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0 游说天子 (第1/3页)
裴元这么一说,萧翀也不好再问什么了。
想着还有几人等着要见,当即便端茶送客了。
裴元也不耽搁,径直离开了萧翀府上。
第二天一早,几个钱庄的掌柜,就在外面等着询问今天的银钞兑换价格。
裴元估摸着还有不小下跌的空间,便没给准数,让他们晚些营业,先去别家打听打听价格。
“泉字号”的这些钱庄经营时间很短,还没和同行们形成紧密的默契,前些天就一直跟着市价在走。
只不过今天开始不同了。
裴元对自己名下的这些钱庄,给出了明确的要求。
那就是其他的兑换都跟着同行的节奏走,唯独在宝钞的收购价上比别人小小的高上一点。
以裴元的估计,那些和自己一样前期潜伏的资金,应该大多在拉升阶段就陆续出货了。
剩下的都是在昨天的快速砸盘中,被套牢的广大跟风者了。
云不闲有些担忧的问道,“要是这样的话,恐怕那些人会涌入咱们这里兑换,咱们准备的银子也不知道够不够。”
裴元听了倒是很有信心,“肯定是足够的。”
大明早期的时候,一贯宝钞的明码价格就是折合铜钱一千文,这个比例和价格到了洪武二十六年的时候都很坚挺。
现在的宝钞行情呢?
现在已经可以妥妥的确定,今天会跌破“十贯宝钞兑换一文”的价位。
这里面是多少倍的巨大差距。
以现在的银钱比例,一两银子可以换七百文好钱。
裴元手中的这二三百万两白银的基金,要是还不够,裴元都不敢想象当年老朱父子俩得靠印钞,刷出什么天文数字的GDP了。
不过裴元也叮嘱了云不闲一句,“兜底是肯定够了,但你还要上点心,尽量不要收太多宝钞。”
宝钞的价格变动幅度很大,哪怕稍微动一点,外面宝钞的总价值就得跟着膨胀。
这个道理就像是,假如有一瓶酒,价值十元。
云不闲早上的时候,为了买这瓶酒,花了三千元。
在这个估值体系下,其他的一百瓶原本价值一千元的酒,总价就达到了三十万。
在钱庄中实现交易的宝钞是有限的,但是对整个估值体系的影响是巨大的。
裴元现在要做的不是吃下这些宝钞,而是希望通过钱庄这个渠道,对宝钞的估值体系提供巨大的支持。
让那些没在钱庄交易的宝钞,也拥有等值的估价。
这就相当于,只要时不时的有人出来花三千买这瓶酒,那么就能把其他酒的估值高高的托起来。
云不闲大致了解了裴元的思路,立刻拍着胸脯保证没有问题。
裴元也未完全放心,密切的关注着宝钞价格的变动。
或许是昨天已经大跌过一次,今早开市收购宝钞的价格在十二贯兑换一文,随后以很慢的速度回落。
泉字号按照裴元的叮嘱,直接以十一贯兑换一文开始收购宝钞。
至于卖出价,已经没有意义了,现在宝钞正处在明显的杀跌状态,几乎没人敢在这时候买入宝钞。
陆訚悄悄派人给传出话来,说是内承运库已经把手头的宝钞全部出掉了。
从账面结果来看,应该是小赚了一笔。
裴元听到这个,赶紧让人去钱庄问了问。
十三家钱庄的信息一综合,裴元只发现了零星的大额抛单。
对此,裴元只能尴尬的意识到,十三家“泉字号”在京中的众多钱庄中,还根本没什么存在感。
恐怕只有极少数对价格敏感的人,会在反复比价后,发现泉字号的宝钞收购价略贵一些,从而特意选择了泉字号。
面对数目众多的钱庄,很多急于抛售的人,估计连泉字号的门都没进过。
至于京中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钱庄,那就并不奇怪了。
就算到了后世,那些谈理想、谈情怀、谈信念的巨大企业,不也纷纷跑去搞网贷了?
谁料还没等送账本的人回去,又有几波人马从钱庄急急忙忙的赶来。
原来,不知从哪里传出消息,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