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90章 曹操:十年了,被刘备压制十年,苍天终于眷顾我一次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90章 曹操:十年了,被刘备压制十年,苍天终于眷顾我一次了! (第1/3页)

    颍川,许县。

    却说曹操自赤壁败回以后,心下已知再无能够与刘备争夺中原。

    于是,便遣钟繇抚定关中地区,联络韩遂。

    双方约定,曹操取西川之地,韩遂并雍凉之地。

    两人唇齿相依,互取所需。

    曹操需要一块能够稳定立足的地方。

    韩遂则是一个有野心的枭雄。

    雍凉地区,并非是韩遂一家独大,这里还有十余家大大小小的诸侯。

    诸如侯选、程银、李堪、马玩、成宜及张横、梁兴等辈。

    在《演义》里,这些人被老罗简化成了马超的部将。

    但实际上,他们都是手中握有兵权的军阀。

    随着马腾被曹操软禁,马超出走并州自立。

    韩遂认为,他统一雍凉地区只差一个契机了。

    这时候,以曹操的军事实力作为后盾,向诸将施压。

    韩遂便被关中联军门推举为了共同的都督。

    作为利益交换,韩遂也将这些军阀合兵一处,为曹操壮声势。

    以恐吓威胁汉中的张鲁、西川的刘璋。

    于是,曹操一面命夏侯惇强迁中原人口至关中地区,修葺洛阳、长安等地。

    一面又兴设学校,延礼文士。

    之后不久,便见着了西川使者张肃。

    曹操与之交谈过后,情知蜀地的豪强们,有意让自己取代刘璋。

    于是重赏张肃,拜其为广汉太守。

    没过多久,曹操又见着了张肃之弟张松。

    张松因身材短小,威仪不及其兄,曹操心中不喜。

    但出于政治需要,还是礼待了张松。

    张松在曹操这里,深感不如刘备厚遇。

    可刘备不能马上出兵西川,又不符合他的利益需求。

    一时间,张松踌躇难决。

    曹操多疑,便命人去查张松的行踪。

    得知其竟是从齐国出来的,心中更加疑惑,私下里说道:

    “……松自齐地来,至魏国后,并不多言西川之事。”

    “其诚意大不如其兄,孤料此人已投刘备。”

    于是,便有了杀张松之心。

    这两日,公府上的杨修与张松来往密切。

    因见张松竟能将看过的文章,倒背如流,深感其有大才。

    于是引以为交。

    待得知曹操有杀张松之心后,立马找到张松,劝他赶紧回西川。

    张松亦惊,却又迟疑道:

    “我奉命出使,今至齐至魏,皆无果。”

    “似这般回去,必为蜀人耻笑!”

    杨修劝道:

    “暂退非为怯也,存身留命以待立功,才是丈夫。”

    “今齐国虽强,然魏国未必全输。”

    “刘备厚遇,不过为图西川耳。”

    “纵足下助其得到蜀地,关羽、张飞、李翊必居上位。”

    “刘备也必以此三人为厚。”

    “君之才志,终不见用。”

    “平生之志,也未必能得到施展。”

    “魏公方急才,建功立业,岂不远胜于刘备乎?”

    “此中利害,君当能够明察。”

    杨修的话语可谓字字珠玑,每一句话都说到了张松的心坎上。

    留在馆舍的这段时间,张松内心也十分挣扎。

    他一面感慨刘备对其的厚恩,一面又希望在曹操这里得到厚用。

    正是矛盾挣扎之时。

    杨修这话,可谓是一语点醒梦中人。

    是啊,

    不管刘备待自己有多好,他始终都是以关张李三人为厚。

    后起之秀中,又有诸葛亮、庞统、徐庶等辈。

    更别提刘备身边的股东已经趋于饱和了。

    丹阳曹豹,东海麋竺、下邳陈氏,河北甄氏,燕代豪族……

    此时的张松选择去入股,又能分到多少股份呢?

    张松沉吟半晌,最终无奈地叹了口气。

    旋即执杨修手谢道:

    “……德祖之言,真令我如拨云见日,茅塞顿开!”

    “足下说的有理,只是如今曹公疑我,我再助他,恐有不妥。”

    “此间有西川地图一份,松已在上面标注了地理、县邑、粮食屯驻之处。”

    “有了此图,曹公取西川之地应当不难。”

    话落,张松将地图取出。

    他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再画一张对他而言并不算难。

    “此图便请德祖,替我交给曹公。”

    “松离家日久,也该回去了。”

    杨修接过图,连向张松说请君多多保重身体。

    张松谢过,趁夜辞去。

    随后,杨修将西川地图献给曹操。

    曹操得图大喜,重赏杨修。

    便会聚大臣,商议取汉中收川蜀之地。

    恰逢夏侯惇自关中回,便一同商议征伐之事。

    自夏侯渊战死,曹仁接连挫败,自信心受挫以后。

    夏侯惇作为宗室第一人,肩上的担子不可不谓重如千斤。

    此次抚定关中地区,夏侯惇亦有成长,当即对曹操谏言道:

    “目今赤壁新败,曹仁又挫于周瑜之手。”

    “刘备刚得荆州,立足未稳,必不着急取西川之地。”

    “我等宜先取汉中张鲁,以得胜之兵取蜀。

    “……如此可一鼓而下也。”

    曹操大喜,拍了拍夏侯惇肩膀,赞道:

    “……君之言,甚合孤意。”

    “刘备精力都在南方,无暇西顾。”

    “孤又闻河北近来滋事不断,李翊亦无暇南顾。”

    “所谓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今日天赐张肃兄弟于我,不取西川,悔之必矣!”

    于是,曹操乃兴师西征。

    但是在西征之前,还有一个问题,亟待曹操解决。

    那就是河北魏郡!

    此地原本是曹操为了摆脱河南士人的束缚,打算作为新的政治立足点。

    但因为与李翊争夺河北地区失败,河北只剩下这一地,孤立无援。

    曹操不得不又灰溜溜地回到河南,重新投入汝颖士人的怀抱。

    可谓是老脸丢尽。

    但饶是如此,魏郡的战略位置依然很重要。

    思虑半晌,曹操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曹操任命司马朗为魏公府掾,司马懿为魏郡太守。

    又命郭淮为行军司马,辅佐司马懿。

    这是曹操诸多人事任命之中,唯一一次没有任用宗室将领。

    单独把外姓将领派到一处去的任命。

    尤其司马氏作为大族,派去的还是魏郡这种富庶之地。

    曹操此举,令不少宗室武将,都来劝曹操三思。

    由属夏侯惇性情火爆,声音激昂:

    “魏公曾言,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与兵权。”

    “今奈何将之外派到魏郡之处去?”

    “倘若李翊来攻,司马懿献城而降。”

    “如之何?”

    夏侯惇虽与司马懿交往不深,但见着这小子整天跟着曹丕鬼混,也不爽他。

    他总觉得这人非常善于隐忍韬晦。

    而且城府极深。

    魏郡这么重要的地方,怎么能让一外姓,还是大族出身的人单独领之呢?

    曹操冷冷一笑,道:

    “……公等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只知其表,而不知其里也。”

    “司马氏一族,以司马朗当家。”

    “吾以用其为我府上掾,其余六兄弟亦在我军中用事。”

    “司马懿有家族掣肘,安能叛我?”

    “自奉孝殁后,孤遍观年轻之辈,确实唯此人才略出重。”

    “我欲用此人,替我挡住李翊河北来兵。”

    众人恍然大悟,原来曹操的战略就是牺牲魏郡,以换取对汉中的攻打时间。

    虽然当初说好拿下汉中,魏国就会出让魏郡。

    但政治人物说的话,听听就好。

    关键时刻,还是得枪杆子硬。

    司马懿有军略,郭淮也善于守备。

    以魏郡之底子,应该能帮曹操争取到不少时间。

    计较已定,曹操正式兴师西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