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12章 冢虎降临,司马懿的进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12章 冢虎降临,司马懿的进化 (第2/3页)

缓缓走上阶来。

    “如今尔等在河北传教,已有百万教众。”

    “只要振臂一呼,群起响应,推翻李翊相府不难也。”

    此言一出,底下有祭酒当即出声反驳:

    “雒阳令此话未免太过华而不实,空口大言了!”

    “当年张角三兄弟,麾下黄巾军何止百万?”

    “不也照样被大汉朝廷给灭了么?”

    “如今河北兵强马壮,百姓丰衣足食,何必跟着我们去造反?”

    司马懿嘴角微微翘起,冷声笑道:

    “此言差矣!”

    “民者,愚也。”

    “其教众既然信奉尔等,只要你们用教义去感化他们,未尝不能成功。”

    言外之意,就是在暗示你们该蛊惑人心了。

    毕竟在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组织后,煽动叛乱并不困难。

    “师兄,您觉得如何?”

    张卫拿不定主意,转而去问张鲁的意见。

    张鲁阖上双目,深吸一口气,沉声道:

    “……唉,吾传教本义,是为了引人向善。”

    “非是要多造杀孽,此意断不可行。”

    “杀孽?”

    司马懿眉梢一扬,愤然道:

    “那李贼所造的杀孽难道还少?”

    “我敢保证,自李贼随刘备起兵以来,其所造之杀孽。”

    “天下无出其右!”

    话锋一转,司马懿接着说道:

    “只要张天师答应,我怕是使人联络河北众世家。”

    “他们苦李贼久矣,你们两家合力,推翻其统治,并不困难。”

    “纵然掀不倒,河北亦必然生乱,此如断刘备一臂。”

    “到时候魏公也已拿下西川,到时候合关中之兵,克复中原之地。”

    “天下终为魏公所有也。”

    “届时,以你二兄弟的功绩,少说也得封个三公之位。”

    “说不定五斗米教还能成为我大魏的国教,此非美事乎?”

    然而,任凭司马懿说的如何天花乱坠,张鲁都不为之所动。

    坚决不肯煽动河北米教教徒反叛,去与官府作对。

    反倒是张卫有些心动了,见司马懿面露不悦之色,乃小声地在张鲁耳边说道:

    “师兄,我等教会尚在雒阳,多少给司马仲达一些面子。”

    “不然,我米教可当真没有立足之地了。”

    张鲁瞥他一眼,淡淡回道:

    “汝哪里晓得?”

    “李子玉在河北深得人心,想凭借我等传播不到一年的米教。”

    “便煽动其民,与官府作对,这无疑是痴人做梦。”

    “况司马懿与李子玉有灭族之仇,吾等断不可为其所利用。”

    司马懿见张鲁坚决不肯答应,愤怒地走了出来,望一眼身后的牌匾,气道:

    “张鲁鬼儿竟如此无礼,吾早晚杀之。”

    随行而来的侍者,小心翼翼地问道:

    “莫非张鲁他不肯么?”

    “……嗯。”

    司马懿点了点头。

    “唉,可惜。”

    “张鲁在河北已有百万教众,若他肯配合我等,说不定真有机会重夺冀州。”

    “……哈哈。”

    听到这话,司马懿反倒笑了。

    “汝未免太小看李翊了!”

    “啊?雒阳令这话是什么意思?”

    “李贼虽然可恶,但其在河北深耕多年,岂是靠几只蝼蚁便能撼动河北根基的?”

    “蝼蚁之所以为蝼蚁,就是因其眼界低,目光狭隘。”

    “终其一生,也不外乎如是!”

    一听这话,那侍者更加不明所以。

    “既然如此,雒阳令为何还要煽动其在河北滋事。”

    “嗯?”

    司马懿睨他一眼,并不说话。

    那侍者“哦”了一声,马上闭嘴。

    对于司马懿而言,眼下心中只有复仇二字。

    虽然曹魏还在猥琐发育,往西川方向苟,司马氏的复仇机会只能往后迁延。

    但并不代表这期间,司马懿不能在河北给李翊找不痛快。

    不错,

    以李翊对河北的控制力,其对权力的把控。

    司马懿认为即便米教真的掀起叛乱来,最终依然会以失败告终。

    可哪怕是乱一下,能给李翊制造麻烦,增加他的工作量,消耗他的身体。

    那也算成功!

    “……哈哈。”

    念及此,司马懿反倒是释怀的笑了。

    他捻须,轻轻哂道:

    “我闻李翊旦暮居于相府,事无巨细,咸决于己。”

    “今又复亲课子女,形劳神弊,岂能持久乎?”

    复正色对身旁侍者说道:

    “夫谋国者,当养浩然之气,活得长久。”

    “昔戏志才夭,郭奉孝殁,皆短祚之鉴也。”

    “足以见,非寿考无以成非常之功。”

    司马懿认为长寿才是一个政治人物成功的终极秘诀。

    这话其实话粗理不粗。

    就比如说张郃。

    历史上的张郃,作为曹魏外姓将领。

    之所以在后期能够成为五子良将之首,曹魏武将第一人,甚至不逊色曹魏宗室将领。

    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能活。

    毕竟其他四子都给熬死了嘛,又赶上曹丕执政打压宗室。

    所以张郃后期成为了魏国第一将,这跟他能活能熬是脱不开关系的。

    如果不是张郃膝盖中了一箭,甚至有可能影响到司马家族的运作。

    “……李翊啊李翊。”

    司马懿捏了捏手上的扳指,冷笑到:

    “吾还欲待亲自手刃于汝。”

    “汝可千万别走在我前面呐……”

    侍者见此,忙道:

    “那今晚可还是吃鸡么?”

    “当然。”

    司马懿心情大好,“每天吃一只鸡,这是雷打不能动的。”

    “我可不会像李贼那样将身子给熬坏了,呵呵。”

    次日,一大早。

    司马懿早早起床,他再次找到张鲁、张卫兄弟。

    他并没有放弃说服二人的打算,而是换了一种方式。

    “两位天师希望在齐国传教,可要传于齐国,必先过河北。”

    “若无李翊首肯,我大汉半部疆域都无人肯信五斗米教。”

    “懿之所言是否?”

    张鲁、张卫对视一眼,不置可否。

    司马懿缓步近前,影子如黑云压顶。

    “懿窃以为,天师断不可答应李翊开出的条件。”

    “一旦许其今日设监,明日便会派祭酒。”

    “后日就要修改米教教义。”

    突然抓起案上茶盏,将残茶泼洒于地。

    “届时——不你们过是他驯民牧众的傀儡!”

    “供奉于庙上的泥塑木偶罢了。”

    司马懿的话回荡于廊间,张鲁、张卫皆是面色沉重。

    这时,一名教众急匆匆地跑了进来。

    “不好了师君!”

    教众慌不迭地拜道,“河北、河北已经开始抓人了!”

    “什么?”

    听闻此言,张鲁、张卫惊得同时起身。

    看来李翊不是说说而已,他是真的雷厉风行。

    “如何啊?”

    “两位天师想清楚没有。”

    司马懿抓住机会,再次发问。

    张鲁蹙起眉头,问:

    “既如此,未闻雒阳令有甚妙计?”

    司马懿目视殿外甲士,冷笑道:

    “惟当以正合,以奇胜。”

    “吾昨日已经言明,我米教绝不效张角故事!”

    张鲁一挥衣袖,案上经卷翻动。

    司马懿冷笑一声,压低声音说道:

    “张天师宽心,倒不必非要造反。”

    “只肖正常布道即可。”

    说着,以手指蘸茶,在案上画出一“示”字,然后有条不紊地分析。

    “彼若强设靖民监,汝便称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