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00章 魏延、陈到:丞相,我们太想进步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00章 魏延、陈到:丞相,我们太想进步了! (第3/3页)

,复耗我粮秣。”

    “天有好生之德,然豺狼不配仁义!”

    “着即,停一切招抚。”

    “破寨之日,无论主从,尽诛之。”

    “生擒者,验明正身后立斩。”

    “昔白起坑赵卒四十万,项羽埋秦兵二十万,皆因除恶务尽!”

    “今吾不过诛一逆族,何须踌躇?”

    李翊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就是让张郃等人停止一切招降举动,攻下山后,全部斩尽杀绝!

    因为此前李翊下达的命令,是只针对司马氏血脉,其族人并不予过多追究。

    可如今,李翊则是下令,不论他姓不姓司马。

    只要是帮着司马氏抵抗官军的,一律格杀勿论!

    为此,李翊还专门解释说道:

    “首恶司马馗、司马敏,负隅顽抗,罪盈恶稔。”

    “幸天诛速至,免遭显戮。”

    “然余孽复奉敏为主,怙恶不悛,足见阖寨同恶,断无良善!”

    意思就是,既然司马馗死了,贼众群龙无首。

    那你们不愿追随司马氏的,此时就应该奋起反抗。

    但你们连反抗的勇气都没有,仍然迫于其淫威,继续对抗天兵。

    那你们就是有罪,就是该死!

    在接到命令以后,张郃表示从命。

    其实,此时的大伾山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三日后,张郃正式发动总攻。

    齐军准备已久,蓄势杀上山去。

    司马敏披发执剑,犹作困兽之斗。

    斩三卒,终被乱刀分尸砍死。

    张郃急令:“速验首级!”

    军中医官以金盆盛其面目,对照画像再三核验,方长舒一气:

    “确是司马敏无疑。”

    待验明司马敏正身以后。

    张郃乃命人将司马敏的尸首置入棺椁之中,暂时存好。

    然后又命人发掘了司马馗的墓,将尸体取出,一并置入棺椁之中。

    接下来,便是控制战俘了。

    司马敏既死,再也没人愿意抵抗下去了。

    残存的司马族人被铁链串缚,如羊群般被驱至谷底。

    魏延、陈到负责去清点俘虏,张郃则率军去查司马氏藏匿的财富去了。

    经过清点,青壮者还剩下三千一百二十口。

    妇孺加在一起,约有九百八十一口。

    按照丞相的命令,男子肯定是要全杀的。

    但两人惊奇的发现,成年男子其实也就一千人左右。

    剩下的男子,虽不算小孩,但也最多就十三、四岁。

    这些人杀不杀呢?

    尤其是妇女和小孩儿,这些人又该不该杀?

    之所以两人如此犹豫,

    是因为刘备的军队,从来没有干过坑杀俘虏的事。

    结果魏延、陈到揽下了这场脏活,两人当然有所顾虑了。

    这时,忽有十余人膝行而出,叩首泣血:

    “将军明鉴!我等本欲早降,奈何司马敏令人断我手足,实不得已啊!”

    言罢掀起衣衫,果然人人手足俱有狰狞伤疤。

    陈到默然,指一老妪怀中婴孩:

    “此子也能助纣为虐?”

    魏延抚刀沉吟:

    “丞相虽令尽诛,然或许只是一时气话。”

    “以某对丞相的了解,其断不会对妇人孩童小刀。”

    “不若赦之,如何?”

    魏延性格是暴烈,但不是暴虐,他也没有虐杀俘虏的习惯。

    于是两个人一合计,决定把十三岁以上的男子全部杀掉。

    至于剩下的妇女和小孩,则放过。

    男的就编为奴,去种田吧。

    至于妇女,就赏给将士们罢。

    在两人看来,这样做,既能够完成丞相下的命令。

    又能展现丞相仁义的一面,丞相肯定不会怪罪。

    而且两人都觉得,杀伐太重,万一搞得河内人心惶惶,也不便丞相将来治理。

    所以,都认为他们的决定会得到李翊的表扬。

    于是兴冲冲地派人将此事上报给李翊。

    李翊在邺城得到两人的奏报以后,气得破口大骂:

    “魏延、陈到抗令纵敌,蠢若朽木!”

    “二竖子全不知羞耻,擅作主张,合该千刀万剐!”

    李翊很少这样暴怒,两个人被这样劈头盖脸的一顿痛骂,全都懵了。

    这下才反应过来,原来李翊是真的连妇女小孩儿也没打算放过。

    他们拍马屁拍到马臀上去了。

    为此,两人赶紧派人,将释放的战俘重新捉回来。

    然后挖一大坑,命武士手执大棒,将这些妇孺小孩全部棒杀在坑内。

    虽然两个人将功补过了,但还是对李翊的行为感到有些无法理解。

    这人设有点ooc啊。

    他们印象中的丞相,一向是以宽仁为本,从未干过这种斩尽杀绝的事。

    如若不然,二人也不至于拍错马屁。

    今日是怎么了,竟当真如此狠心?

    两个人想不通,最后还是陈到提议说道:

    “张儁乂是河北宿将,与相爷共事多年。”

    “他必知丞相心意。”

    历史上,张郃能混到魏国武官第一人,成为国宝级别的存在。

    可不单单只是靠资历与实力。

    一个政治人物,能在官场上干到七十多岁,还能屹立不倒。

    除了实力之外,肯定是非常懂职场,非常会来事儿的。

    陈到虽对张郃不满,但还是与魏延过去虚心求教了。

    “两位来了。”

    张郃坐在凳子上,手里正捧着账簿,上面记录着司马氏在山中积攒的财富。

    “我早知二位会来。”

    话落,命侍从给二将看茶。

    两人谢过,便开门见山问:

    “监军,您是军中宿将,与丞相共事多年,必知其中缘故。”

    “丞相向来以宽仁为本,为何面对司马氏一族,却要我等斩尽杀绝呢?”

    呵呵。

    张郃微微一笑,开口解释说道:

    “两位只知丞相宽仁,却不知丞相亦重法度。”

    “公岂不察此辈初时负隅,盖因妻孥为司马氏所胁,故拒抗齐师。”

    “今势蹙乃降,若遽赦之,是教天下曰——”

    “抗命者当死战到底,及至绝境,反得全生!”

    “自此人人效尤,王师又何以勘乱啊?”

    张郃不愧是老油子,一下子便点明了其中缘由。

    这些族人因为老婆和孩子被司马氏控制,他们怕害死家人,所以才不敢投降。

    现在一切山穷水尽了,他们才终于投降了。

    如果我们放他们一马,岂不是在告诉他们,以后对抗政府时,就应该坚持到最后。

    因为坚持到一半再投降,他们的老婆孩子会死。

    可坚持到最后投降,政府反而会赦免他们的全家。

    这样一来,以后人人都要抵抗到最后了,咱们还怎么打仗?

    魏延与陈到似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诶呀!”

    “居然没能想到这一茬!该死!该死!”

    陈到、魏延十分自责。

    “我等乱了丞相法度,无怪丞相骂我等该千刀万剐。”

    “唉!”

    两人齐齐向张郃拜谢:

    “多谢张监军开导,多谢!多谢!”

    “两位不必客气,日后还望两位继续努力,勿负丞相期待。”

    张郃望一眼,唇角带笑。

    仿佛在说,他还得谢谢咱呢!

    陈到、魏延只顾着拜谢张郃。

    将张郃抢了他们的军功一事,全部忘诸于脑后了。

    两人走后,张郃抿了一口茶水,悠悠说道:

    “伯济啊!”

    “汝可知丞相为何如此生气否?”

    啊?

    郝昭一脸懵,适才他也在旁边,全程听着。

    “……这、这难道不是因为魏、陈二将乱了丞相的法度么?”

    郝昭挠挠头,怔怔地说道。

    “……哈哈哈。”

    张郃搁下茶盏,笑得合不拢嘴。

    “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丞相固然气此二人乱他法度。”

    “然究其本,实魏、陈二将自作聪明耳。”

    “汝且细想,丞相明令族灭司马氏,斩尽杀绝,不留活口。”

    “彼辈竟擅释俘以市恩。”

    “今百姓但知二将之仁,谁识丞相之法?”

    “主辱臣死,此岂人臣之道乎!”

    李翊已经下令,把司马氏杀光了。

    结果魏延、陈到二人倒好,把人给放了。

    如此一来,他们两个成了这件事里的好人。

    而他李翊反倒成了最混蛋、最坏的那个人了。

    这是张郃不曾对魏延、陈到二人说的。

    因为这涉及到一个职场道理。

    张郃是不会传授给两个同事的。

    但面对郝昭这个后生晚辈,张郃一本正经地说道:

    “伯道啊,这便是我要教你的道理。”

    “不论何时何地,你都一定要记住——恩出于上!”

    “此相爷之于齐王之所以然也。”

    千万不要略过领导,自己收买人心。

    从古至今,此理都是通用的。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