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零三章 百废待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零三章 百废待兴 (第2/3页)

调至少三成的基层税吏、治安官和农事官,火速派往杜尔和奇维列夫卡,我们需要人手,塔维茨基的成功经验,现在需要快速复制到新行省,尤其是那两个烂摊子。

    至于塔维茨基的农业税……还是暂时免了吧,免税三年。”

    杜尔行省和奇维列夫卡行省是烂摊子,实际上塔维茨基也没好到哪里去,说是恢复正常的生产,但是就克里斯看来,也就那样。

    现在搞什么农业税,不仅收不上多少税,还会打击蓝旗军的生产积极性,何必呢?

    克里斯又不缺那点农业税,缺粮的话,完全可以花钱购买,蝇头小利没必要斤斤计较。

    他的目光必须要投向更广阔的远处。

    况且,政府给底层民众花钱,也有利于经济循环,一毛不拔,反而出现财富不均匀的坏处。

    比塔维茨基更糟糕的,无疑是奇维列夫卡行省,紧邻雷泰利亚,整个冬天和春天拉锯战的主战场之二。

    雷泰利亚人虽然撤走了,但留下的是一片狼藉,村庄被焚毁,农田荒芜长满杂草,道路两边挤满了面黄肌瘦、目光呆滞的难民,以及腐烂的尸体。

    他们失去了家园和存粮,像无头苍蝇一样游荡,成为巨大的不稳定因素,恢复生产、安置难民、重建秩序,每一项都刻不容缓。

    不过奇维列夫卡虽然惨,但至少城市和港口的主体结构还在,重建的基础尚存。

    而杜尔行省……克里斯想到这个名字,眉头就紧紧锁了起来,这才是真正的“焦土”。

    杜尔行省,尤其是它的沿海港口城市,曾是米尼西亚王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

    然而,在春初时期,米尼西亚舰队先对这里进行了惨绝人寰的炮击,然后当雷泰利亚的骑军发起报复行动时,更导致这里发生了毁灭性焚烧……

    当硝烟散尽,呈现在巴格尼亚接收部队眼前的,是城市和港口近乎被从地图上抹去的景象。

    断壁残垣连绵不绝,焦黑的梁木斜插在瓦砾堆中,曾经繁华的港口只剩下扭曲的码头骨架和沉船的桅杆。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焦糊味和海水的腥咸,废墟下可能还埋着未能及时清理的尸体。

    农田?

    早已在反复的拉锯战和军队的踩踏、焚烧下化为一片片板结、荒芜的废土。

    难民的数量比奇维列夫卡只多不少,而且处境更加绝望……他们连一片能遮风挡雨的完整墙壁都难以找到。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被祸害”,而是彻底的“夷平”。

    重建杜尔,不是修补,而是在废墟上重新建造一个行省!

    其难度和消耗的资源,将远超奇维列夫卡,甚至可能拖累整个巴格尼亚的财政和精力。

    不过克里斯对此表示无所谓。

    “传令杜尔行省前线指挥官-马洛少将,他首要任务是清理废墟,挖掘尸体,集中焚毁深埋,防止瘟疫!

    同时,在废墟外围地势较高、相对安全的地方,建立大型难民营,搭建临时窝棚,从塔维茨基和国内调运粮食、药品、帐篷,先让这些人活下来,哪怕只是勉强活着。”

    他顿了顿。

    “另外港口……杜尔港是战略要地,必须重建。

    但不是现在,命令工程兵部队,先勘测废墟,寻找相对完好的深水区域,建立一个小型的、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