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朱标:看着朱卿有着一种亲近感! (第2/3页)
肩负无数百姓的存亡,绝不可太过伤怀。”
朱应的话语,发自肺腑,饱含着对朱标的关切与尊重。
朱雄英,作为皇长孙,又是朱标与爱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其在朱标心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这份父子之情,犹如朱元璋对朱标的舐犊情深一般,深厚而浓烈。
丧子之痛,显然是多年来让朱标始终难以释怀。
从朱标方才的言语与神情中,朱应便能清楚地感受到,这份伤痛,已然成为朱标心中一道难以愈合的伤疤。
“你说得对。”
朱标目光温和的看着朱应,眼中满是赞同之色,缓缓说道:“朱应,你知道吗?”
“今日在见到你后,孤实则也是大吃一惊。“
“你的眼睛,与当初雄英的简直一模一样,犹如复刻一般。”
“唉,或许也是孤思念过度了吧,竟产生了这般错觉。”
“不过,今日与你交谈,让孤倍感欣慰。”
“整个天下间,除了与父皇倾诉心声外,也唯有你能让孤如此畅所欲言了。”
朱标一脸温和的说道,看着朱应的目光中,饱含着深深的信任感,仿佛将朱应当成了自己最亲近的人。
“能得殿下如此信任,此乃臣之荣幸。”
朱应连忙笑着回应,心中对朱标的戒备,在这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谈后,已然悄然放下了几分。
“孤也不知为何。”
朱标微微摇头,脸上露出一抹若有所思的神情:“见到你的第一眼,便觉尤为亲切,仿佛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让孤都忍不住想要与你倾诉心声。”
朱标笑着说道,言语之中,满是感慨。
正在这时。
銮驾外传来罗扬恭敬的声音:“殿下,已经到了奉天广场。”
“今日与朱卿一谈,倒是第一次觉得皇宫至奉天殿的路近了不少。”
朱标嘴角含笑,转头看向朱应,说道:“也罢。”
“待得朝议结束,孤与父皇再单独与朱卿宴饮,好好畅聊一番。”
朱标说着,不等朱应回应,便直接伸手掀开幕帘,率先走了出去。
朱应见状,转身看向自己的妻儿,脸上带着温柔的笑容,轻声问道:“你们是在此等候,还是先行归府?”
“殿下已经交代了。”
沈玉儿眉眼含笑,声音温柔如水:“我们先行归府。”
此番能够前来迎接夫君凯旋归来,还能一同乘坐銮驾进入皇宫,沈玉儿已然觉得无比满足,心中满是幸福与喜悦。
作为女子,她深知此刻丈夫身负重任,诸多事务缠身,自当以大局为重,不能因自己而耽误丈夫的正事。
“好。”
朱应笑着点头,而后蹲下身子,对着朱文熙认真的说道:“熙儿,你可要好好保护好你娘,等晚些时候,爹就回家了。”
“是。”
朱文熙小脸一正,神色认真,仿佛将父亲的嘱托当成了一项无比重要的任务,郑重其事的应道。
随即!
朱应转身,稳步走下了銮驾。
抬眼望去,已然身处皇宫大内。只见周围的广场之上,四处站满了身披红披风的禁卫军,他们如同一尊尊雕塑般,镇守在广场各处。
这些禁卫军,虽没有北疆将士那种久经沙场的杀伐锐气,但每一个人身上,都带着一种属于皇家宫廷的迫人威压,让人不寒而栗。
在广场的正中心,最里层的位置,矗立着一座气势恢宏的巨大宫殿。
朱应目光扫去,之前在城外迎接的文武大臣们,此刻已然井然有序地进入了这座宫殿之中。
显然,这座宫殿便是大明举行朝议的核心之地——奉天殿。
“大明的中枢之地。”
朱应心中暗自感慨:“如今,终于来到了这里。”
望着那巍峨耸立的奉天殿,朱应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既有对这座象征着至高权力的宫殿的敬畏,又有对接下来见到传说中的明太祖朱元璋的期待来。
“不知道传说中的明太祖,开局一个碗的朱元璋是什么样子。”朱应暗暗想着。
随后。
缓缓走下銮驾,抬眼望去,只见前方不远处,朱标已然整理好衣冠,端正的站在那里,面带微笑,静静的等待着朱应。
“朱卿。”
朱标见朱应走来,笑着开口问道:“皇宫大内,感觉如何?”
“当真是皇家之地,尽显威严,令人心生敬畏。”朱应笑了笑,如实回答道。
“哈哈。”
朱标爽朗的大笑一声,而后抬起手,指着奉天殿,说道:“走,随孤入殿觐见!”
“这一次孤亲自迎接你,便是为了先父皇一步见到传说中的冠军侯。”
“如今父皇想必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见你了。”
说着,朱标率先抬步,朝着奉天殿走去,步伐沉稳有力,一步一步,踏上那通往权力核心的阶梯。
朱应见状,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跟在朱标身后,亦步亦趋。
二人一同朝着高处的奉天大殿走去,每一步,充满了庄重与肃穆。
当二人来到殿外,朱标停下了脚步。
镇守殿外的禁卫军见状,立刻上前,神色恭敬的走到朱应面前,语气平和却又不失礼仪的说道:“侯爷,入殿觐见需解兵刃。”
“好。”
朱应心中明白,这是宫中的规矩,无可厚非。
当即伸手,取下腰间的佩剑,递向禁卫军。
禁卫军兵卒双手接过朱应的剑,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仿佛捧着的是一件稀世珍宝,语气中满是崇敬:“有劳侯爷了。”
“陛下有旨。”
就在朱标和朱应在殿外等候之时,殿内突然传来一声太监尖锐的高喊声,声音清脆响亮,传遍了整个大殿内外:“宣,冠军侯朱应入殿觐见。”
“入殿吧。”
朱标转身,对着朱应轻声安抚道:“无需太过紧张,你是我大明的功臣,为国立下赫赫战功,无人敢为难你。”
朱标似乎看出了朱应初次上朝可能会有的紧张情绪,特意出言宽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