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5章 李世民崩,托付天下(求月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5章 李世民崩,托付天下(求月票) (第2/3页)



    开始返回西域各国,向各地散播起了九州文化。

    九州文明的种子,随之播撒向更遥远的疆域。

    而大唐的荣光与威仪,至此臻于极盛。

    四境之内,诸藩屏息——

    无一人敢仰视天颜,更遑论撄其锋芒!

    四海升平,万象更新——

    一切似乎正向着亘古未有的煌煌盛世稳步前行。

    然而——

    恰是这帝国如日中天之际,李世民的身体终是再也扛不住岁月的侵蚀,终是彻底倒了下去。

    贞观二十二年,七月。

    李世民突然晕倒。

    这仿佛就是一个开关一般,虽然在太医的治疗之下,李世民最后清醒了过来,但也难以在掌控朝堂。

    大势所趋,天命难违。

    李世民不得不将朝堂交到了太子李治的手中。

    敕令让顾靖、长孙无忌、褚遂良三人辅政,开始正面迎接起了自己的死亡。

    消息传开,九州震动。

    一代圣天子的末年,足矣牵动天下百姓所有人的内心。

    莫名的哀伤感瞬间弥漫了整个九州。

    不知有多少百姓在为李世民起道,渴望着上天能够再给这个帝王一些时间。

    前往洛水行祭的百姓越来越多。

    到了最后——

    甚至李世民都不得不下一道圣旨,让天下百姓无需为他忧心。

    他并不畏惧死亡,也无需耽误农忙为他祈祷,包括天下各地的官员,也不可在耽误政事进贤什么祥瑞。

    这也是李世民能够留给天下百姓最后的仁慈。

    在他的圣旨影响之下。

    虽然那种阴霾始终没能轻易散去,但大唐却亦是保持在正轨之上,始终都在缓缓向前。

    最关键的是,或许是因为突然轻松了许多。

    李世民的身体竟然有所好转。

    这对于整个大唐而言,都可为一件大幸事。

    但仿佛就是天意一般。

    贞观二十三年,卫国公李靖病逝。

    这个为大唐征战许久的将军亦是没能抵挡得住岁月的侵蚀。

    李世民对此悲伤不已,甚至还影响了自己的身体,终是迎来了自己的终点。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

    太极殿。

    “父皇!”

    李治跪在床榻前,眼见李世民的呼吸骤然急促,神色骤变。

    “召——”

    李世民面色惨白,声音衰微,过了好一会儿,气息才渐渐平复,紧紧抓住李治的手:“速召太傅前来。”

    李治连忙起身朝殿外去。

    殿外,群臣早已肃立等候,每个人的脸上都笼罩着一层哀荣。

    无人能否认,李世民乃一代明君,无论是对待天下百姓,还是座下臣工。

    这样一位帝王的离去,足以令任何人心生悲怆。

    “太傅!”

    在群臣巨变的目光之下,李治急切地走到顾靖面前,“父皇命太傅入殿。”

    ——瞬间,压力骤减。

    不少大臣在这一刻都松了口气,显然仍是不愿接受最差的消息。

    下一刻,群臣不由得便看向了顾靖。

    倒也没有人心生出其他感觉。

    虽同为辅政大臣,顾靖年岁又小于长孙无忌、褚遂良一辈,但无人敢轻视他。

    无论是在朝堂的威望,还是在军中的根基。

    在李世民的刻意支持之下,顾靖的影响力早已凌驾于二人之上。

    再加上顾氏的名号摆在那里。

    又有谁敢于多言?

    顾靖并没有说什么废话,直接便跟着李治朝着殿内而去。

    浓重的药味弥漫,太极殿内陈设虽如旧,却弥漫着一种挥之不去的压抑。

    顾靖缓步走到李世民榻前,屈膝跪倒,低声道:“陛下,臣来了。”

    “安之!”李世民费力地睁开布满血丝的眼睛,目光直直锁住顾靖,“朕怕是不成了。”

    “陛下。”顾靖顿感心头一酸,看着眼前的双眼通红,满头白发的帝王,他也是再也克制不住心中的悲怆。

    但还未等他开口,李世民便突然抓住了他的胳膊,声音急切而嘶哑:“朕可亡,江山社稷.万不可倾颓!”

    “此乃万世之变局之始也。”

    “万不可受到任何影响。”

    他目光灼灼,死死锁住顾靖,“这些时日,朕无时无刻不在思虑此事。”

    “今日,终是心意已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