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588 我又行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0588 我又行了? (第1/3页)

    想到这里,裴千户不由产生了浓浓的危机感。

    大明九常,裴元只能影响一个。

    而且双方还只是利益往来的关系。

    这大明九常除了大理寺卿有点掉漆,其他的都是各个阵营的大头领,根本不是裴元能够撼动的。

    就连李士实这种货色,在都察院体系之外,还迭加了宁藩影响力。

    除了掉漆的大理寺卿,大明九常中相对较弱的,也就是刚上任的兵部尚书陆完了。

    陆完身为刘瑾余孽,天生就容易被排斥。

    所以之前外四家军闹事的时候,其他人就合起伙来摆了陆完一道。

    现在有所领悟的陆完,已经在统合属于自己的力量了。

    而且随着对刘瑾余孽的清算结束,不少当初受牵连的官员都变成了无依无靠的臭狗屎。

    这些刘瑾遗产,正是陆完阵营天然的小弟。

    就连远在山东的王敞,都接到了陆完叙旧的信函。

    这个最弱的陆完,裴元倒是勉强可以用陆訚来游说。

    只是裴元暂时不打算动用这层关系,“双陆”之间的联盟才刚刚结成,还没在大事上经历血与火的考验。

    太早的支取回报,只会让这个刚结成的同盟形成裂痕。

    一念及此,原本还有些膨胀的裴千户不由暗自唏嘘,险些垂泪。

    想要对朝廷高品级文官的去留任免起决定性的作用,必须得掌握九常半数以上的名额。

    而他裴千户,甚至连一个听话的九常都没有。

    仔细回想自己踏入官场的这一年半,除了从裴百户变成裴千户,感觉什么都没干啊。

    只是这会儿的神伤,实在不足为外人道也,裴元也不好在窦彧面前,让他知道自己连九常都掏不出来。

    他当即含糊道,“此事且再议。”

    窦彧不知道裴千户的羞窘,还在一旁建议道,“兵部尚书和兵部左侍郎的任免,五军都督府也要参与廷推。”

    “我看那天宋千户结婚的时候,中军都督府的左都督萧韺不是也在?他这一票就很关键。”

    裴元一听,顿时来了精神。

    我又行了?

    他有些迟疑道,“加上中军都督府,那参与廷推的人就有十四个人,萧韺这一票可有可无吧?”

    窦彧笑着指点道,“每次廷推,朝廷一般都会举荐两到三人候补。虽说有十四票,但是只要有八票就能保证稳赢,只要有七票,就能保证不输。”

    “萧都督要是投了别人,那么一里一外就差了两票。这样一看的话,萧都督那一票不就很关键了?”

    “嘶——”裴元也不由吸了一口凉气,原来萧韺还挺重要的。

    现在的朝廷,但凡任命高品级的文官,都要走廷推这条路。

    除了兵部这个衙门有点特殊,要听听五军都督府的意思,别的高品级官员任命,就看这九票的结果。

    也就是说,能拿五票就能稳赢。

    这些大佬手中的每一票,不管投给哪个,一来一回都相当于是两票。

    怪不得手里有一票的,就能成为大山头。

    原来每一票都这么有威力?

    明朝前期的时候,廷推制度还不太完善,到了正德年间,因为打破惯例出现了尚书可以入阁的事情。

    导致内阁对外朝的影响力急剧扩大。

    内阁的意向,特别是内阁首辅的意向就能很大程度上影响廷推的走向。

    如今这个时代,正是廷推制度最成熟的时候,而且由于以往都是侍郎入阁,现在尚书入阁才刚刚出现苗头。

    能够决定高级官员任免的外朝九常,还是很有战斗力的。

    这也是廷推召集人,吏部尚书杨一清对抗杨廷和的最大底气。

    裴元想着当前局面下的突破口。

    他手里的高级官员本来就不多,够资格成为九人组的,更是寥寥无几。

    莫非要给王敞加担子?可是山东作为裴元实打实的根基之地,也很关键。想在山东搞事,就离不开山东巡抚的配合。

    可是自己去哪里找品级足够高高,还能听话的人呢?

    想着想着,裴元忽然意识到了另一个极好的切入点。

    九常不好进,但是六科可以试一试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