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顾彦薨世,辽东局变(求月票) (第1/3页)
这是一个充满了感伤的时代。
没有任何人能够敌得过时间,终是会随着历史的车轮而逐渐逝去。
贞观十八年,魏征薨世。
这个如今在朝中颇受李世民重用,且经历十分传奇的大臣亦是倒在了时光荏苒之下。
于魏征而言,他并没有什么遗憾。
能在发生了那么多之后保住性命,后又与李世民共同铸造这方盛世,入选凌烟阁。
这对于他而言便已经足够了。
不过他确实有遗愿——他想葬入巨鹿。
这可能是每一个河北士人此生最大的志向。
葬入巨鹿不仅仅能给他们带来无上光荣,甚至就连整个家族都会更加的受百姓爱戴。
对此,顾氏并未拒绝。
整个朝堂尽显萧瑟。
同年岁末,顾彦于西域薨世。
此事给整个大唐带来的影响,远超顾兹与魏征等人。
——这可是明面上的太傅!
无论是在整个九州,亦或是对于四方蛮夷的威慑,顾彦都是极为的关键。
天下共悲。
虽然相比于顾康顾熙等几代先人而言,这一代的顾氏子弟们似乎都是在外。
但亦是同样影响到了整个天下。
而顾彦的遗愿同样也很简单,那就是将他葬入西域即可。
并且,他不希望李世民为他立谥。
按照顾彦的来说,就是他不配拥有这个谥号。
在生前他已经承继了太多的好处,不能在死亡之后仍旧如此,这是他此生对李世民唯一的请求。
顾彦的这种行为让李世民更加的悲痛。
或许真的是因为年龄有些大了,顾泉顾彦这两兄弟之间的感情让他有些莫名的失落。
同样,他也不得不承认。
虽然世人皆知他是一个善于纳才,并且对臣子极为不错的皇帝。
但顾氏子弟终究是与其他子弟不同。
对于一个皇帝而言,顾氏子弟天生便会让他们更加的放心,这才是这一代代顾氏子弟所留下最为重要的东西。
朝臣陆续离世。
似乎就连长安城的落日,都诉说着盛世华章终将逝去的宿命。
不过随着时间的不断流去,崭新的时代终究也是会再次到来。
顾彦的身死确实是给大唐带来了十分大的影响。
且不说其他地方,就以西域而言。
——当顾彦这柄悬在他们头上的利刃倒下之后,西域各项制度的实施果然是遇到了问题。
首先,便是再次的反叛。
虽然顾氏子弟之中却还有不少人皆留在西域,但没有人会相信顾氏人人如龙。
随着顾彦的身死。
总是会有人选择在这种时候站出来。
或是为了利益,亦或是为了他们心中的信仰。
虽然这种程度的反叛,自是不会给目前的大唐造成极大的伤害。
但所有人都明白。
这四方的势力正在一点点来试探大唐,试探这条东方的巨龙是否真的老到飞不起来了。
不过李世民却并未在意这些。
于目前的大唐而言,这一切终是小打小闹,还不足以引起他的注意。
四方势力虽然在一点点的试探。
但终究是没胆子直接与大唐开战,大唐目前的国力仍旧是他们望尘莫及的,且仍旧在持续向上。
可对于一个王朝而言。
能够打破平静的,可不仅仅只是来自王朝内部。
贞观十九年,四月。
太极殿。
群臣齐聚,气氛无比的凝重。
新罗使者跪在殿中,朝着李世民哭诉:“尊敬的大唐皇帝陛下,无可匹敌的天可汗。”
“我代表我们新罗王来向大唐求助。”
“高句丽联合百济正在进攻我新罗,若大唐天命再不助我新罗,我新罗当有亡国之险啊!”
“我们新罗对大唐从未有过他心,供奉从未少过。”
“还请大唐皇帝陛下念我新罗之忠,出兵助我新罗!!!”
哭喊之音响彻整个大殿。
这新罗使者情绪愈发的激动,未等李世民开口便说起了辽东的局势。
如今的辽东半道确实是不太平。
高句丽、新罗、百济三方势力鼎足,一直都维持着微弱的平衡。
而三者也同样向大唐称臣。
其实在顾彦未死之前,整个辽东半岛是相对平衡的。
因为这种事本就是属于政治上的默契了。
李世民是绝对不会容忍大唐四方有着不确定的威胁的,辽东半岛三方鼎立同样也是这三方为了自保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