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肆虐辽东,杀穿高丽(求月票) (第3/3页)
下麻烦给他们。
而且最关键的是——还有人心。
当见到那种惨状之后,这些人便已经不想再接着打下去了。
行事自是敷衍。
再加上一路都在恐惧着顾靖,以及沿途的惨状,这一切都实在是让人胆寒。
消息自然而然的就慢上了些许。
当听到这些消息之时,整个平壤城内彻底的乱了。
——渊盖苏文震怒。
当即让人将那送信的使者给砍了,随后立刻下令派出斥候,调集人马来围追堵截顾靖。
他没法冷静了。
要是让顾靖这么肆虐下去,且不说安市城如何,辽东防线便注定会完全崩溃。
而只要唐军杀进来。
没了地势的帮助,他们能不能守到冬天可就说不准了!
渊盖苏文甚至都动用了平壤城内守军。
可这又能如何呢?
已经晚了!
在这种涉及到南北两方并且贯穿至全局的战场之上,在装备完全落后的情况之下,能够勉强利用地势维持住平衡边境已然不易。
更别说如今已经出现了崩溃之象。
高句丽的防线是利用地势一环套一环,稍微出现了意外或许还可以稳住,也能一点点的收缩防线。
但,现在是大规模的崩溃!
而且还是从内到外!
这种规模的崩溃,已经是不可能再阻止的了。
最关键的是——
顾靖从始至终都未曾再去隐瞒消息,且每到一地他都会留下大唐与顾氏的旌旗。
就那样屹立在无数的尸体与破败的残城之中。
“此旗所立之处,焦土残垣尸骸为证,见大唐龙旗、顾氏玄幡不降者——立屠满城!”
这个传闻渐渐从四地不断升起,且越传越甚。
而就在这种局势之下,渊盖苏文只能不断的筹集人马,想要困杀顾靖。
但还是那句话。
战场向来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当整个辽东都因为顾靖而彻底乱了起来,并且渊盖苏文还在不断的调集人马之时。
安市城就注定会乱!
就在七月末,唐军正式踏破安市城,并且与顾靖展开了配合。
整个辽东防线开始从外从内不断崩溃。
平壤危矣!
渊盖苏文甚至都不敢再继续的调兵遣将了,只能将所有人马不断向着整个平壤城调集。
死亡与亡族灭种的威胁弥漫在整个平壤城之上。
根本没有人会想到,整个战局会在短短时间之内变成这样。
没了地势的帮助。
高句丽与百济的兵马在唐军面前脆如薄纸,再加上那一系列的传闻越传越广,根本就没有人胆敢与唐军交战。
再加上渊盖苏文不断将的收缩。
整个辽东几乎顷刻之间,便彻底投降了大唐。
百济王扶余义慈终是顶不住压力,率先投降。
他撤回了所有兵马。
并且亲自带人去拜见了李世民,并效仿九州典故“负荆请罪”之礼,让人将自己捆绑至此。
“尊敬的大唐皇帝陛下,无可匹敌的天可汗。”
“我愿意投降。”
“还望您宽恕我的罪孽,我愿意付出一切,获得您的谅解。”
唐军大营之中。
扶余义慈满脸泪水,就那样跪在李世民的面前,不断的朝他磕头。
他真的怕了。
百济的实力本来就不如高句丽,对抗大唐的压力本就很大,在那一系列的传闻以及败绩之下,他只能选择投降。
再不投降的话,他麾下的那些贵族都会直接杀了他。
李世民的目光十分的冰冷,俯视着扶余义慈,丝毫都不掩盖自己的杀意。
但他终究是李世民,并不会因为些许的怒火而失去了理智。
他当然能够看出顾靖为何要这样做,也明白当前的大唐并没有多余的力量去教化辽东。
而彻底灭了百济与高句丽,让新罗一家独大同样也不符合大唐的利益。
他当然不会放过百济王。
无论是对于九州百姓有个交代也好,亦或是立威辽东也罢,扶余义慈都必须要死。
其实对于他而言,现在饶过扶余义慈自然是最好的,此举绝对会让渊盖苏文动心,或许会来请降,可以减少很大的伤亡。
但李世民却不会这样做。
他会放过百济的贵族,进一步的去逼迫高句丽。
李世民甚至都懒得废话,看着扶余义慈直接摆了摆手:“斩!”
“传首级于三军,宣扶余义慈之罪!”
一瞬间,扶余义慈直接便瘫软在了地上,甚至就连求饶的力气都没了。
直至被唐军带走之时,他才再次哭嚎了起来。
但这一切终是无用。
扶余义慈的死甚至都没有让唐军生出什么其他的反应。
到了如今的这个地步,上到李世民也好,亦或是大唐将士们也罢,他们的目标便只有一个。
——那就是平壤城。
而与此同时,顾靖亦是在朝着平壤城进兵。.
——————
“贞观二十年,辽东不靖。
大将军顾泉长子、左武卫中郎将、摄行军副总管顾靖破乌骨,袭建安,所向披靡。
横行辽左,连拔城寨凡十数,锋镝所及,流血丹野。
斩获数万级,尸骸塞川。
高句丽举国震怖,闾阎闻“顾氏”名,皆股栗色变。”
——《唐书.顾靖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