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这世上竟有人能逼得李相爷让步! (第2/3页)
张任手指东南方向,沉声道:
“当年刘备派诸葛亮下江南时,也扬言说要助刘琦公子,收复荆州。”
“可今日如何?”
言至此,一拳击在石墩,震落其间积尘。
“而今,荆襄九郡已尽归诸葛孔明矣,刘琦公子安在?”
“诸葛亮虽然对西川友好,但其只是怕我等倒向曹魏罢了。”
“今若往投之,必为其所制,如弈者之棋子耳。”
“正如刘琦故事,主公切不可刚出虎穴,又入狼窝啊。”
刘璋搁下水碗,叹道:
“玄德乃吾宗室兄弟,同为景帝之后,岂有害我之理啊?”
又一指山河大地,感慨:
“今四海虽大,除荆州外,更有何处可托残躯?”
张任单膝跪地,铁甲铿然:
“主公!刘备绝不会真心实意助我等收复西川之地。”
“好了——”
刘璋烦躁地一挥手,拂袖而起,正色道:
“吾意已决,就这般定了。”
“即刻去投荆州,见诸葛孔明。”
在投荆州方面,一向暗弱的刘璋,此刻态度却很坚决。
他不是没有考虑过张任的提议,就是利用巴郡为根据地,重整山河。
但在这个问题上,不论是张任亦或者是刘循,都没有刘璋看得明白。
刘璋清楚,益州的核心领土就是蜀郡、广汉一带。
一旦这一中心地带失去,益州任何地盘都不可能是成都的对手。
至于巴郡,那就更不可能了。
因为这里生活的主要是巴人等少数民族,他们其实一直不服刘璋的统治。
当年张鲁割据汉中时,就曾联络巴族首领,一同对抗成都。
如今见刘璋丢了江山,巴人幸灾乐祸还来不及。
哪里肯助他“复国”?
张任见刘璋心意已定,只得无奈地一拱手:
“既如此,任当以死相随!”
休整过后,张任命军士尽换平民服饰。
途经涪水,见两岸蒹葭苍苍。
刘璋竟不知为何悲从中来,忍不住垂泪,哭泣道:
“西川之地不为吾所有矣!”
众人相视一眼,无不默然。
……
河北,邺城。
这日,李翊正如往常一般,于衙署内办公。
忽然,甄尧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他面色沉重,小心翼翼地朝李翊一拱手:
“禀丞相,张卫拒绝了相府的提议,不愿成立五斗米道弘化司。”
“嗯?拒绝了。”
李翊眉头皱起,将毛笔搁在案上。
适才甄尧提到的张卫,正是那位五斗米教的教主、师君张鲁的弟弟。
自汉中被曹操夺下来之后,他们利用曹魏政权宽待张氏家族的机会。
或明或暗地,向社会下层和上层传播五斗米道。
其传播范围之广,不仅仅是在三辅地区,甚至包括北方与中原地区。
这其中也自然是包含有李翊所在的河北了。
因为河北人口稠密,经济繁荣。
对于这一片区的米教传播,张鲁也是相当重视,派出了自己的亲弟弟张卫来负责。
而张鲁本人呢?
他则是住在雒阳,这里也是米教新的教会中心。
至于河北政府对于张卫的到来,以及其所带来的米教,是一个什么态度呢?
答案是持包容的,甚至是宽容的态度。
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张氏在汉末是非常得民心的。
因为汉中的地缘位置好,四处闭塞,受到的战乱影响很小。
兼之张鲁的德政,汉中俨然是汉末的一个世外桃源。
等于张氏家族,在汉朝是很有群众基础的。
据后世统计,在汉末人口大减的情况下。
直接信教的群众高达五十万人,而历史累计信教的人则是高达数百万人。
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
既然如此,
以李翊为代表的相府,为什么同意张卫入河北,甚至是传播五斗米教呢?
难道河北就不怕养出第二个张角吗?
这主要还是因为米教与张角的太平道教有很大不同。
虽然都是道教的衍生,但米教的教义核心宗旨是引人向善。
其戒律不仅包含禁酒、戒杀生、反偷盗等内容。
甚至鼓励助人为乐,推行“义舍”制度。
鼓励信徒将多余的米肉放入公共粮仓,供旅人按需取用,限制“量腹取足”以防贪占。
这些引人向善的教义,是有利于提高群众基础素质,稳定社会大环境的。
所以李翊同意了张卫进入河北,宣传米教。
除此之外,也是为了解决张角太平道教的历史遗留问题。
任何三国游戏中,野怪基本都是黄巾军。
明明张角已经灭了,却还是能看到不少黄巾教众。
因为当时依然有很多人信奉大贤良师,信奉太平道教。
导致黄巾余孽,一直层出不穷。
虽然其已经不可能对地方政府构成威胁了,但还是不利于构建一个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
相府高层经过讨论,一致认为。
与其采取暴力手段,严格禁止民众信奉太平道教。
不如用魔法打魔法,推广相对温和的米教,以此来淡化黄巾势力的历史影响。
任何宗教的发展,只要它想发展成为国教,那它都离不开国家与政府的支持。
靠着李翊在背后的推动,五斗米教在河北稳定发展。
已经有超过百万人口信奉五斗米教了。
那这会不会成为第二支黄巾军呢?
正如上面所说,米教他比起太平道教来相对温和。
张角其实还是利用了底层民众吃不上饭,趁机煽动其造反的。
中国的老百姓,只要饿不死,不到穷途末路,是永远不会轻易地去跟随别人造反的。
何况,米教之所以能够在河北传播这么快,不单单是靠河北政府的推动。
更重要的是其自身就具备传播优势。
五斗米教严格意义上讲,它并不是一个正宗的宗教。
因为它没有基督教、伊斯兰教那么多复杂的仪式。
它毕竟衍生于道教,讲究的就是清心寡欲,一切从简。
所以卖相好,成本低。
根本不需要民众花太多精力在其身上。
并且其也没有道教那些炼丹之类的高成本、高精力的活动。
除此之外,米教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
那就是比起其他宗教,你入教就要让你交钱。
甚至没交够钱,你都得不到“救赎”。
但米教不会。
五斗米教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就是因为最开始的时候,要求教众入会时须纳五斗米。
但张鲁为了推广传播米教,就改为教会反过来给你米。
当然,肯定不可能每人五斗,大多是象征性的给一点。
这对于老百姓而言,基本上是不拿白不拿。
更何况基本上你一入会,上面就会有师君带你、教你。
这很符合国人的“抱团”思想。
因为遇上事了,大家就可以抱团在一起解决。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米教才能够在河北茁壮成长。
就在上个月,
李翊甚至还在百忙之中,亲自接见了河北片区的负责人张卫。
在会上,李翊不吝赞词的表扬了张卫在河北的工作。
称赞其在教化民众向善的方面,为河北做出了积极贡献。
能得到李翊的点名表扬,这是张卫自己争气努力的结果。
但正所谓,世界上没有白吃的午餐。
见五斗米教在河北发展壮大,信徒渐渐增多。
李翊也觉得是时候开始摘“桃子”了。
当然,也不算摘桃子。
应该说,不管米教教义有多好,它毕竟是一个庞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