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0章 为什么不行呢 (第1/3页)
倒也没那么傻逼。
船用油耗就是这么惊人。
而且高速艇从来都是油老虎,速度更是要用金钱换取,只是这款船型的确太耗油了。
造船厂帮大客户办了个用油证,在长江沿途航道油库能加到一块八的平价油。
满载一万五千升的油箱,加满都得两万七。
稍微在长江口试了试,太过于拉风,就没敢到卢家嘴外滩水面去显摆,悄咪咪的开船回家。
董雪晴带着娃和拉姆欢喜得船上到处跑跑看看,客舱八十多人的座位跟豪华大巴差不多。
三连座铺上被褥就能当单人床,楼上驾驶室后还有VIP舱观景台,转角皮沙发舒适得很。
实际上要改装座位满载一百五十人都没问题。
只是用于港澳鹏的日常短途往返,就没有卧室舱,厨房也是空乘级别的简单加热水平。
现在只后悔该在乡下老镇多买点各种土特产,全都可以带走。
不然就二十来个人跑两千三百公里回去,感觉有点亏。
让卫东熟悉这边也有老镇,当年他和章兰芝就是到这边来游览时候摊的牌。
给长江航运送货,来来去去多少次,再也没去过。
现在似乎放下了心结,带着家人随员们去吃本帮菜,顺便开启买空模式,什么松饼、松糕、薄脆,农家的丝绵被、绣品,反正只要能买到的统统买走。
拿回去当礼品奖品分发给员工也行,还在沪海买了不少时兴衣裳、电器。
往船上堆呗,警卫员、司机们都乐得一趟趟运。
结果买得太过嗨皮,足足耽误了两三天,把长江口周围的几个镇子、工业区都逛买个遍。
恰好粱嘉辉从外地赶过来,忧心忡忡的跟上,完全没有因为《棋王》在内地卖了八百多个拷贝赚钱的喜悦。
明明HK那边电影公司的局面风生水起,让卫东把右岸伸进电影界的黑手都斩了,他也没赶回去抢着拍片。
而是顺着《棋王》的上映,跑了很多省市地区。
各地都有分公司、销售人员接待协助,所以效率非常高:“我发现乡下有种露天电影放映员,他们正在大量失业退出市场,能不能想办法改进下这部分电影播放。”
让卫东才从记忆里挖起这茬来。
上辈子二十岁不到就断手进了税务大院吃皇粮,也不爱回乡下。
所以这之后的农村生活对他其实断档了。
但粱嘉辉一说他肯定能想起来。
电视出现之前,农村的娱乐生活很匮乏,能看一场露天电影就是极大的享受。
如果知道哪里晚上放电影,不管大人还是孩子都像打了鸡血一样,走五六里路也浑身是劲。
当时看电影的人多到比赶大集都夸张,特别是放映《渡江侦察记》、《少林寺》这类片子的时候,连银幕后面都站满了人。
记得小时候听说邻村有电影,让卫东都能早早吃了晚饭,和六七个同伴一起去,还牵过二凤的手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