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后宫之争,武则天入宫(求月票) (第1/3页)
没有人知道感业寺之中发生的一切。
但自这一日起,李治前往感业寺的频率就频繁了许多。
群臣开始的时候还以为李治这是仁孝,毕竟他如今也不干涉朝政,如此能有如此作为也算是另一种对天下人的表率。
但无论任何事都不自是不可能抹去一切痕迹。
很快,各种传闻便在感业寺内升了起来。
而对于这一切,群臣自是第一时间便收到了消息,但对于这件事群臣却是都没有多说什么。
虽然皆是感到有些震惊。
但回想着昔日隋炀帝时期的宣华夫人在前,这一切似乎也就不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了。
甚至就连顾靖都是这种念头。
一个皇帝好色,这并不是什么很大的问题。
只要这个皇帝能够控制好自己,不去影响到整个天下所前进的方向,那他便不会去干涉皇帝。
而此事也就在这种情况之下成了一件谁人都不愿意提起之事。
没办法,其实在原本历史之中,隋唐时期的风气便可以称之为我国古代社会之中最为开放的存在。
虽然这种开放是多面性的。
但从很多的史籍乃至于野史之中便能够说明一切。
而如今则更是如此。
在国力持续变强,而文化也在进行着同步发展的情况之下,这种盛世的风气就会更加的明显。
对于这件事,群臣自是不会多言什么。.
朝野丝毫不乱。
顾靖的出现,是于根本之上断了很多人生出其他的想法,维持住了整个大唐前进的方向。
这是一个与原本历史完全不同的方向。
也最大程度的免去了一些在原本历史之中发生过的事。
比如——
在历史之中都极为有名的房遗爱谋反案。
虽然高阳公主仍是如此,虽然那些心怀野望之人仍旧是打算动手。
但这种事却直接便被老顾靖扼杀在立刻苗芽之中。
而长孙无忌也不可能再如原本历史之中那般,通过此事来大规模清除政敌,独霸整个朝堂。
这是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从李世民晚年之时的安排便已经注定了这一点。
顾氏的出现给了皇权最基本的保证。
李世民无需再通过拉拢关陇勋贵来去稳定李治的地位,也无需通过他们来平衡掉同时平衡山东及江南的世族。
这一切虽看似没有什么,但对于整个朝堂的影响是难以想象的。
永徽二年。
在顾靖的建议之下,整个大唐再次掀起了针对律法的改变,包括继续调整科举。
当前的大唐太强了。
这种强盛是从内到外的绝对强盛,再加上文化的持续发展立刻,贞观一朝的政治自是要继续向前开拓。
相比于太宗时期的《贞观律》,《永徽律》仍是继承了其“德主刑辅”、“礼法结合”的主题思想。
只不过在此之外,又对贞观律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补充。
包括李治还提议为整个《永徽律》行逐条逐句的官方解释和注释。
这绝对可称之为跨时代的进步。
官方主动更为律法进行注释,可以免去太多的问题。
而至于科举,李治的想法则就更加简单了。
他要扩招人数。
包括还要亲自面试学子。
在宣布这件事之前,李治还特意找到了顾靖。
他已经关注到了当前的大唐朝堂。
关陇士族太强了,若是没有顾氏的话,李治都怀疑自己一定会被他们完全架空。
李世民那种皇帝倒是可以不在乎一切。
但他不行,这扩招科举人数,自是想以此而破局。
对于这件事,顾靖自是不会拒绝,而是给了李治支持,一系列的改革就这样在整个大唐之上展了开来。
顾靖并未直接去干涉朝堂。
对于当前的大唐而言,只需要他站在那里其实便已经足够了。
顾靖比较在意的仍是四方蛮夷之地。
值得一提的是——
在经过数年时间之后,迁徙高句丽防线的计划已经基本完成,这确实是让整个朝廷狠狠的松了一口气。
迁徙所消耗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