐外。

    然后召蔡中、蔡和二人来见。

    二人听说是李翊召见,乃私下里商议:

    “虽然此次南下之主帅是诸葛亮,然李翊才是齐国位高权重之人。”

    “他若发言,料诸葛孔明亦不敢违背。”

    “我二人虽过了诸葛亮这关,却须得小心应付李翊。”

    蔡和说道:

    “只管言及杀兄之仇,然后跪地垂泪。”

    “料李翊必不生疑。”

    计较已定,两人依照命令,去见了李翊。

    见帐外陈列武士,铠甲覆爽。

    军容甚肃,皆心中不安。

    眼看就要进帐了,二人又强打精神,挺直腰杆走了进去。

    方一入帐,二人正准备跪拜哭泣。

    谁来李翊先声夺人,拍案厉喝道:

    “大胆蔡中、蔡和!尔等知罪否!”

    这一呼喊,瞬间将二人给喊懵了。

    将来前提前背好的台词,也尽数忘之于脑后。

    被李翊这么一吓唬,顿时跪伏于地,连连叩首:

    “……丞相饶命!丞相饶命!”

    “我等实不知有何罪!”

    见此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