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17章 斩宋臣于午门,三辞三让,第一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217章 斩宋臣于午门,三辞三让,第一辞! (第1/3页)

    宣缯从临安出发前往中都向赵朔劝进,走的并不快,甚至可以说很慢。

    很简单的道理,南宋本身的目的,不是真心拥戴赵朔做皇帝,而是要挑拨蒙古内部的矛盾。既然如此,自然是声势越大越好,知道的人越多越好,最好是弄得人尽皆知。

    就这样,宣缯一行四十九人从临安出发后,一直磨磨蹭蹭,一路之上不断宣扬赵朔多么英明伟大,南宋朝廷对其多么爱戴,理应顺天应人登基为帝。他足足用了四个月的时间,才到了中都城。

    赵朔对他的到来,似乎也非常重视,在中都皇宫大安殿内,亲自接见。

    非但如此,汉军八旗十四个万户,内七省七个宣抚使,中都五品以上官员,草原诸千户,全部被赵朔宣召至此。

    “宋国使者,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事宣缯,参见大王!”

    咚咚咚!

    虽是参拜大王,但宣缯所行的却是参拜天子的三拜九叩之礼。

    赵朔的面上看不出喜怒,淡然道:“宣缯,宋国朝廷派你来,到底所为何事?”

    “大王天生贵种,崛起草原,提三尺剑,扫荡群丑,抚育黎民,万民称颂。如今,大王拥地两万里,带甲百万之众,我宋国朝廷,乃至全国军民百姓,无不认为,大王理应顺天应人,登基为帝,特派外臣为使者,以表心意!”

    成了!

    话刚讲完,宣缯心中就一阵欢喜。

    当初,史弥远要从民间选一远支宗室为大宋新帝,其间宣缯为了让赵昀为帝,出了不少力。

    单凭这份功劳,只要赵昀在位一天,无论他如何贪赃枉法,都会给他一个体面。

    如今再加上劝进赵朔为帝之功,岂不是无论天下如何风云变幻,他都能稳坐钓鱼台吗?

    赵朔却不置可否,威严的目光向群臣看来,道:“你们以为呢?”

    “王上,别犹豫了,称帝吧!窝阔台使用卑鄙手段,害死拖雷汗之事,谁不知道?他不配做这个大汗!王上也没必要再向蒙古朝廷称臣!”

    “汉军正红旗只知王上,不知什么蒙古大汗,尽皆愿意拥王上为帝!”

    “我们汉军汉军正蓝旗也是!”

    “山东百姓,早就想让王上为天子了!王上不为天子,奈苍生何?奈天下何啊!”

    ……

    对于汉军八旗来说,想进步都想疯了。谁不渴望着封妻荫子?赵朔不当皇帝,他们又如何封爵呢?

    文臣就更不用说,这劝进之功如何可以错过?

    对于草原战士来讲,赵朔免了他们的赋税,带给他们更多的战利品,虽然对赵朔感恩戴德,但这并不足以让他们赞成蒙古分裂。

    但是,这不是窝阔台害死了拖雷了吗?这不是窝阔台欺凌拖雷留下的孤儿寡母了吗?

    窝阔台能这样对拖雷,就不能这样对赵朔?

    赵朔天然就获得了对付窝阔台的正当理由。

    他能做初一,赵朔就能做十五!

    说到底,蒙古和中原的制度不同。

    谁是草原大汗?

    能保证众草原贵族利益,并且带领众草原贵族获取更多利益的人,才是大汗。

    不但不能保证草原贵族的利益,而且侵害草原贵族的利益,草原贵族起兵造反,就毫无心理障碍。

    其他人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对。

    到了那时候,就看哪边的刀子快而已。

    在场的众草原千户既然是赵朔的封臣,哪有胳膊肘往外拐的道理?那才是为草原贵族们所不耻!

    “依我看啊,王上别说皇帝了,就是蒙古大汗都可做得!王上,您就别犹豫了!谁敢反对您,我就砍了他的脑袋!”

    抹赤别都温叫的最为大声。

    他不但为人桀骜不驯,而且嘴巴太臭,连成吉思汗都受不了,没给他封世袭千户,把他打发到了赵朔这边。

    如今抹赤别都温为全军军法官,地位还在八旗万户长之上。谁敢反对赵朔,那就是抹赤别都温最大的敌人!

    赵朔对诸将的心思洞若观火,并不表态。

    直到诸将的声音渐低,才向刚才一直没说话的三个人看来。

    武将第一人,汉军正黄旗旗主史天倪。

    文臣第一人,尚书令耶律楚材。

    赵朔的长子,世子赵赫。

    “史天倪,你说呢?”赵朔主动开口问道。

    史天倪微微躬身,道:“臣是武人,只知效忠王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