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朱标:要是朱应是我的儿子就好了。 (第3/3页)
“趁着现在年关还有十几日,如果用飞鸽传讯,说不定还能让大哥赶上归应天过年。”
“儿子也很久为曾经见过大哥了。”朱标也是一脸挂念的说道。
在小时候。
朱标也是有沐英带着的,自然感情也是十分深厚。
“恩。”朱元璋也是重重点头,尽是牵挂之色的道:“传咱的旨意,立刻飞鸽传书配急报,让沐英安排好云南府的军务,携家眷入应天过年,告诉他,咱想他了。”
一旁的云奇立刻恭敬一拜:“奴婢领旨。”
而沐晟则是直接跪了下来:“多谢皇祖父隆恩。”
“好了,你们两个小子北伐也辛苦了,好好休息去吧。”朱元璋温和的说道。
“谢皇祖父。”
李景隆与沐晟道谢一声,然后带着激动,缓缓退出了文渊阁大殿。
顿时!
这大殿内也是清净了下来。
“北伐之战,彻底结束了。”
“标儿。”
“这一次北疆至少能够有五载太平了。”
“而且解决了北元这大患,咱也能心安不少了,未来你也少了一个大敌了。”朱元璋十分庆幸而感慨的对着朱标说道。
“爹的功绩,青史永载。”朱标正色的回道。
“得了。”
“你我父子之间就不要说这种话了。”
朱元璋笑着摆了摆手。
“元帝如何了?”朱元璋问道。
“割让北元疆土的契约已经签订了,为了活命,甚至都没有用刑。”
“而且听到未来我大明还会放他归于北疆,元帝更是顺从无比,只不过那传国玉玺的踪迹,他是真的不知道。”
“昔日他爹元顺帝也未曾告诉他传国玉玺的下落。”朱标沉声说道,也是带着几分不甘心。
朱元璋脸色也是冷了下来:“这该死的元顺帝还真的是有心眼啊,他肯定是想着让咱不圆满啊。”
“传国玉玺,吾华夏历代帝王传承根本。”
“他将传国玉玺藏了起来,这是要彻底断了咱的念想。”
显然。
对于传国玉玺,朱元璋也是有着几分执念的。
毕竟是帝王象征。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这八个字意义太大了。
“爹的功绩无需玉玺也足可青史永存。”
“这传国玉玺,或许是真的找不到了。”朱标也是带着几分失望的说道。
“罢了。”
“以后说不定会有机会的。”朱元璋叹了一口气,也不再纠结之此事。
随而。
想到了刚刚蓝玉的请求。
“蓝玉这家伙的心思,你可看明白了?”朱元璋话音一转,看着朱标问道。
“自然。”
朱标点了点头,面带沉思。
“可允熥性格太过柔弱,毫无皇族气概,儿子对于他也真的不知道该如何了。”
“唉,未来之事,未来再定吧。”朱标叹了一口气。
“让你再娶正妻之事如何了?”
“难道还准备拖着?”朱元璋也没有再说朱允熥,而是问了另一件事。
“爹。”
“此事再说吧。”朱标无奈的说道。
“标儿啊。”
“你是咱最完美的继承人,可咱不看到你选定继承人,终究是不安啊。”
“如果你真的打算培养允熥,那就要好好的规划一番了,不能坏了祖制,不能坏了规矩。”朱元璋语重心长的道。
对于朱标,朱元璋最为担心的还是这后继之人,除此外,别无担心。
“如果。”
“朱应是我的儿子就好了。”
“那样我就根本无需多想了。”朱标却是无奈的说道,也不知道是忽然的心思,还是带着几分失望,竟然说出了这话来。
而听到这话后。
朱元璋也是心底一颤,有些无奈的道:“你小子,又乱说胡话了。”
“爹。”
“你再给儿子一些时间吧。”
“继承之人,儿子一定会慎重对待的。”朱标则是开口保证道。
东宫。
蓝玉一身戎装,缓步就向着殿门而去,有了朱标的旨意,自然是无人阻挡,一路畅通无阻的进入了东宫内。
“吕氏。”
“去叫允熥来见我。”
当看到了在东宫大殿内的吕氏,蓝玉直接带着几分命令的口吻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