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10章 不想赚钱的才能赚大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910章 不想赚钱的才能赚大钱 (第3/3页)



    是让卫东的资金和池世明从德叔那搞来的卖身款支撑。

    现在终于看到几十倍的资金回来,肯定激动万分:“把这些港币都交付了?”

    让卫东满意的观察到池世明没有半点贪婪舍不得的心态,这点才是最难得的:

    “沪海市里面搞这个国际社区,除了吸引外商、华侨去投资生活,也是为了获得外汇,这境外销售的资金全都给他们,自然会换成人民币在沪海兑付给我们,然后这笔房款就真是我们的吗?”

    池世明肯定的点头:“你说过,大头给市里面,我没问题,我明白这个道理!”

    让卫东开心的搂住他低声:“卖两千美元一平方,在HK的地产公司也要交税,要产生各种费用,辉仔的广告费用,电视台播出成本,七七八八做点账都是正规合理的,然后我们在沪海各种配套设施、垫资也有成本,按照汇率一万四每平方,我们拿四千,其他一万拆成城市建设费、绿化园林费,甚至土地使用费之类,反正我们帮着列些名目,一并交给市里面,看看反应?”

    换个纯港商,可能都要跳起来了,凭什么把七成多都上缴了。

    池世明这个两地跑的阴阳仔掐指一算:“嘿嘿,我们留了七亿多,全部投进后面的建设也能运转了!”

    现在建设施工不过展开十之二三,还大多是施工现场,早得很呢。

    让卫东也有算盘:“你说这国际社区的马路该谁建,树木绿化该谁掏钱,整个国际社区地块上的一草一木都是我们掏钱,那完工以后房屋卖完这些都是我们的?不可能我们来运营红绿灯、人行道,指挥交通吧,所以既然我们给了这笔钱,这些事是不是就该市里面来配套?”

    以前在税务单位就听过闲聊,一个楼盘周围的道路、环卫清洁、公交车、水电生活配套,每平方也是多少钱,这钱是政府来掏钱支付。

    所以很多小地方,在房地产疯狂爆发的年代,也借贷了不少钱来开发配套新区。

    等到地产崩盘就意味着地方上欠债不少。

    这会儿肯定还没这么完善的制度,每个环节都是模糊探索。

    更别提这种沪海建房、HK卖房的模式,三四十年后也不多见吧。

    池世明二话不说:“其实算成地价,就明白我们付出这些是应该的,只是内地还没按照这模式来而已。”

    让卫东才提醒:“德二哥前些日子到沪海跟我谈的时候,提到鹏圳在拍卖地块,我回来一问的确是,各方都在观望这种可能要改政策,征收地价的模式,所以我们不可能占着两百万方的地块,以后几年让人看着心痒痒的来抢吧。”

    池世明佩服得很:“你在大事情上总是清醒正确的,我照着做就行了,不会有其他想法的。”

    让卫东还是要把地产界的双花红棍笼络好:“我们赚到的港币虽然都换走了,但你想在HK做地产,电脑这边的美刀可以再换给你,所以不用担心在HK没资金,你的收益想换到HK来都没有问题。”

    池世明就嗷嗷的扑向沙田地产了。

    但池太太就要把邹慧敏当成地产代言……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