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父与子,西域遂宁(求月票) (第1/3页)
大唐当前的政治风气确实是有些怪异。
至于原因——
自是因为李世民对于李泰的宠爱,李泰当前的权势虽然还尚未超过东宫,但众人心中仍是不由得多想。
这就是人之常情。
虽然没有敢提起玄武门之变,但又有谁能忘却这段经历?
很多事情在有了前例之后就不可能再停下来。
当前便是如此。
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完美的人,李世民自然也是如此,不仅仅是因为李承乾的腿瘸了,同样是因为父子二人的性格。
万事皆有因果。
李世民对于李承乾的严格终究是将他变成了另一个自己。
父子二人的性格有着太多的相像。
李承乾不屑于讨好李世民,哪怕他是自己的父皇,他也不会弄虚作假去行讨好之事,就如昔年的李世民一般。
而反观李泰则不然。
其实若是李承乾腿不瘸的话,这一切问题或许还不会显现出来。
但很多东西,哪有尽善尽美?
当前的大唐皇帝之贵,远超历代。
其威不仅仅涉及整个九州,包括四方属国,让一个瘸子去当皇帝,确实是李世民心中的一根刺。
这种心情是无法避免的。
再加上李承乾有些喜欢奢侈,一直借此来掩饰自己的身体缺陷。
虽然这对于当前的大唐而言只是一件很小的事,但李世民却仍是心中有疙瘩。
无论是对于李世民也好,亦或是李承乾也罢。
似自长孙皇后离世之后,父子二人的相处方式就开始渐渐不自然了起来。
李世民严格的要求,再加上忙于朝政忽视了李承乾,这一切就定会造成如今的这般场景。
很多事情,早就已经有了因果。
贞观十五年,泽州旱灾。
作为大唐的龙兴之地,再加上紧挨长安,李世民对此颇为的重视,决议亲自前往探望灾民,将朝政再一次的交给了李承乾。
这也是当前大唐的常态了。
李世民自是不可能会一直待在深宫之中,主张“以民为本”的他这些年来时常便会前去出巡灾区,探访民众。
灾区向来都是吏治贪污最为频繁之地。
他这样做自是也有着政治意图。
而将朝政交给李承乾,同样也是当前的惯例了,李承乾早就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当然,李世民所倚重的心腹们会留在朝堂“辅佐”李承乾。
长安。
看着面前的道道奏折,李承乾不由得感叹道:“我大唐百姓愈发安居乐业,这官员的俸禄确实是要提升一些。”
“此事便就这么定了,户部街当酌情商议出这官员俸禄具体提升多少。”
闻言,群臣皆是面露异色。
户部尚书唐俭并未多想,而是立刻点了点头:“殿下高明。”
其实李世民给大唐官员的俸禄并不算少,足够他们吃喝。
但时移世易。
随着大唐的整体国力都在一直发展,不少富户如今过的都已经超过了官员,再加上李世民一直在紧紧盯着吏治,官员也不敢去贪污。
这自然而然便会有人心生怨气了。
如今李承乾答应了此事,唐俭自是高兴。
但就在这时,房玄龄却是突然开口说道:“殿下,此事事关重大,可否要等到陛下归来?”
事关天下官员俸禄。
这种恩情自是最好要让李世民这个皇帝亲自下令。
李承乾这个太子来做主总是让人难以心安,有着结党之态。
其实不少人都有着这种心思,包括长孙无忌,但他的性格就不会在这种时候开口。
果然,随着房玄龄率先开了口。
一众官员此时也是纷纷谏言。
李承乾的眉头不由得便皱了起来,或许是因为自幼便一直被人否定的关系,李承乾其实十分讨厌大唐当前的这种政治风气。
但他也不至于对这群朝堂众臣开口,只是摆了摆手道:“诸位之意本宫明白,但本宫一心向阳,又有何惧之?”
说着,他缓缓起身,眼神坚定的看着众人:“如今泽州大灾,父皇忧心泽州百姓。”
“又岂能事事都让父皇亲为?”
“若是如此,本宫这个太子岂不是成了笑柄?”
“此事便就这么定了。”
“待罢朝,本宫会亲自给父皇奏明此事。”
——太像了!
看着眼前的李承乾,群臣的心中不由得便生出了这个念头。
昔年的李世民同样也是如此。
魄力远非旁人可以比拟。
话已至此,自是无需再议,而且这种提高官员俸禄之事受益的是所有官员,没什么好拒绝的。
此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户部在商谈好了之后,又经过中书省的一阵议论之后,这才彻底决定出了提升的规格。
而李承乾也是同样履行了自己的承诺,将各项的规划全都写好派人给李世民送去。
其实一直以来也都是如此。
李承乾虽然名义监国,但实则多是听任李世民那些心腹们的建议,也只有在一些小事上能够做做主。
剩下的也就是个点头的作用。
但饶是如此,李世民仍是对于此事有了些许不满。
泽州。
李世民“啪”的一声将那书信拍到了桌案之上,脸露怒色:“太子当真是太让我失望!”
并不是因为李承乾僭越。
李世民并不在乎这些。
如今的大唐上下,无人可以脱离他的掌控。
真正生气的原因是他觉着这是李承乾的心思,因为李承乾本来就喜欢奢侈。
提升官员俸禄可不仅仅是官员。
还包括那些公爵们
而李承乾这个东宫太子的规格自然而然也要上升。
人有时候向来就是这样,李世民原本就对李承乾此举有些不满,如今更是直接爆发了出来。
“陛下何以如此愤怒?”顾泉看着李世民问道。
他也被李世民带来了。
李世民并未多言,只是将那书信递给了顾泉,蹙眉说道:“承乾此子奢侈无度,朕早已说过此事。”
“他竟然还屡教不改。”
说着,他话锋一转,认真的看着顾泉道:“子渊,你以为在诸子之中,何人像朕?”
——虽然并未明说,但他的意思却已经十分明显了。
若是以往的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