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8章 前所未有的盛世,顾睿薨(求月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8章 前所未有的盛世,顾睿薨(求月票) (第2/3页)

   而这一切对于九州的反哺同样也是十分惊人。

    不仅仅是在不断刺激着大宋早已十分成熟的商业体系,而且在御史台的绝对监管之下。

    这一切同样也作用在了百姓的身上。

    而有着这种基础在,想要让这些疆域快速发展起来自然也不是什么问题。

    顾睿的核心也是放在西域身上。

    ——纵使是有着顾氏在西域的基础在,但在如今想要重新和西域建立联系,仍旧是要考虑各方的利益。

    包括对于商道的重新开拓。

    制定制度。

    大宋立国至今,主要的商业模式其实一直是以航海与漕运为主。

    但如今想要接纳西域就必须要推翻这一切。

    这自然而然是十分严重的问题。

    为了防止商业的垄断,以免一家独大,顾睿必须要给天下的商人们留下足够的利润,这样才不会影响到整个大宋的大局,而这一切同样都需要时间去不断磨合。

    也好在如今顾氏在西域的影响同样不低。

    再加上御史台的干涉。

    尤其是大宋当前的官员质量也并不算低,这一切倒也不需要顾睿花费太多的精力。

    几乎是所有人都希望顾睿能够好好休养一段时间。

    尤其是顾氏子弟。

    为了天下一统,顾氏已经付出了太多太多。

    数代人的艰辛奋斗。

    如今终于是要看到了曙光,他们皆是想要让顾睿完成自己心中的志向。

    可顾睿这种人又怎么可能闲得下来呢?

    并不是因为他的性格,而是他的身份。

    顾氏辉煌千年。

    但纵览顾氏发展,以如今顾氏与大宋的绑定关系而言,绝对可以称之为其中之最。

    朝堂九州万方乃至于皇族。

    这一切都绕不开顾睿。

    虽然没有皇帝的名头,但是顾睿在很多时候已经都已经做到了一个皇帝该做的一切。

    不仅仅是他。

    这几代的顾氏子弟几乎都是如此。

    大宋的种种问题,都需要他们来亲自解决。

    这同样也在不断消耗着顾睿,且他根本无法逃避。

    最关键的是——

    大宋的这几代皇帝确实是十分不堪。

    按照顾易的目光来看,他们的能力甚至都比不上原始之中的那几个。

    唯一的优点,或许就是不喜欢去折腾什么,只是自己在宫中享福。

    这其实在很多角度来看,或许也算是最大的优点了。

    不过这也注定会让顾氏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

    顾睿,不可能停下脚步。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三载已过。

    三年的光阴对于这片饱经战火又孕育新生的土地而言,足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宋的国力,在这三年里再次攀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

    陕西、河套、河西走廊乃至部分中京道的新附疆土,在强有力的同化政策与成熟商业体系的带动下,迅速摆脱了战乱的创伤。

    而随着来自中原的粮种、农具、工匠与技术沿着新修的官道与恢复的驿站源源不断输入,更是使得当地的畜牧、矿产、特色物产也得以快速发展,并且融入到了大宋的经济循环之中。

    开封的市舶司岁入连年攀升,来自海外的奇珍异货堆积如山。

    而重新打通的西域商道上,驼铃声再次连绵不绝,来自波斯的玻璃、大食的香料、于阗的美玉,与江南的丝绸、景德镇的瓷器、蜀地的锦缎交汇,形成了独特的贸易体系。

    西域的富庶支撑着这些贵人专用的货物快速消化,不断刺激着各地的经济。

    而在朝廷之上,在顾睿的主持下,各地针对新纳疆域的特设经略府也已然初见成效。

    包括整个天下的格局,却也在这三年中悄然固化。

    西夏与辽国,如同两只受伤的野兽,舔舐着伤口,竭力维持着表面上的体面,但内部的衰败与动荡已然难以掩饰。

    对于这种状况,甚至就连顾易都有些诧异。

    随着一代人的相继落幕。

    西夏与辽国的臣子质量同样是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下降。

    这其中的因素有很多。

    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对于百姓的压迫,更多的原因还是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