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顾氏学院,震慑四方(求月票) (第3/3页)
虽然稍有混乱,但亦是被控制在了可控范围之内。
这一点根本无法避免。
总是会有官员觉着李世民一死,那便是新潮新气象,控制不住自己心中的贪念。
而面对这些人——
顾靖丝毫没有任何地手软,狠狠杀了一批人来控制这种风气。
大唐现在并不缺官员。
整体的科举制度如今已经完全稳定了,在文化盛行的当下,这一点更是被无限放大,清理起来压根就不会有任何的负担。
在这种种手段之下,一切的风浪几乎瞬间停止。
甚至就连外族都在畏惧顾靖。
他的战绩太足了。
昔年高句丽一战的战绩早已传遍了四方,对于顾靖这个人外族的恐惧甚至都已经比上了昔年的顾琛。
虽然只有一战,但在顾氏无尽传说的加持之下便已经足够了。
身居长安,而震四方!
这就是如今的顾靖。
他并没有如同众人所想一般直接动兵,真正的威胁向来都是悬而未下的刀子,顾靖显然是十分清楚这一点。
真正让顾易比较在意的是,顾靖竟然关注到了后宫。
他关注到了李治后宫的争斗。
虽然才刚刚登基,但这一迹象已然十分明显。
王氏虽为皇后。
但李治却一直在宠幸萧淑妃。
这自然而然便会引起后宫的争斗,至于顾靖为何会关注这些,原因同样也很简单。
那就是因为李治的性格。
当然,顾靖自是不会选择直接插手。
他这样做同样也只是起到一个防范作用。
于他而言。
他只需要把持好整个大唐发展的方向那便已经足够了,无愧于李世民亦无愧于九州。
感业寺。
依大唐的规矩,昔日侍奉过太宗李世民、且无所出的妃嫔,如今皆在此出家为尼,日夜为太宗皇帝祈福。
虽然因为顾氏出现并崛起的关系,如今九州的佛教影响远不及原本历史。
但在当前的时代,这种谶纬迷信之说向来是易于传播之事,这感业寺亦是其中产物。
在一众臣子的簇拥之下,李治正缓缓朝着寺庙内而去。
或许是因为今日乃是李世民祭日的关系,众人皆是不由自主的想起昔年的帝王,表情不由得有些沉重。
李治同样也是如此。
他一路低着头,就这样直入寺庙而去。
寺内檀香袅袅。
众尼早已备妥一应祭器、牲醴。
依《大唐开元礼》,李治依循繁复古礼,率群臣行三跪九叩之大礼,献帛、献爵、宣读祝文,恭敬祭祀太宗。
礼官唱赞,群臣俯仰如仪,殿宇间只闻衣袂窸窣与沉穆的步履之声。
待群臣礼毕退至殿外廊下恭候,李治方独自步入殿内,亲奉俎豆,为太宗敬香。
香烟缭绕。
跪于太宗灵位前,他目光格外虔诚,依礼默诵着祭文。
按制——祭祀之时,帝王需静穆虔敬,心无旁骛,禁绝言语喧哗。
时光悄然流逝,不知过了多久,殿侧忽响起极轻的脚步声,紧接着便响起了一道温婉的声音:
“陛下,请进膳~”温婉之声传来。
李治双眸未睁,只淡淡道:“搁下吧。”
按祭祀古礼,彻奠之前不得进食,他自是不可能忘了这个规矩。
轻微的叹息声响起,随后才是食盒落案的轻响。
李治仍是不以为意,依旧闭目凝神,恪守着祭祀的仪轨。
直至暮色四合。
冗长的祭仪终于告一段落,李治这才缓缓睁眼,看向了一旁的食盒。
这一瞥却不由自主地转向侍立一旁的尼姑。
刹那间,李治目光骤然一凝。
似曾相识的轮廓撞入眼帘,让他他呼吸微窒,整个人的表情也是微变,难以置信地低喃:“武……武才人?”
这声呼唤极轻,却瞬间打破了殿内的寂静。
“陛下……”那尼姑闻声,肩头几不可察地一颤,终是缓缓抬首。
四目相对。
她眼中蓄着薄薄水光,深深稽首,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贫尼……拜见陛下。”.
(Ps:武则天的这段历史会有大变,兄弟们放心,月末跪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