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20章 中原大战正式打响,开辟第一战场陈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20章 中原大战正式打响,开辟第一战场陈地 (第2/3页)

大臣们全都忘不了被李傕、郭汜所支配的恐惧。

    刘协沉吟不答,显然他不愿意跟着去。

    夏侯惇遂进言道:

    “旧都雒阳,经魏公修缮,宫室已经完备,可奉陛下还于故都,以安天下之心。”

    “况陛下若真有所需,木石砖瓦,克日可办。”

    “宫室营造,不须月余。”

    “又何忧哉?末将恳请陛下迁都。”

    这里有一个细节就是,夏侯惇在刘协面前始终是自称“末将”,而不是“称臣”。

    我们常说,东汉是二元君主制,属下可以对自己的主公称臣。

    事实上,不论是在魏国还是在齐国。

    曹操的手下与刘备的手下,都分别授予的是魏职与齐职。

    而夏侯惇受的却是汉职。

    这其实是臣子的最高待遇,因为名义上天下仍是大汉的天下。

    曹操、刘备不管称公还是称王,那都是汉帝的臣子。

    所以说,授予属下汉职,其实是与曹刘并齐的最高待遇。

    但夏侯惇却坚持不受汉职,请求曹操授予他魏职。

    因为他只想当曹操的臣子,不想当汉臣。

    这展现了夏侯惇高超的政治觉悟。

    所以他在面对汉帝刘协时,并不称臣。

    面对夏侯惇的咄咄逼人,刘协脸色大变,侧目视国舅董承。

    董承会意,乃俯身在刘协耳旁低语问,“陛下有何吩咐?”

    “如今人为刀俎,朕为砧板上的鱼肉。”

    “为之奈何也?”

    董承眼珠骨碌碌一转,忽然心生一计。

    当即低声向刘协献计道:

    “……陛下,雒阳乃曹操根基,若入其地。”

    “则如鱼困涸泽,鸟缚牢笼,再无辗转之机。”

    “今曹、刘相争中原,战事一触即发。”

    “观其势同水火,且皆是倾巢相争,必然是要拼个你死我活的。”

    “依老臣之见,倒不如就暂留陈地,以观其变。”

    “待二虎相斗,必有一伤,届时陛下或可坐收渔利,重振汉祚。”

    此前被曹刘两大势力夹在中间,刘协无可奈何,只得听天由命。

    大臣公卿们都劝刘协坐观时变。

    如今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可不就是机会么?

    念及此,刘协眸中复有燃起了一抹光彩。

    夏侯惇见此情景,乃复逼问道:

    “陛下!迁都之事,关乎社稷安危。”

    “还望陛下速速定夺,如若犹豫不决,末将就难保陛下的安危了!”

    此话是话里有话,但话中的威胁之意已是溢于言表。

    殿中群臣无不屏息凝神,唯闻甲士佩刀轻响。

    董承暗扯帝袖,帝乃缓缓抬首,故作迟疑道:

    “迁都乃国之大事,不可仓促而断。”

    “卿等且退,容朕思之。”

    夏侯惇眉峰一沉,正欲再言,曹洪已按剑厉声大喝:

    “刘备兵锋将至,岂容拖延?”

    “陛下若迟疑不决,恐为奸人所误!”

    左右将士亦横目环视,殿上侍卫皆惧其威,不敢稍动。

    刘协眉头紧皱,沉吟半晌,才缓声开口:

    “这样罢,诸位爱卿且退。”

    “容朕去后宫与皇后商议,只要半个时辰。”

    “半个时辰之后,一定给将军们一个答复。”

    诶你!

    曹洪还欲再谏,却被夏侯惇一把伸手拦住。

    他朝刘协恭恭敬敬地作了个揖,正色答道:

    “那陛下且先去后宫,我等暂退。”

    话落,朝曹洪等人一招手。

    哼~

    曹洪闷哼一声,不情愿地跟着夏侯惇出去了。

    但仍然叮嘱甲士,将朝堂围住,勿要放走任何一名公卿大臣。

    “元让兄,我等距离陈地只是比刘备稍近一点而已,并不比他快上多少。”

    “如果多耽搁下去,等刘备来了,事情可就不好办了。”

    “……好罢,反正就半个时辰时间,量那小皇帝也掀不起多大风浪来。”

    念及此,夏侯惇与曹洪皆是不以为备。

    相信刘协真的回后宫去找王后商议了。

    话分两头,

    却说刘协退入后宫,急召心腹近侍,密令其潜出宫禁,速召陈王刘宠。

    原来,刘协蛰居陈国之时,早暗遣亲信于后宫与朝堂间修筑密道,以备不时之需。

    只因曹操、刘备之耳目遍布朝野,唯有后宫监守稍疏,故此事竟无人察觉。

    刘宠得诏,即刻率麾下精锐蹶张士百人,执劲弩利刃,自密道疾入,径抵殿前。

    众将士列阵护驾,弓弩上弦,锋芒直指殿门。

    未几,夏侯惇、曹洪闻变,率甲士匆匆赶至。

    见殿上弓弩森然,天子端坐于御座,刘宠按剑侍立,不由愕然。

    夏侯惇强压惊怒,上前拱手道:

    “陛下此举何意?”

    刘协神色凛然,不复先前畏缩之态,沉声道:

    “迁都之事,国之大事也。”

    “尚需从长计议……”

    “夏侯将军且暂退城外,待朕与群臣商议妥当之后,再行定夺。”

    什么?这!

    夏侯惇一时愕然,万没想到自己竟会被小皇帝给耍了。

    曹洪闻言大怒,厉声喝道:

    天子受奸人蛊惑,竟欲抗命乎!”

    言罢,手按佩剑,便欲挥兵上前厮杀。

    夏侯惇急忙将之拦住,低声道:“不可造次!”

    “刘宠弓弩已张,若贸然冲突,恐伤及天子。”

    “届时弑君之罪加身,魏公大业危矣!”

    曹洪咬牙切齿,恨恨道:

    “区区百人,何足惧哉!”

    夏侯惇摇首,阴声道:

    “非惧刘宠,惧刘备也。”

    “若天子有损,彼必借机兴兵讨逆。”

    “届时天下人群起而攻,吾等将何以自处?”

    曹洪虽然愤懑,然听完夏侯惇的分析后,亦知其中利害,只得按兵不动。

    夏侯惇深吸一口气,强忍怒火。

    向前一拱手,强作恭顺道:

    “陛下既有疑虑,臣等自当遵从。”

    “然刘备狼子野心,不可不防,望陛下早作决断。”

    言毕,率众悻悻退去。

    今日之事,绝对是夏侯惇平生第二大耻辱。

    飞龙骑脸之局,竟被没有实权的小皇帝用几百个人给逆风翻盘了。

    上一次这种奇耻大辱,还是被吕布偷袭兖州时,被他给绑了找曹操勒索赎金时。

    肉票将军的外号就是这么来的。

    待魏军全部退出宫门以后,殿上群臣方长舒一气。

    董承、赵彦等人皆是喜形于色,纷纷向刘协拜贺:

    “陛下圣明!今日挫其锋芒,汉室之幸也!”

    朝中大臣见逼退了魏军,无不弹冠相庆。

    被曹刘压制了这么多年,都快喘不过气了。

    如今总算正面赢了曹操一回。

    这算是自迁都以来的首次“大胜”。

    既然有了第一次,就一定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或许汉室,真的还有复兴的希望。

    刘协亦亦展颜,然目中忧色未消,叹道:

    “现虽逼退了夏侯惇,然曹操岂肯干休?”

    “诸卿当速谋后计。”

    刘宠肃然道:

    “臣愿死守宫禁,纵曹操亲至,亦难逼陛下就范!”

    “……嗯,有劳陈王了。”

    刘协一摆手,他手上的牌还是太少了。

    虽然暂时逼退魏军,但形势于他而言依然非常被动。

    接下来如何动作,完全只能看齐国那边的人如何采取行动才行。

    而偏偏如今魏军封锁了陈国,刘协就算先派人出去打动齐国动向,也无能为力。

    只能是静静地等候消息。

    ……

    却说李翊已率河北劲旅渡河而下。

    关羽亦领青州虎贲出泰山之险,会合李翊军一同南下。

    刘备则亲督徐州精锐,率兵进了入豫州地界。

    三路雄师旌旗相望,皆向中原腹地挺进。

    因荆州、淮南之师尚在途中,且诸葛亮与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