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四章 欢迎来到现实(五合一) (第1/3页)
皇天城废墟之上,万籁俱寂。
谢谦的身躯与他的“道”一同化作了虚无,连带着那支撑他谋划了一千三百年的执念,都尽数消散在了这片他曾想一手重塑的天地之间。
下方,那些幸存的儒家弟子们,依旧呆立在原地,神情恍惚。
他们心中的圣人已经彻底死去,一生信仰与眼前的皇天城一同化作一片断壁残垣,一时间竟不知该何去何从。
是该为夫子的逝去而悲恸,还是该为自己被利用欺瞒而愤怒?亦或是,为那刚刚升起的质疑而继续迷茫?
没有人知道答案。
萧盈好立于白龙军阵前,遥望着站在废墟前的顾芳尘。
除了她,还有般若莲月、许负、施清光、宁家三人,以及所有的修行者、军队将士,都见证着这一幕。
所有人此刻皆是心神激荡,久久不能平息。
今日之战,已经彻底超出了他们对修行的认知。
这是两个一品之间的战斗,是真正的“道争”,而顾芳尘所展现出来的力量,对谢谦——这个他们眼中曾经无比权威的“儒圣”不单单是打败而已,这根本就是碾压!
这样的差距,太可怕了。
因为,不仅仅是尧山书院的儒家弟子们心中迷茫了,他们也一样迷茫。
这一刻,除了宁采庸之外,其他人即便曾经对顾芳尘已经有了较深的认知,此时也都重新刷新了一遍。
那个依旧身穿白袍的青年身影,一瞬间好像变得相当遥远。
而就在这片诡异的沉寂之中,那自天门山方向传来的声音,忽然之间清晰地回响在每一个人的耳畔。
“顾芳尘,现在,来让我们真正地谈一谈吧——”
这声音并不响亮,甚至可以说是平静,不带丝毫烟火气。
但它穿透空间,直抵神魂,仿佛蕴含着某种不容置疑的至高规则,让听见的每一个人都心中一颤。
众人瞳孔紧缩,心中迷茫又震惊。
这……又是谁?!
在“儒圣”谢谦陨落之后,还有谁能够用这样的语气和顾芳尘说话?
但更可怕的是,他们竟然对这道声音升不起违逆的念头,就好像他说的任何一句话,都是无可辩驳的真理。
天门山顶上。
随着萧真武的话音落下,那具属于应白首的枯槁肉身之上,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原本这具肉身已经失去了所有的血肉,变得与骷髅无异。
但此刻,那干瘪的皮肤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饱满、莹润,如同枯木逢春。
花白的头发迅速转黑,披散在肩头。
原本佝偻的身躯缓缓挺直,节节拔高,恢复了昂藏挺拔的姿态。
覆盖在他身上的尘埃与岁月,如同被风吹散的沙砾,簌簌剥落。
最终,一个面容俊美威严,身穿一袭古朴的玄色皇袍,双眸平静的中年男子,出现在了山巅之上。
他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整个天门山,乃至方圆百里的山川河流,甚至于灵气,都发出了震颤,每一处草木都在向他俯首。
他并非在借用天地之力,而是天地在自发地向他朝拜。
向着那始古的人皇,“衡常”之道的主宰。
“嗡——”
虚空微颤,下一刻,他的身影便消失在了天门山顶,直接出现在了皇天城的上空,与顾芳尘遥遥相对。
顾芳尘看着他,神情不变,对此人的出现没有半分意外。
宁采庸的“天”道,只能困住他一时,挣脱是迟早的事情,能够赶在他出来之前,将谢谦这个“传道”最初之因杀死,就已经足够了!
被“天”道封印着的,是一整段的历史,其中的时间是凝滞的。
但是,“天”道之外,时间依旧在流动。
其中的人事物,但凡没有侥幸逃脱被封印的命运,在几百万年的时光冲刷之下,都已经化作尘埃。
一旦离开“天”道的范围,就会直接消失。
萧真武的肉身和神魂也是一样的。
所以,他选择依凭在一具新的肉身上,将自己的因果也强行覆盖了上去,替代了应白首的存在。
“【衡常道主·始古人皇】……萧真武。”
顾芳尘缓缓吐出这个属于《尘中镜》最终BOSS的名字,和对面的男人目光对视,目光冰冷:
“应白首的肉身,你用着还习惯么?”
“一具还不错的容器。”
萧真武说着,抬起手挽了个剑花。
这把剑,曾是唯一一把箴品宝剑,其名为【病春】。
而今,持有这把剑的人,当真重新活了过来,病树前头万木春……可惜,人却不再是那个人了。
他看着手上的这把剑,看着剑身上对面顾芳尘的倒影,像是在观察一个有趣的错误,摇了摇头:
“可惜,他的剑道以‘流水’为师,水无常形,兵无常势,曾几近‘无常’之道,充满了‘变化’,与‘衡常’之道相悖,已经被我尽数修正了。”
他抬起手,那本该属于一位绝世剑圣的手掌之上,没有任何常年握剑留下的老茧,完美得像是一件艺术品。
顾芳尘心中微沉。
应白首的剑道,是此世最顶尖的道之一,却被他如此轻描淡写地抹去。
关于应白首的信息,在游戏中少之又少,但作为曾经抵达了一品,和谢谦相同位格的修行者,又在封印“天门”之后留下了重要的线索,而后以肉身封锁了“天门”,等同自杀……
顾芳尘也曾疑惑,应白首是否死得太过轻易,以他的能力,难道就真的做不到把“天门”封印之后,再全身而退吗?
尤其是在知道,宁采庸就是“天”道之后,两边的目的,实际上应该是一致的,又怎么会需要他牺牲自我。
原来他修的是“无常”之道。
“衡常”与“无常”,根本就完全相反的两个道。
只怕是在他晋升的一瞬间,就被萧真武暗算了吧?所以只能在死之前留下信息,提醒后来者。
“你斩断了‘传道’之因,斩断了所有‘道’继续传播的路径,这很好。”
萧真武的语气竟然有几分赞扬,他笑着感叹道:
“可‘传道’,也是一种变化,如今,这个世界只需要保持原状继续运行,‘衡常’之道,便能够彻底充塞任何一个角落。”
“顾芳尘,你替我剔除了其他‘道’的干扰,居功甚伟啊。”
他又话锋一转:
“但还差了一些……它治标不治本。”
“此世之沉疴,在于‘变化’本身,人心易变,故有纷争;四时更替,故有生死——一切苦难,皆源于‘无常’。”
“所以,你要建立你的‘衡常’之道,让世界归于永恒的静止?”
顾芳尘冷声道。
“是‘修正’。”
萧真武悠悠纠正道:
“修正所有的错误,让此世回归它本该有的,最完美、最稳定的形态,而你,顾芳尘,便是此世如今剩下的那个,最大的一个‘错误’。”
他话音未落,顾芳尘已然出手。
萧真武早就已经疯癫了,此刻的他究竟是个什么东西还还未可知,对付这种偏执的“道”,言语已是多余。
他伸出一根手指,对着萧真武,如同方才对付谢谦一般,凌空一点。
【点真成假】。
顾芳尘直接尝试将萧真武本身进行否定,他冷声道:
“你的存在,是假的。”
无形的意志瞬间笼罩了萧真武。
刹那间,萧真武那凝聚了百万年“衡常”之道的身躯,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透明、虚幻。
构成他存在的“真实”属性,正在被强行剥离,替换为“虚假”的概念。
他周身的空间开始扭曲,光影交错,他的衣袍、发丝、乃至那双漠然的眼眸,他的身形如水中倒影般剧烈晃动。
仿佛下一秒,就会彻底消失,仿佛他这个人,这段历史,都只是一场无人记忆的梦,下一刻就要被从“现实”中彻底抹除。
然而,这晃动仅仅持续了半息。
面对这足以让谢谦在一瞬间神魂俱灭的攻击,萧真武的脸上,却流露出了一丝……近乎嘲弄的神情。
“愚蠢。”
他冷笑一声。
“你还不明白吗,顾芳尘?”
霎那间,来自整个世界的力量,将原本已经几乎扭曲的萧真武的虚幻身影,重新稳固了下来,迅速由虚返实。
“在这方天地之内,‘我’的存在,早已与世界的存在画上了等号。我,即是此世的‘真实’本身,你否定我,就是在否定这片天地。”
萧真武的身影骤然凝固,比之前更加真实,连衣角都不动一下,仿佛化作了支撑这片天地的擎天之柱。
顾芳尘的瞳孔微微一缩,心中一沉,暗道果然。
他不是没有想过直接对萧真武进行否定,但是萧真武的“衡常”,是在“真”、“假”、“天”之后诞生的第四个道。
是构建出整个世界的根基之一,也即如今所有的“固有规则”,只要存在,就受到“衡常”的影响。
如果没有“衡常”,树不成树,花不成花,人也不会再是人的模样。
甚至于,就连顾芳尘本身的存在,都是基于“衡常”。
顾芳尘此前使用【点真成假】和【化假为真】两个技能时,就隐约感受到过来自整个世界的阻力。
此时,当面对萧真武本人时,这种阻力终于有了具象的体现。
“‘真假’之道,其实很有趣。”
萧真武淡淡道:
“它能凭你的意志,定义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假’。”
“只可惜,它定义的是基于‘认知’的真实,而非基于‘事实’的真实。”
他抬起眼,道:
“你听过关于参禅修行的三个境界吗?”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此时此刻,对于你而言,‘山’,便是‘真实’。”
“你可以说山是假的,但实际上,山不会因此消失,而我,就是此世之‘山’,是构成此世的‘理’。”
“你否定的,不过是世人对于我的‘认知’,而并非我的‘存在’。”
“只要这个世界仍旧存在,‘衡常’之道,就不会消亡。”
说罢,他缓缓抬起手,对着天空之上那片由顾芳尘力量显化的璀璨星河,轻轻一挥。
“此天,当回归此天。”
一声令下,那片深邃广袤、星辰流转的宇宙奇景,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瞬间抹去。
流淌的星河倒卷而回,晕染在草木尘埃上的异象尽数褪去。
天空,恢复了它原本的样貌。
仿佛方才那重塑乾坤的惊世奇景,从未发生过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