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95章 都想当主公,谁来做大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895章 都想当主公,谁来做大将 (第1/3页)

    尤启立当然就是那口恶气了。

    让卫东从看见他就开始骂。

    连看见汪志文跟他在一起都怕小年轻被影响到,赶紧撵了去跟粱嘉辉同行相近。

    自己来面对:“你特么把我害惨了,赚钱就抓住时代机遇好好赚,去碰瓷那些ZZ标杆做什么,国资民营……那是能走得通的道路吗?”

    这方面的教训不要太多,烟厂老总,水厂老板、西装厂长多了去的著名企业家都栽这上面。

    很多第一代著名企业家其实都是给国资打工,最后却搞得一地鸡毛。

    甚至包括洪天成,如果没有让卫东插手帮他彻底隔开资产纠纷,也会跟国资反目成仇。

    国资、民营本就是两个矛盾的元素。

    资本是工具,放在那是死的。

    需要有人来操作才能升值,指望体制内的结果就是国营厂那种下场。

    经济能人有本事把企业操作好,却没钱当资本。

    看似一拍即合的场面,久而久之谁甘心当个傀儡主公。

    尤其是跟赚得钵满盆满的私营老板比,更容易心态失衡。

    心眼踏实的要求高薪分红分股,手段花样多的就慢慢把资产侵吞转移了。

    尤启立不紧不慢:“你不是走通了吗?”

    让卫东噎了下:“可你对着媒体吹我这套叫国资民营,会带动别人都跟着学,绝大部分都会搞破产的!”

    尤启立的思路角度确实清奇:“这不就反而证明你的珍贵了吗,我又没说这种新型企业模式放之四海而皆准,越是失败的多,才越反衬出你的成功,相关部门会加倍信任你这个独苗苗,我为什么要在意那些失败者?”

    让卫东彻底噎住。

    刚刚在沪海市里面的局面,不就是这个结果?

    看似自己做汽车产业链、做深水港码头只象征性的拿一元年薪,还要贴钱费力,实际上这种超级大项目的经营过程中,有巨大的利益来去。

    哪怕不以权谋私也能轻而易举的关联获利,带动市场扩大资产规模。

    更何况他现在哪里在乎的是钱财收益。

    对整个产业发展,社会就业影响力的推动才更有成就感。

    姜还是老的辣啊!

    让卫东其实很清楚自己的行事套路都是学自尤启立,只是更稳健的加上天眼保驾。

    现在多看两眼尤启立有发现:“最近在粤州的冰箱生意做得很顺手吗?”

    肉眼可见的没了之前那种汲汲奔走仓惶感,富态稳定不少,粤州的早茶靓汤看来很养人。

    尤启立也低头自看下,泛起笑容:“看得出来吗,没错,我们已经交货了三千台冰箱,对,还按照你的要求进口交付了一千套LG的制冷机组给李经理,你那些外贸工作人员、销售人员、财务人员的确具备很高的业务素质,做起来事半功倍!”

    想起国集那边已经把几十套冷藏集装箱送上高原,现在又开足马力生产冷藏柜去抢占HK的市场。

    让卫东心头已经化解了刚才的“恶气”。

    其实他也明白这是巨大的生意规模,不过是在反复给自己强调不要在意财富,心理暗示是麻烦是责任是重担而已。

    沪海深水港码头的董事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