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6章 88年,还不发发发 (第3/3页)
他们搞定光驱生产许可的时候,顺便花了一千五百万美元,从贺兰买了条光盘生产线。
很麻烦的。
要搞无尘车间,要电铸制作昂贵的金属母盘,然后才能压到塑料片上成为光盘,最后还要镀上反光膜,刷涂保护层,印刷光盘上的图案。
这就跟印刷原理一样,起码几千张才开做,要几万、几十万张才能把每张成本平摊下来。
试问这个年代,光驱没有普及,有多少软件厂商会做几十万张来卖?
不能自己写,只读光驱就没有什么可用的光盘。
没足够的光盘内容,就没人愿意花昂贵费用去买两三千美元的光驱来用。
这是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这么贵的东西,到底有没有值得投入的前景,各方都在犹豫。
本来要CD那边把场面做起来,又出现了可以自己写入的刻录光驱,实现了个人化制作,才让降价的读取光驱疯狂普及。
让卫东他们恰恰就“精准”的踩中了这个普及点。
他指着电脑形容:“这才哪到哪,今年我们搞出来个很有意思的东西,一定能让苹果电脑再创辉煌,做大做强!”
史蒂夫问明白是光驱,还有点皱眉:“这有什么特别,一种新的读取设备罢了,而且只读不写有什么意思?”
让卫东转头对秘书示意,虞晓秋赶紧从自己背着的双肩包里拿出个精美的CD盒。
比市面上的普通CD都要精美,外面有彩印纸盒,有漂亮的“APPLE”苹果字样,史蒂夫已经有点笑意的嫌弃:“这设计不怎么样啊……”
可翻开立刻愣住。
因为旁边密密麻麻的都是软件试用版名单!
游戏、、看图、文字处理、图形处理、音效处理,分成几大类密密麻麻!
他是顶尖高手,只是这一年有点仗剑四顾,无人能敌的高手寂寞了。
现在立刻意识到这玩意儿有什么用:“都是功夫软件的产品?”
让卫东是开放心态:“你这里有什么,或者外面有什么好软件,都可以放进来,随机赠送一张这个,你觉得消费者会喜欢吗?”
这些软件都是何玉柱带着他的团队,七拼八凑的做出来,各种成功不成功的都塞进去,加上老黄那边的软件公司,包括元信子那边的算命软件啥的,各种渠道改成英文版凑了张600M的光盘。
这年头的软件都很小,几百K居多,几兆都算大,几十兆已经是超级无敌大软件。
所以一张盘能装很多很多。
不知道在欧美电脑发展史上,有没有出现过这种盗版催生的玩意儿。
反正让卫东记得九十年代,盗版横行的内地,很多软件光盘都是这样的大杂烩。
很多都是劣质盗版厂商,随便拼凑起来,大多都没啥用。
但恰恰是这种好像在垃圾堆里淘纸皮的未知探索感才最有趣。
搭配已经降价到五百美元“成本价”的光驱。
加上高保真电脑音箱,用电脑就能播放高品质的CD音乐。
这88款苹果电脑,就问是不是发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