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张辽来也 (第2/3页)
每一个五十人队,就有一个这样的挡箭墙、车力上弦装置。
羌人投射而出的箭矢、石块虽纷纷扬扬落下,但很难伤害肩靠墙壁的肉搏甲兵,挡箭墙后面的工作小队更是安全。
赵云观望之下,双方很快就隔着齐肩高的冰墙对戳起来,时不时就有前排羌人被推挤登上冰墙,立刻被待命的强弩集火狙杀。
以至于双方前排都隔着冰墙乱戳,战斗很快就陷入相持阶段。
而赵云东侧,是徐晃中军营垒。
有西北赵云、东南方向的张辽分摊压力,徐晃中军营垒接战之际就以储备充足的强弓硬弩射退了乱羌联军。
重装甲兵继续兼职弓弩手,对营外诸羌联军持续对射。
营内守军依赖防御工事躲箭,营外参与进攻、对射的诸羌弓弩手、投石手要么靠稀疏的队形,要么靠本部落持盾奴隶来提供战场掩护。
中军瞭望台,裴秀佩戴冰冷面甲观察,担忧会快速消耗箭矢储备。
不等他做出反应,徐晃的传令兵就出现在前线,营内弓弩射击频率下降,开始改用强弩还击。
这样的冰雪环境下,弩矢射出去后,对方除了从人身、盾牌上获取外,很难搜集绝大多数落在雪地的弩矢。
弓箭则不同,带有箭羽,落地后往往插在地上,很是显目。
而且弩矢是横向飞行过去,能杀伤一条线,直到命中为止;而弓箭抛射而出,只能杀伤固定点位,杀伤效率明显不如弩矢。
就这样,交战开始后徐晃中军以高频率弓弩压制羌人后,就以相对悠闲的姿态开始还击,等待战局变化。
裴秀见本营稳定下来,就去观察两三里外的张辽营地。
这场战斗就如大家预料的那样,远道而来的鲜卑人不可能主动、率先为羌人流血。
处于战略主动方的鲜卑人更像是观战者,虽然没有什么督战行为,但在羌人阵列后立阵观望,能稳定羌人的后方,即便正面攻势不顺,也不会在撤离后退时发生难以遏制的大溃败。
裴秀还有心思分析鲜卑人此刻发挥的作用,而东南营地的张辽已经无暇思考这些。
张辽开战之前就从各营征选健儿,以高标准选中八百人。
此刻这八百人留在营中不动,骑营在南依托壁垒与骚扰的羌骑对射。
正面战场上,两个营的步兵防守本就较宽的战线有些捉襟见肘,未能如中军徐晃那样第一时间射退羌人。
仿佛察觉破敌制胜的战机,张辽正面的羌人攻势凶猛。
时不时就有小股羌人组织发动的破墙、翻墙,或被矛戟逼退,或被一个个应急小队快速扑灭这种苗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